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来勤丨爱意浓浓家乡鞋
鞋是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鞋被泛称为“足衣”。鞋除了具有装饰保暖作用外,还是等级的标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家乡关中灞桥民间的鞋文化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简到繁,创造了灿烂的鞋文化,至今仍广泛应用在民间婚俗之中,呈现出浓浓的爱意和真诚。
亮心鞋
鞋在关中灞桥婚俗中起着连接姑娘和小伙子感情的作用,是一种信物。通常情况下小伙子第一次来姑娘家走动时,姑娘要不动声色地暗中详细观察和测量意中人脚的大小,然后按尺寸大小细针密线地做一双千层底布鞋送给自己的心上人。鞋做好后要放在木箱里利用硫磺熏三次,使鞋底变的洁白无瑕,然后找机会送给心爱的他。小伙子收到这双鞋底洁白如玉,鞋帮乌黑青亮,做工精细的千层底布鞋穿在脚上,舒服轻快,知道姑娘对自己情有独钟,从此双方频繁往来,关系密切为今后的结婚培养深厚的感情基础。故这双鞋叫“亮心鞋”或“良心鞋”。
回答鞋
结婚的前一天是姑娘的添嫁之日,男家派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男人,带上请帖、被褥、衣服、首饰等礼物,兴冲冲的前往女家下彩礼(聘礼)。中午吃宴席,姑娘的舅舅坐上席陪下彩者抽烟喝酒,酒过饭来,姑娘的弟弟端上一张盘子,盘中放一双男式布鞋和一双女式绣花鞋,这两双鞋叫“回答鞋”,表示姑娘同意结婚。从此,鞋成双人成对,白头到老永不分。回答鞋既是表达爱情的纪念品,又是表现姑娘手艺的信物,因而做工精细,针匝细密,配色协调,图案精美。男式鞋底连纳带筛,线绳套花,一般纳有“并蒂莲”、“水波浪”、“升底花”、“梅花图”。女式鞋上,鞋底鞋帮都绣花,所有绣花自有必然联系,如鞋底绣梅花,鞋帮绣喜鹊,名曰“喜鹊探梅”;鞋底绣牡丹,鞋帮绣凤凰,名曰“凤凰戏牡丹”等等。回答鞋内还放有四个用红纸或红布包成的小红包,包内分别包有葱、韭、盐、艾四种物质,取其谐音“永久恋爱”。这实际上是关中女子表达爱情的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因旧时关中民间女子很少读书,加之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根本没有花前月下自由恋爱的机会,只好托物言志,借物言情,精心创造了这种独特的交流感情,表达心迹的方式,民间称其为“姻缘包”。这两双回答鞋由下彩(聘)者带回新郎家,在第二天的婚礼盛宴上,回答鞋做为一种重要礼物捧上席面,男女宾客争相观看,共同评赏,新郎新娘眼观宾客,耳听评语,双双沉浸在无比的幸福和快乐之中。待到洞房花烛时,夜深人散后,新娘取出放在回答鞋内的红包中的四中物质,夫妻双双分而食之,表示吃在口里,爱在心里。
大礼婚鞋——绣花鞋
俗话说:“要看媳妇巧不巧,先看针线好不好”。姑娘出嫁时穿在脚上的绣花鞋是女红技巧的集中表现,绣花鞋的花样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花样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瓜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花样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凤戏牡丹”、“喜鹊探梅”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结婚穿绣花鞋并非关中女子的专利,经专家考察,在我国有二十多少数民族曾经把绣花鞋作为本民族的大婚礼鞋,我们称绣花鞋为中国鞋并不为过。
靸脚鞋
在关中地区还有穿靸脚鞋的婚俗,当新婚夫妇进入洞房,其他人退出后,新郎替新娘解开一个钮扣,俗称“解怀”也称“开怀”(当地把妇女生孩子叫“开怀”),寓意早开怀,早生子。解怀后,新郎座在床沿上,新娘从自己的陪嫁箱中取出一双亲手做的新布鞋,压倒鞋跟给新郎靸在脚上这叫穿靸脚鞋。
穿靸脚鞋时,新郎坐在床沿,两腿悬空,新娘蹲下身子,把新郎的脚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压倒鞋跟,一手托脚,一手拿鞋,帮新郎慢慢靸在脚上,穿靸脚鞋时,新郎新娘还要对歌。
新郎:“叫声贤妹把脚抬,是谁做下这双鞋?”
新娘:“哥哥妹的手艺差,是我亲手做成它。”
新郎:“这鞋做的真不差,贤妹手巧哥爱她。”
新娘:“哥哥休把妹妹夸,今生今世别忘咱。”
新娘给新郎穿靸脚鞋有两层意思,一是对丈夫的尊敬,自甘终身照料丈夫的生活起居。二是约束新郎的行为,从今往后不论做官为宦,不忘结发之情,不弃糟糠之妻。
“脚靸鞋儿想起妻,回家赶路半夜起。一双鞋儿一颗心,三心二意遭雷殛。”
这首民谣把穿靸脚鞋的用意表达得再明白不过了。
顺气鞋
关中女子在婚后短短的几天内要凭眼看心记,慢慢揣摩弄清婆婆脚的尺寸大小,利用“熬对月”住娘家的时间给婆婆做一双布鞋。这双布鞋要做的不大不小,婆婆穿上合脚舒服,这样恰到好处。否则,鞋做的大了,婆婆会说媳妇马虎大意,缺少心眼,生活上靠不住。鞋做的小了,婆婆会说媳妇心眼小,容不下人,是个撹家婆。所以,新娘子做这双鞋时特别上心,请来左邻右舍的能姑巧妇帮忙,大家集思广益,为做好这双鞋献计献策。鞋做好后,新娘回到婆家将鞋送给婆婆。一来感谢婆婆为将自己娶进门操心费神;二来增加感情,消除婆媳之间的隔膜,增进亲情,为日后过好日月培养感情基础,因此这双鞋叫“顺气鞋”,也叫“和气鞋”;同时也在婆家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高超的女红技艺,以提高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节奏的变快,手工做鞋的人越来越少了,但鞋所传递的信息和能量是人皆尽知的,所以家乡的女子即使在商店里买鞋,也会把对未婚夫的爱、对婆婆的感激注入其中,毕竟,鞋对家庭生活质量起到的作用已深入人心,“穿好鞋,脚不歪,和谐家庭春常在”,已成为家乡妇女们的口头禅。
作 者 简 介
白来勤,西安人,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职工作家协会理事、陕西金融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楹联学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研究员,西安市灞桥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出版有诗集《圣像与阳光》、散文集《生命礼赞》《墙缝芦苇》及长篇小说《紫金城里哟呵嘿》《雨霖铃》等多部。作品散见于《延河》《诗神》《散文选刊》《读者》《农民文摘》《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化》及各大晚报,多次在全国性征文大赛中获奖,多篇作品入选一些省市的高考、中考试卷或模拟试卷和教辅资料、特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