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性中,有着不自觉的负性,我们抵抗它,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人性。
人的本性中其实没有善恶之分,而是后天因素加诸在他们身上,所造成每个人不同的性格。
毛姆曾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
人有许多本能和欲望,其中一些和我们的道德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它们被意识屏蔽掉,却又确切地存在着,使我们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与焦灼之中。
直到有一天,我们的意识之光照到了那些可怕的念头,我们终于明白:原来我就是有这么原始、丑陋、邪恶的一面。
当一个人明白他的局限和龌龊之后,他反而通向了更多的自由。
我们都是“伪君子”
在评判一件事时,双标似乎是无法避免的。
越是那些迅速且情绪激烈地指责别人过失的人,就越可能忽略自己的过失。
当人们评价同一件自私行为时(如给自己分配相对轻松的工作),会认为自己做出来更加正当,而别人做出来则没那么正当。
我们太容易双标,也太容易给自己找到充足的理由去双标。
双标顾名思义即双重标准,用两个标准来衡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有很多时候人们都很反感双标这个词,认为双标不好,是贬义词。
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就经常做这种双标人。
不信就让我们一起来再回顾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的双标现象。
1.开车的时候:走路没长眼睛啊!
走路的时候:这车怎么开的呀?
一点素质都没有。不知道礼让下?
2.在公交车上时:人都这么多了还挤什么,不会等下一班车啊?
在挤公交车 时:你们往里走走怎么了,不差我一个人。
3.等外卖时:这外卖怎么送得这么慢。
走在路上遇见送外卖时:这送外卖的骑这么快干嘛!
人性本善,人无完人,坏人也有善良的时候,好人也有龌龊的时候。同样地,我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过失归罪于他们的品格,如在恋人出轨时认为是他们的人品有问题;我们之中最坏的人有那么多的善,而这么多恶却在我们最善的人身上,恶是我们多数人必须带着,去找其他人的每个过错的。100-1=0 定律
这在数学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在人性上却是成立的。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你对他100次好,他不记得,一次不让他满意,他就会翻脸不认人,抹杀之前你对他所有的好。包括了名誉、权力、美丽、成就感、赢的欲望、破坏的欲望、表现的欲望等等。第六需欲:安全感:包括了身体的安全、团队中的归属感。归结于一句话:人性最深处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认可。“人穷到了某种程度的绝境,往往心志沉迷,受苦不再呻吟,受惠也不再道谢。”一个人的善良,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往往更显其至诚的锋芒。你拿出全部积蓄,买了一辆家用代步车,有人把车撞了,你肯定心疼,难免要出口伤人,可能会引发一番争斗。你若是亿万富翁,开一辆豪车,有人撞了,你大概不会去太多纠缠,小事一桩,而且你的时间更值钱,耽误不起。送外卖小哥的都知道,宁可撞上豪车,也不愿撞上低档车。人性是相通的,如果你愿意,也能找到穷人更善良的,多到数不清的例子。它是将心比心,两个纯洁的灵魂无意中相互碰撞时,给予彼此的一份理解和尊重。因此我想扶贫并不只是经济社会的治疗,精神上的贫瘠才最值得扶持。人性是最难琢磨的东西, 当一个人在你面前标榜自己是怎样的人,经验之谈。你一定要保持警惕,往往都不如此,因为一个人是什么品性的人不是单凭他的自我认知,而是要接触后看到他做事风格才能判断。在人性的深处,天使与魔鬼同在,永远不能单纯地用好坏来区分人!要为人性深处的善良天使赋能,要用反思和感恩滋养自己的善,要用自己的善激发别人的善!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教育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我们走的时候比来的时候灵魂更高尚一些。善良就像一颗种子,我们在不经意间种下的善良,终有一天会以善的方式回流到自己身上。没有一段关系永远坚不可摧,只有用善良滋养关系,才会在无形中为自己积攒好运气。人性充满邪恶,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不代表我们就要因为别人的邪恶而放弃自己的善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该如何去与人性的美与丑、善与假相对?“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进行了几千年,人性到底是充满善意,还是充满邪恶?人是神性和动物性的综合,有你想象不到的好,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恶。没有谁比谁更卑劣,没有谁比谁更高尚,你永远也无法预估,你会成为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