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和尚鲁智深:此生唯“真”的侠士(名著跟读:《水浒传》第三回——第八回)
花和尚鲁智深:此生唯“真”的侠士 (重读和理解鲁智深)
即使对《水浒传》全书不熟悉的人,对鲁智深应当是熟悉的。书中集中用五个章回的篇目讲述他上梁山之前的故事,可见作者施耐庵、或者说民间对其的喜爱和崇敬。
在第三回中,九纹龙史进投奔师父,途经渭州府,结识了一位英雄豪杰,彼时这个人还只能称作鲁达、鲁提辖。鲁达出家后,方丈赐法号智深,因背上有雕青纹身,所以被称为“花和尚鲁智深”。
如果粗疏地过一遍他的故事,只能看到他的力大无比、性情爆烈,酗酒无度、急躁粗鲁,似乎在性情上不如谦谦君子那样招人待见;但是如果细细品读,就会发现他的一生,唯一个“真”字!
他一生真性情,从不虚伪矫饰,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第三回中,鲁达初见史进,心生欣赏喜爱,当即便挽着史进的手相约吃酒;决定帮金家父女、所带银钱不多时,冲口便向史进和李忠借钱救人;嫌弃李忠的二两碎银子时,毫不掩饰,当面就怼李忠“是个不爽利的人”;看不惯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做事悭吝,下山前就直接卷走桌上金银酒器,不辞而别,赤裸裸地宣告自己对此二人的轻蔑和嫌弃。
宋江决定接受朝廷招安时,鲁达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反对意见,直指“满朝文武,俱是奸邪”,甚至声称招安不如散伙;他生擒方腊,立下大功,宋江大喜之下,劝他还俗,享受荣华、封妻荫子,他直接拒绝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宋江又劝他去名山大川中做主持,他更是直接:“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敢直接和宋江上话的梁山好汉,仅此一人啊!
他行侠仗义,满腔赤忱, 为救助他人而亡命天涯。
鲁达,原本是一名朝廷的武将,职位不高,但在渭州府亦受人敬重。与其他的梁山好汉比较,他的每次发威,都不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而是真正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以他是真正的侠义之人。
第一次亡命天涯,是因为帮助金家父女而意外打死镇关西。他帮助人,不是给些银钱,不是说些空话,而是一帮到底。为了帮助金家父女,他掌括、围堵店小二,硬生生在店家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相当于四个小时),以防备店小二报信郑屠户;然后又去郑屠户店中教训恶霸、打抱不平、伸张正义,防止恶霸的追赶报复金家父女。不料闹出了人命,他不得不逃亡。
第二次亡命天涯,是因为帮助自己的知己好友林冲。此时的鲁达已经出家,成为花和尚鲁智深,他了解林冲的懦弱隐忍,他也了解官场的黑暗残暴,于是在林冲刺配沧州途中,一路悄悄尾随保护,这才有了“花和尚大闹野猪林”的精彩。他对林冲说:“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林冲苍凉的一生因为有了鲁智深这样一腔赤忱的兄弟,才倍感深情的柔软。因为救了林冲,他不能继续在寺庙寄身,只能再次逃亡。
他一路走来,一路行侠仗义。路过桃花村,他拳打强抢民女的小霸王周通,救下刘太公父女;路过瓦罐寺,他与史进合力斗杀凶僧恶道,为民除害;听说史进被官府拿住,便拼了性命前去解救,亦身陷牢笼。
他真情待人,刚中有柔,粗中有细,是热心热肠的真汉子。
鲁达的粗鲁,不同于武松的快意恩仇,也不同于李逵的憨痴无脑。他是粗中有细,刚中有柔。
为了帮助金家父女脱离恶霸的控制,他做出了细致的安排;担心牵挂林冲的安危,他便仔细地暗自尾随保护;路过桃花村,他细心巧言,取得信任,藏在新房,拳打周通;在五台山看守菜园时,他能细致观察出泼皮们的叵测居心,收服了一群无赖。他能细心地审时度势,粗中有细,这是他与黑旋风李逵的不同。
