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四百八十首《登楼寄王卿》(韦应物)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四】

     登楼寄王卿

     【中唐·韦应物·七言绝句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拼音版:

tà gé pān lín hèn bú tóng ,chǔ yún cāng hǎi sī wú qióng 。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 ,yī jun4 jīng zhēn hán yǔ zhōng 。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作品介绍]

《登楼寄王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略露心迹,后两句描述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这首诗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空灵而深婉,颇有诗味。

[注释]

⑴楼:指滁州北楼。

⑵王卿:诗人的朋友。卿:是对人的尊称或朋友间的亲切称呼。

⑶阁:险峻处架木通行的小路。

⑷恨不同:恨不能共同踏阁。

⑸楚云沧海:指诗人在楚地,而王卿在海滨。

⑹数家:极言人烟寥落。

⑺砧(zhēn)杵(chǔ):捣衣所用的工具。这里是砧杵声,指代秋声。

  [译文]

登上楼阁观景,攀上丛林览胜,只恨当年和我一起携手登楼,相约上山的王卿已经远去多时,景同而人已无。
面对着苍茫天空,滔滔大海,引起我无限情思。秋风吹拂的山下,传来断断续续的砧杵声。极目远眺,荆榛树丛莽莽一片,一望无际,几乎塞满了全郡的每一处。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后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故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语言简淡,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传世作品有《韦苏州集》。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赏析

壹/

《登楼寄王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前两句略露心迹,后两句描述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这首诗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空灵而深婉,颇有诗味。

诗人与王卿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诗人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文学赏析

开头两句“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而在用笔上,却又有委婉曲折之妙。一、二两句采用的都是节奏比较和缓的“二二三”的句式:“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在这里,意义单位与音韵单位是完全一致的,每句七个字,一波而三折,节奏上较之三、四句的“四三”句式,“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显然有缓急的不同。句中的自对,也使这两句的节奏变得徐缓。“踏阁”与“攀林”,“楚云”与“沧海”,分别在句中形成自对。朗读或默诵时,在对偶成分之间自然要有略长的停顿,使整个七字句进一步显得从容不迫。所以,尽管诗人的感情是强烈的,而在表现上却又不是一泻无余的,它流荡在舒徐的节律之中,给读者以离恨绵绵、愁思茫茫的感觉。

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的展示。在前两句中,诗人用充满感情的声音歌唱;到这后两句,写法顿变,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粗粗看去,不免感到突兀费解;细细想来,又觉得惟有这释写,才静隋真景切、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登楼怀友这一主题。

第三句秋风里传来“数家”零零落落的砧杵声,表现了五代南唐李煜《捣练子》“断续寒砧断续风”的意境。“秋山下”,点明节令并交代“数家砧杵”的地点。“秋山”的景色也是萧索的。全句主要写听觉,同时也是诗人见到的颇为冷清的秋景的一角。最后一句着重写极目远望所见的景象。用“一郡”形容“荆榛”,几乎塞满了全郡。而“寒雨中”三字,又给“一郡荆榛”平添了一道雨丝织成的垂帘,使整个画面越发显得迷离恍惚。这一句主要诉诸视觉,而在画外还同时响着不断滴落的雨声。

三、四两句写景,字字不离诗人的所见所闻,正好切合诗题中的“登楼”。然而,诗人又不只是在单纯地写景。砧杵声在诗词中往往是和离情连在一起的,正是这种凄凉的声音震动了他的心弦,激起了他难耐的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秋风秋雨愁煞人,诗人又仿佛从迷迷潆漾的雨中荆榛的画面上,看到了自己离恨别绪引起的无边的惆怅迷惘的具体形象。因而。进入诗中的“砧杵”“荆榛”“寒雨”,是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是他用自己的怨别伤离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所以,三、四句虽然字字作景语,实际上却又字字是情语;字字不离眼前的实景,而又字字紧扣住诗人的心境。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二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虚笔概括了对友人的无穷思念.为全诗定下了抒写离情的调子。在这两句的映照下,后面以景寓情的句子才不致被误认为单纯的写景。景中之情虽然含蓄,却并不隐晦。实笔具体写出对友人的思念,使作品具有形象的感染力,耐人寻味,又使前两句泛写的感情得以落实并得到加强。虚实并用,使通篇既明朗又不乏含蓄之致,既高度概括又形象、生动。

