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不会告诉你的秘密:艾灸激发的自愈力,才是最好的医生!

一、什么是自愈力?

自愈力,是我们人体原本就天生拥有、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自我复原的能力。不仅能令疾病自我康复好转,更能保护身体免受侵害。

自愈力来自于人体先天“本能的”精准而完备的自愈系统,它除了通常所说的免疫能力外,还应包括修复(愈合和再生)、排异、内分泌调节、应激等多种现代人们所认知或不知的能力。

人体神奇而强大的自愈力,是无法用文字完整描述出来的,智慧的古代医家形象地把它称作“正气”。

二、人既有自愈力为何还会生病?

人体不可思议的自愈力与生俱来,但却有强弱之分。自愈力的强弱受先天遗传禀赋和后天环境及年龄、生活模式的影响。

1、先天遗传禀赋

自愈力先天禀赋的不足,注定出生下来身体就“弱”,比如有的孩子经常感冒、发烧,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会被传染,而有的同龄孩子中自打出生后就不易生病,这就是自愈力的先天差异。

2、年龄的增长

自愈力的强弱还受年龄的影响,即中医所讲的“人过四十,肾气自半”。这里的肾气泛指的就是人体的抗御疾病和自我复原修复的能力(即自愈力)。

人生40岁左右是个转折点,40岁一过,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了。这就是自愈力的自然下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明显。

3、过度消耗自愈力

当身体的消耗和损害程度超过了个人自愈力的承受强度,身体才会生病。不健康的生活模式:经常熬夜、贪凉、无节制和不规律的饮食、吸烟酗酒、生气着急情绪波动不稳等等,都会过度消耗人体的“正气”,降低人体的自愈力从而产生疾病。

4、依赖或滥用药物

医学专家给出的结论是:过度依赖医生与药物,让我们身体的自愈力成了“软脚蟹”,人体的免疫系统在外力的干扰下门户洞开。

于是,健康和医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医学越发达——健康难题越多……所以,要想中止这种循环,我们应该尊重身体自己的规律,充分发挥我们自愈力的潜能,使它成为我们健康的真正保护神。

三、健康之本,提高人体自愈力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尽量依靠自愈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自愈力既是天生的,也是可以被激发提高的。就跟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自愈力才能充分发挥它的神奇,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四、艾灸,提高人体自愈力最好的方法

1、艾灸如此神奇,其原因究竟谓何?

艾灸的神奇,不是以病治病,而是对身体整体的调理和恢复。

只要机体的自愈力存在就可重获健康,疾病的康复90%源于人体自愈力。艾灸本身其实并不神奇,它只是通过灸火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激发人体自愈力而已。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

2、艾灸本质:激发人体自愈力

艾草是纯阳之物,艾灸时通过皮肤、经络的能量传递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气血痹阻不通的各种疾病症状得到缓解和消除。

其本质在于为艾灸从内部为身体补充阳气,滋补脾肾,健肾助脾,培元固本,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和防御的自愈力。就是提高、复原我们人体原本就有的、与生俱来的“自愈力”。

通过艾灸可以使艾草的能量释放,短期可消除我们能够感知到的病痛,长期可提高、复原、保护我们体内的“随身医生”,使之最大化地发挥作用,让我们少生病、不生病。

因此,无论老幼、不分是否患有疾病,均是艾灸的适应人群,所区别的是具体的灸法和穴位处方的不同。

3、艾灸提高自愈力的四大穴位

①大椎穴

大椎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等作用。

②神阙穴(肚脐)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艾灸此穴有使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等作用。

③肾俞穴

肾前穴归属足太阳膀就经,艾灸此穴有补肾助阳、调节生殖功能,缓解腰痛、肾脏病、高血压等作用。

④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归属足阳明胃经,艾灸此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btns { height: 119.46666666666667px; background: #f6f6f6;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 .btn { display: block; width: 392.5333333333333px; margin: 17.066666666666666px auto auto; 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line-height: 68.26666666666667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23.893333333333334px; color: #fff; background: #00C882; border-radius: 85.33333333333333px; box-shadow: 0 4px 6px #0a9263;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