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课型与教学
有位朋友给我私信,希望我同他谈谈讲评课怎么上的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课型与教学的问题。有一回我在一所学校听了四堂课,其中有两堂课是一个人上的,两堂课是两位前辈上的,总的感觉,从应试的角度来讲看是比较扎实的,学生的基本功也是比较好的。但另一个感觉就是这几堂课的课型是模糊的,于是我在同老师们的交流中主要谈了课型与教学的问题。为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因为老师们是很少根据课型设计教学的,这是个普遍问题。老师们对课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不够重视的,因为不重视,新授课与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基本上是一个样的。
一般而言课型大概分这样两大类,新授课、复习课是一类;练习课、评课是一类;实验课又是一类。从语文学科特点来分,则有阅读课和写作课,阅读课又分讲读课和自读课……
我在听这几堂课时很纠结,譬如《走一步,再走一步》那堂课我记得教材中属于“自读课文。但那位老师的课,开始我以为是新授课,然后进入了一定的状态以后,我发现像复习课,再上着上着我发现又是练习指导课,还不是讲评课。但我总觉得那篇课文该属于自读课。经验告诉我许多语文老师是不知道怎么上自读课的,原因就在没有搞清楚课型。这篇课文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就谈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句,并在你所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然后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词语等方法,理清作者的思路。课文后面“阅读提示”是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勾,画出文中事件发展和描写我不同阶段的心理中活动的语句;复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拓展的要求,要学生谈谈自己有没有类似经历,怎样克服的。单元提示规定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规定了具体的课文的学习的方法和任务。我们的教学设计就要根据教材的这些要求来。教学目标要不能偏离教材的目标,教材要求要的是圈点和批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让学生圈点和批注。自读、自读,就是要让学生自己读。稍微说得具体一些,就是要让学生将在讲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自己去读,当然这过程中必须有具体的任务,这篇课文的任务之一就是“圈点”和“批注”。
课堂教学观察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试卷或练习的讲评课,其共同特点不是对答案,就是老师一讲到底,偶尔喊几个学生将答案说一遍或到黑板上写一遍,这当中有不少老师甚至连学生的练习看都没看一眼就在课堂上口若悬河了。在我看来这样的课比不上还可怕,不仅没有针对性,还浪费了学生许许多多的大好时光。讲评课既然是课,至少应该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当然还得考虑与目标内容一致的相应的重点与难点;既然是讲评,就不光只有讲,而没有评。至少讲评课是要在对试卷或练习的批改分析基础上进行的,你连改都没改岂不是胡评?讲评一份试卷或一个练习,的目的绝不是简单地对对答案,再说学生即便将这张试卷、这个练习的答案搞明白了,对他们下一次遇到的类似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吗?以题论题的讲评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一堂讲评课究竟要达成怎样的目标,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练习情况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与取舍的,是要聚焦在普遍性问题或这个阶段教学的重点知识与技能上的。
我以为讲评课的目的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
纠错 纠正知识与技能方面存在的错误,包括普遍性的与个别性的,从教学策略上讲课堂上的时间一定是指向普遍性问题的,个别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去解决。
总结或者梳理 总结这个阶段所学的重点知识以及学习中遭遇的困难或者问题,探寻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路径,包括某个板块的知识的系统化。
拓展或者延伸 也就是聚焦在某个关键知识上的相对深入而全面地展开。譬如变式,譬如强化练习等。
查漏补缺 这里涉及到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不仅要在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学的问题,更要发现自己教的问题,通过讲评以弥补教与学的缺漏。与查漏补缺相呼应的,则是反思与调整的问题。通过反思发现不足,通过反思调整教学。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功能定位。
另外,讲评课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