陈嘉珉:在第三十二届大成拳交流大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下)
三
最后看儒家怎么讲?儒家“四书”的第一书《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共是七个字:知、止、定、静、安、虑、得,可谓儒家的“七步功法”。儒家的七步功法很完美,但儒家包括孔子在内都没有练好,他们被卡在第三关“定”这个地方。在今年三月印刷的这本《于永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中,我写有一篇《读于永年先生论孔子有感》文章,说孔子在德行上是一大伟人,但在学识、功夫、智慧方面,他的欠缺和不足是很明显的,难怪于永年先生说“他连最初阶段的‘坐忘’都不懂”。就是说孔子忙于事功,忙着推广他的学问,忙着求官,没有安下心来做身体上的功夫,没有成就静定开启智慧,没有做“戒定慧”这件事情。
但是孔子知道这一关很重要。如何过“定”这一关?孔子在《论语·颜渊》中告诫,不符合礼的东西不要看,不符合礼的声音不要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能说,不符合礼的事不能做,原话叫“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四个规范,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上严格管束自己,就是佛家讲的管好眼、耳、鼻、舌、身五根,不让五根肆意妄为来污染意识心灵,让“心”沉静下来。
我们大成拳伟大在哪里?第一,我们站桩就有“定”这一关,不过这一关,站桩只是普通体育运动,是相对位移运动的位静运动而已,只是锻炼身体、祛病疗疾而已,不能开发智慧。第二,大成拳简单,一桩成就只管一项,就是“非礼勿动”,其他你想看什么好看的只管看,想听什么好听的只管听,想吃什么好吃的尽管吃。你只要“非礼勿动”把桩站好,就自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以至于“非礼勿思”、“非礼勿写”。像我现在这样,与武术和大成拳无关的东西不去想、不去写。当然也可以去想去写,而且一做就正确,并且有效果,因为一切事功都是大成智慧,所有功德都是大成事业,而且“拳德道”——全部得到!
你“非礼勿动”站桩,就自然做到“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大成拳“不练自练”、“一桩成就”的特质和内涵,也是《楞严经》讲的“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楞严大法讲抓住“一根”,大成拳法就抓住“一桩”。所以大成拳是非常有效率的智慧拳、哲学拳、文化拳。
四
那么站桩如何做到桩定呢?我们大成拳的法门很多,我是有缘从匡林大师兄身上学到了两点。第一是在今年四月出版的这本《二人集》中,匡林师兄文章所谈的“赞成一片”经验,他向师父汇报过,得到师父的印证、肯定和赞许。北京的于冠英老师还写了《回复〈站成一片〉》这篇文章给予肯定。
第二点,匡林师兄两个月前刚出版的这套《一诗一吟》,上册书名叫《觉偈》,开篇有一首《知知偈》和一首《无知偈》。《知知偈》说:“(一)一说山川人皆知,可惜知之亦非知。知之不知何为知,欲知知之不在知。(二)茶香酒韵众皆知,可惜知之亦未知。知觉不知何为知,欲知知知不沾知。”《无知偈》说:“(一)一诺言知之,立堕入无知。无知知知之,知之亦无知。(二)知去哪里了,笑看人知之。知之得去知,去知亦无知。”
匡林师兄的《知知偈》,揭示了站桩开发智慧的最高境界和法门。匡林师兄的《知知偈》、《无知偈》讲了两个“知”:一个能知,一个所知。你站桩松静、自然、平衡,扫除万虑,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是不是把所知关闭了?五根六根不是也关闭了吗?就剩下一个能知,这就是“站成一片”。八月中旬在上海书展新书发布会上,我打比方说明这个能知。我说比如吴文辉师弟,你回家时夫人说你喝酒醉了,你就说我是喝醉了,但有一个不醉的东西在里边,你知道不?夫人说不知道。你说那个喝醉的不是我,在醉的后边有个不醉的知性,就是知道醉的那个“知”,并没有醉,那个能知的自性才是我。你就守住这个“知”,这就是能知知性。其实说“守”也不对,你去体认,智慧就开了,这时你就是佛。我以前读过几百本佛学的书,感觉没有把“佛是什么”这个问题说清楚,或者说偏了,或者说俗了。佛法究竟传什么?《坛经·般若第二》明确指出“只此见性门”、“唯传见性法”。这个能知,就是见性门、见性法,就是《坛经·忏悔第六》说的“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的大智慧。《坛经·忏悔第六》说“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这个时候你与诸佛同一类,你也是佛,是智慧的化身。
就我的知识和见解而言,有两个人的诗偈说到了同一个“知”,注意不是所知。第一个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老子,他在《道德经》第七十一章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第二个就是匡林师兄,就是他的《知知偈》、《无知偈》。
佛家最高经典《楞严经》有一段重要经文,说“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意思是见到光明的能见,本身并不是光明,见到黑暗的能见,本身并不黑暗。接着还有:“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见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有天晚上我站桩后默诵匡林师兄的《知知偈》,忽然一闪念,把《楞严经》这段经文的“见”字,统统换成匡林师兄《知知偈》的“知”字。那就是——“知明之时,知非是明;知暗之时,知非是暗;知空之时,知非是空;知塞之时,知非是塞。四义成就,汝复应知,知见之时,知非是见,知犹离见,知不能及。”最后四句经文表示所见的“见”字,也可以换成匡林师兄表示所知的“知”字,那就是——“知知之时,知非是知,知犹离知,知不能及。”我当时那个醍醐灌顶的清凉感,茅塞顿开的欢喜心,除了体认,真是没有办法形容!
在匡林师兄这本《觉偈》里边,我写了4万6千字的读后感,一共十二节,其中的四节“未申酉戌”,就专门解读匡林师兄这个“知”字,共1万7千字,占全部《读后》字数的三分之一还多。上周我在北京,有几个读者来看我,她们说,陈老师的解析文章不知杀伤了多少人的智商,本来我们想写点评论,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说你们要看我师兄,他这一个“知”字,不知杀伤了多少人的智慧!以前有个伟人爱说“一句顶一万句”的话,我当年写文章狠狠批判过,现在来看真有这样的话。邓师兄一个“知”字,引出我1万7千字的解读,这不就是一句顶1万7千句吗!所以我竭力推荐匡林师兄这本《觉偈》,上下两编尤其“觉一”、“拳一”部分,都是这个“知”字的翻版、演绎,所以这个“知”字是全书的诗眼。这是一本人生和大成拳的智慧之书,如果要修学大成拳开发智慧,这本书一定是重要的参考指南。
最后我想说,我们多数人学习大成拳,不是要做职业拳击运动员,而是通过大成拳强身健体、祛病疗疾,尤其开发智慧,是要把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智慧应用到工作事业当中去。做到这个时候,我们会深入理解师父张主席在《大成拳研究》第59期里边写的《师门与规矩》讲的一句话;“你大成拳都敢练,还有什么事做不成的,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开始只是把大成拳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治病疗疾的方法,可是学到最后,它是一种开智、益智的功夫大法,你会按照大成思路去成就事功,把所有工作都做成大成事业,而且“拳德道”——全部得到!
谢谢大家!(抱拳)
(2020年10月24日晚,第三十二届大成拳交流大会高峰论坛发言,湖南邵阳国防华泰大酒店11楼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