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的理论解析

前天写了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点,很多朋友搞不懂与《内经》“阴平阳秘”的差异点,其实不管是张介宾的“阳常平阴不足”还是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都是常见的病理状态情况,而“阴平阳秘”是《内经》倡导的最佳动态平衡状态,“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是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的相对平衡。阴者藏精而起极也, 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真阴要有收敛收藏阴精的作用,并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阴平);真阳要有生长生发抵御外邪的作用,并不让真阴外泄而固束真阴(阳秘)。

再来看明末医家张介宾倡导的“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重点地论述了元阴与元阳(或称真阴与真阳)的实质关系,并进一步把真阴真阳归属于命门之水,创制了左归和右归等方剂,运用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法,从而成为温补学派的中坚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是以元阴元阳互根为基础,体现了《黄帝内经》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思想。他认为,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乘而死。阳为阴的主导,阴为阳的基础,所以在生理上元阳、元阴两方而都是必要的,朱丹溪立“阳有余阴不足”及“阴虚火动”之说,后人拘守成法,不能分辨虚实,妄用寒凉攻伐,以致贻害无穷。景岳欲敦其偏,一反丹溪“阳常有余”之说而谓“阳非有余”。盖人之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者惟阳,既失而难复者亦惟阳也,此为其温补立论的根基。

张氏进而把阴阳都归属于肾之命门,认为人一身阴阳之消长,皆由乎命门之水火。他说:“命门总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命门者水火之府,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这样把阴阳归一,较之把阴阳分属于左右两肾更符合阴阳辩证统一的思想,也使得命门学说更加完整具体,可以说张景岳在这方面的论述丰富,并发展了丹溪火论学说的理论。

如果要从根源来说明丹溪与景岳的理论不同,还要从各自的学派来分析,朱丹溪理论是以刘完素为代表的“河间学派”为纲,其学派还有像张从正、戴元礼、汪机等医家,是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的一个医学流派;而张景岳理论是以张元素所代表的“易水学派”为纲,其学派还有像李东垣、王好古、李中梓等医家,是以脏腑病机为其研究中心的一个学术流派,后世也称其为温补学派。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

  • 基于易水学派的薛己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薛己的从医环境.学术渊源.所属学派及学术理论内涵,进一步挖掘薛己的学术思想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学术贡献,以期在完善薛己相关研究内容的同时,对现代中医临床有所裨益.方法:第一.溯本追源,通过史 ...

  • 中医解惑:命门学说有什么意义?其本质如何?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 结>,但历代医家对命门的部位和功能各有见解,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右肾为命门说 右肾为命门说起于<难经>,对命门的定义和 ...

  • 王好古火热理论研究

    火热,是医学发展中亘古不变的研究问题.医学理论无不是通过反复的生活.生产和科学实践,再从反复的认识中,形成的理性结论.所以火热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历代医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过程中,不 ...

  •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之浅见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是元代朱丹溪所提倡的一种论说,他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因日明于月,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盈缺.故人身同样也是阳有余而阴不足,维 ...

  • 喝一口相当于喝10斤酒,“阳不入阴”常失眠,牢记一方,酣睡一整夜

    张女士今年35岁,经历过一段不幸的婚姻,不到30岁就已经离婚,短短3年的婚姻,让林女士看清生活的本质,咬紧牙关决定过好自己的生活,经过这5年多的艰苦奋斗,林女士终于拥有自己的公司,生意做的蒸蒸日上. ...

  • 两阳夹一阴K线组合的详细解析

    一.形态描述 两阳夹一阴K线组合也叫做多方炮,由三根K线组成.第一根K线和第三根K线均为阳线,第二根K线为阴线,且这根阴线完全被两恨阳线所包夹. 两阳夹一阴K线组合通常出现在上升走势中,是一种看涨持续 ...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

    --刘力红老师给传统班的一次课 我想利用这次机会谈一些中医的基本思路,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尤其你们是传统班的同学,对中医的领悟应该与其他班有不同之处,也就是说在今后的造诣上应该有所区别才是.那么, ...

  • 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金元四大家中,朱震亨所出最晚.他先习儒学,后改医道,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第子罗知悌,成为融诸家之长为一体的一代名医.朱震亨以 ...

  • 读书笔记之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千年之误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脉按色,先别阴阳].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故学中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辨别阴阳.八纲辨证,阴阳.表里. ...

  • 阳化气,阴成形!值得好好去思考去领悟!阳常不足而阴常有余!

    近期敏感,不知什么就会踩雷,你懂的,本号有些内容没发出来,有的内容小*号新*号才能发出来. 推荐大家关注两个我做的备用号: 四海方略 百年破局 以下是正文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个观点:& ...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倡行的一个说法,朱丹溪在<格致余论>序言中提出"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他的这个观点源于< ...

  • 读书笔记之小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wanggd159688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善诊者,察脉按色,先别阴阳].张景岳说:凡诊病施治,必先审阴阳,明此者,万病皆指掌矣.故学中医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辨别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