鲁达虽然失手三拳打死镇关西;但在日后的行侠仗义中,他把握分寸,尽量不伤人命。为救林冲,他只是吓唬、威慑押解差役,并没有取其性命;与林冲告别,他杖折松树,再次警告差役;在桃花村他骑在周通身上一通乱打,但拳下留情;担心周通再次掳掠刘太公女儿,他耐心说服,要求周通“大丈夫做事,却休要反悔”,待其折箭为誓后,他才放心;在五台山酗酒闹事,却从没有打死、重伤僧人;教训泼皮无赖,他也只是把他们踢进粪坑,连拳脚都未动一下。遇到恶人,他如怒目金刚般勇猛;保护弱小,他如低眉菩萨般慈悲。他刚中有柔,耐心善思,不滥杀无辜,这是他和武松的不同。
他的粗鲁无礼、酗酒闹事,不拘小节,是为了衬托他的大义和大智。
之前读《水浒传》,不明白施耐庵为什么用整整一回的篇目,详细描写鲁智深两次醉酒后大闹五台山。他吃狗肉蘸蒜泥,他酒品极为糟糕,他不遵守戒律,他甚至在佛像背后撒溺解手。这些篇目读起来,完全没有美好之感。文中还多次写他赤条条光着身子,只令人觉得他粗俗无比。
这次再读,却有恍然大悟之感。济颠和尚说过“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也就是说,看人看事,要看本质。小节不能掩盖一个人的大智、大德,施耐庵用花和尚粗鲁的“真实”与书中其他人物谦虚施恩的“虚伪”做出对比,更彰显鲁智深的气概和个性。
宋江提出招安时,鲁智深说出了一番很有深意的话,能看出鲁智深的侠义和智慧。他说:“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也就是说:“弟兄们在梁山这个大染缸里,已经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了,哪个人身上没有几笔血债?无辜百姓、朝廷命官、征剿军官的冤魂缠绕,大家用鲜血染红的战袍还能洗白吗?”
宋江该扪心自问:青州城外那数百家上千口无辜百姓,被你和花荣王英等人一夜之间屠戮殆尽、家园烧成白地;祝家庄、扈家庄、曾头市、高唐州……有多少无辜百姓丧生在“梁山好汉”的刀下?在吴用撺掇下,梁山好汉杀得官军“梦里也怕”,收降呼延灼、关胜等人,两赢童贯、三败高俅,阵亡在梁山下水泊中的朝廷军官是不是已经数以万计?
只要不被“高官厚禄”的画饼晃花了眼,稍有头脑的人都十分清楚鲁智深这番话蕴含的深意:水泊梁山已经与大宋朝廷杀出了血海深仇。无论是梁山好汉还是朝廷官员,心中都有一件被鲜血浸透、洗杀也不会干净的直裰。朝廷的秋后算账只是个时间问题……
他是水泊梁山中最清醒的人,他的结局具有深深的佛教宿命感。
在第一百一十九回中,鲁智深生擒方腊,本来立了大功,应该意气风发,但是他却坚决要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梁山好汉最初杀贪官,反朝廷,受到招安后却要替朝廷卖命,与方腊领头的另一队好汉厮杀;而且多年的厮杀,他也看到身边兄弟一个一个死去。他已然参透生命与生死,他也完全想到、看到了未来的惨局——梁山好汉返京后不得善终。
至于小说中为什么多次描写他“一个赤条条的胖大和尚”,《红楼梦》中就有答案。薛宝钗在生日酒宴上点了一出戏,这出戏叫《山门》,也叫《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薛宝钗对贾宝玉说:“那词藻中,有支寄生草,极妙。你何曾知道!”宝钗念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意思是——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又两手空空赤条条地离开,心底里无牵无挂。这一折的唱词,反映了鲁智深不受羁绊的豪爽性格和通明达观的人生态度。他把世俗幸福视作身外之物,把常人最难摆脱的生死烦恼轻松道破。文中多次写他“赤条条不着一丝”,其实正是暗示他是有慧根的人,能修得非凡正果,也是为他日后的顿悟坐化做铺垫。
后来鲁智深坐化前,留下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噫!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他的意思是“面临终结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鲁智深坐化前的顿悟,其实和《红楼梦》中“白茫茫一片真干净”有异曲同工之妙。红楼梦是“富贵繁华一场终是空”,而《水浒传》则是“轰轰烈烈一场终是空”,所以鲁智深才说“今日方知我是我。”他大概在坐化前也感到“是非成败转头空”吧?
画外音: 哎呦妈呀,写到这里,方觉《水浒传》也有草灰伏线的精妙,也方觉鲁智深这个人物的重要,可以说鲁智深是水泊梁山中最清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