名家点评

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卷四十九引刘辰翁:高视城邑,真复如此。开合野兴正浓,正是绝意。复增两联,即情味不复如此。

明代顾磷《须溪先生校点韦苏州集》朱墨本附引:登楼愁思,宛然下泪。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五:绝句四句皆时,杜工部“两个黄鹂”一首是也,然不相连属,即是律中四句也。唐绝万首,唯韦苏州“踏阁攀林恨不同”及刘长卿“寥寥孤莺啼杏园”两首绝妙,盖字句虽对而意则一贯也。

明末清初唐汝询《唐诗解》卷二十八:韦时刺郡,而忆其友阁在林际,最为清幽。楚云沧海,天各一方,离思固自无极。又况听此砧杵,对此荆榛,不倍凄怆乎!此诗先叙情,后布景,是绝中后对法。

明末清初黄生《唐诗摘抄》卷四:章法倒叙,以三、四为一、二。言当寒雨、砧杵时,踏阁攀林,恨故人不在。山长水远,悠悠我思亦无穷耳。

清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绝处二句,正是闻见萧瑟时寄王卿本意。刘评谓“野兴正浓”,尽不识景象语。

清代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凄凉欲绝。

清代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先叙情,后布景,而情正在景中,愈难为怀。

近代诗人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下二句但写登楼闻见,而郡邑荒凉,怀人惆怅,俱在言外。

佚名
赏析

贰/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首二句写寄诗之情。“踏阁攀林恨不同”,“踏阁”,即登上楼阁;“攀林”,即攀林登山。楼阁在山上,应是先登山后登楼阁,由于声调关系,这里颠倒来用。
  秋日出游,本多感慨,现在又是独自登临,无好友在一起相与谈论,心情更觉怅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叹恨。“恨不同”,就是不能与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云沧海思无穷”,“楚云”,指南方,“沧海”,指北方。当时作者宦游江南,时值兵乱之后,与好友南北一方,关山阻隔,路遥途远,相思相望,颇感伤怀。“思无穷”三字,表现出了作者无限伤时和思友之情。
  后两句目中所见的凄凉景象。“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几家人在捣洗衣服,人民已四处流亡,州中已空无人烟;寒雨之中,一郡但见荆棘丛生,不见稷黍。这两句表现出了兵乱后整个州郡民生凋敝、田园荒芜的凄凉景象。
  诗人乃一州的长官,身负养民、保民、安民之责,目睹这种凄凉景象,内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师叛乱寄诸弟》诗中说:“忧来上北楼”,在《寄李儋元锡》诗中说:“邑有流亡愧俸钱”,都流露了这一思想。
  在唐人诗中,登览诗在写法上一般多先写登览所见之景,然后抒情。这首诗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自有其高妙之处。
  韦应物写过许多山水诗,诗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这是与孟浩然、王维等人的山水诗不同之处。在他的山水诗中,山水田园不尽是恬静而安谧,而是不时可见劳动人民的辛酸。从这首诗以及《广德中洛阳作》、《始至郡》等诗中均不难看出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与元九书》说韦应物的诗“才丽之外,颇近兴讽”,正是就这类作品而言的。
佚名
赏析

叁/

在《全唐诗》所收韦应物的诗作中,与王卿(名不详)有关的诗题就有几首,如《南园陪王卿游瞩》、《陪王卿郎中游南池》等,可见作者与他同游共览,有过一段较亲密的交往。《登楼》诗即是诗人对这位旧友的深切怀念。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不能与王卿一同登楼游览而引起的思念。登楼的路上要经过 “阁”和 “林”。“阁”,是山路险峻处用木头搭起来的通道。“楚云”,这里指作者所在的楚地(贞元元年至三年韦应物任江州刺史,本诗有可能作于此期间); “沧海”,为王卿所在地,大约临近海滨。“恨不同”、“思无穷”,是这两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强烈感情。此两句互为因果:因为怅恨今日不能与王卿一同游览,而引起他无穷的思念; 又由于对远在异地的好友的思念,因而更加重了他这次出游孤独无伴的怅惘。诗的后两句描写登楼后的所见所闻所感。“砧杵”,捣衣用的石头和棍,此借指听到的捣衣声; “荆楼”,泛指高低不齐的树丛和林木。寒秋季节,诗人在楼上听到的是山脚下传来的阵阵捣衣声,看到的是郡内荆榛遍布的大地,在绵绵秋雨中,他感到袭人的寒意。秋色固然萧瑟,秋寒固然逼人,但是这景色、这天气之所以如此,更主要的是由于诗人心情的缘故。作者对友人深沉的怀念和难言的惆怅,都隐含在这溟濛而苍凉的秋色之中。

明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四溟诗话》)本诗作者登楼所见秋雨寒林之景,是他怀念旧友的触媒,而他深切的思念,又使他在执笔之时不能不缘情写景。情因凄寒秋色的点染更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景则因情的注入而更加强了形象的感染力。有人以为,后两句的景色描写反映了城市残破、人烟寥落的荒凉景象,也可作这样理解。

佚名

赏析

肆/

这首登楼念远之作,作于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时期。诗题中的“王卿”即王侍卿,是诗人的好友。

诗歌的前两句先抒情。“攀林”指登山,“踏阁”指登楼,大概楼在高山之颠,因之须先“攀”而后“踏”。受声律的制约,因之采用了倒文的方法。独自登临之际,触景生感,而又无与言说,因而产生了不能与友人携手登临之恨。想来在此之前,诗人与王侍卿相聚之时,是经常在一起“踏阁攀林”的,因而此时才因“不同”而生“恨”。为什么不能一起登临呢?诗歌的次句便说出了原因:“楚云沧海思无穷”。“楚云”指南方,“沧海”指北方,一南一北,便写出了思念朋友、望而不得见之意;而曰“云”曰“海”,更显得相隔辽远,云雾笼罩,海天茫茫。相隔辽远,自然难以相见,更难得一起登临,因而只有借登高望远来寄托相思。这“思无穷”三字,便写出了相思的广与深。次句与《古诗》“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意境相同,与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嵩云秦树久离居”意境也相似。

三、四句承一、二句,用具体而形象的艺术画面,对“恨不同”与“思无穷”加意渲染。“数家砧杵秋山下”一句是登楼所闻,主要诉诸于听觉。砧杵为古时捣衣之具,这里指捣衣声。因为是登高望远,加上林木或墙院的遮掩,因而“秋山下”的捣衣人就难以看清,所以便写捣衣声。“砧杵”这个意象,会给人以离情羁思的暗示。“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这些前人的诗句可以说明“砧杵”这个词语所沉积的感情内容和它给予人的联想。“砧杵”而曰“数家”,见出人民流亡之多。最后一句诉诸视觉。“寒雨”之中,“一郡”惟有“荆榛”,说明农桑业已荒废。这所见所闻,不能不使诗人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产生“政拙愧斯人”(《答王郎中》)之感。他多么想把此刻登临所感告诉给朋友呵!然而此时友人却在千里之外,因而诗人谛听捣衣声、远望一郡荆榛时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运用了点染的写法。一、二句直抒胸臆,先用虚笔点出离愁别恨,三、四句便用实笔写景,着意渲染。只写登楼见闻,而郡邑荒凉引起的感慨与怀人之惆怅,俱在言外。这正如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所评:“先叙情,后布景,而情在景中,愈难为怀。”

佚名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