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补遗)

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补遗)_童旭东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9f49fa0102zueu.html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补遗)(2021-09-05 23:55:52)在“孙禄堂武艺的冰山另一角”一文中我介绍了孙氏拳劲力训练体系,孙氏形意、八卦、太极三拳都是开启和完备内劲的体用,即使在孙氏三拳的入门阶段,既有无极式两足如立空虚之地、三体式浑圆一气之意与六合整劲之势融合一体以及一根筋顶拉贯通周身等练法,也有抖80余斤重镔铁枪、以两掌各吸一个30斤重铜球走转、拉铁胎弓、马上连发五箭追成一线及站立于飞奔骏马上轻捷如风且安稳自如这种练法1,培育至中和、至虚灵、至整爆、至通透之内劲。当年孙禄堂先生的内劲极为神奇、效能卓绝,如孙禄堂先生以内劲使李景林先生不能近身,遂使李景林先生拜服,以师礼事之,堪称佳话2。尤其是孙禄堂先生躺在地面上,让5位日本柔术高手以任意方式锁绞自己的头颈及四肢,结果孙禄堂先生以其内劲瞬间同时破解并制服这5位日本柔术家的锁绞3。此事被日本武士家族研究至今,仍未破解其奥。有关孙禄堂先生内劲卓绝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仅举例而已,不一一赘述。当年在浙江国术游艺大会上,陈微明先生看了各位名家的功夫后,认为孙禄堂先生的精神压倒了一切4。这里陈微明先生所言之精神,笔者以为并非是指精神面貌,而是指一种具有压倒众人的精神之力。孙禄堂先生平日授课或与人搭手示范,是不用内劲的,只靠技巧即能制人。如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时,褚民谊不赞同进行擂台散手格斗,他提出通过比力量大小决定武艺高低。孙禄堂先生反对褚民谊的这个提议,孙禄堂先生提出有力量而乏技巧,就不是国术。于是孙禄堂先生伸出食指,让在座的人中选出一位力气大者,任意搬拧自己的手指,看看能否拧弯。孙禄堂先生讲,自己不用内劲反击,只用技巧周旋,故试者尽可放心用力。结果在座者中一位力量大者起身握住孙禄堂先生伸出的食指搬拧,孙禄堂先生不用内劲,只通过走转,就使该人立足不稳,有力无处使,不得不随着孙禄堂先生走转,最终无法搬弯孙禄堂先生伸出的手指5。因此,陈微明先生后来认为他从孙禄堂先生那里得到的八卦拳技艺之精妙,胜过他所研习的太极拳6。孙禄堂先生不仅在拳术技击上造诣冠绝,在器械技击上的造诣亦独步于时,姜容樵记载孙禄堂先生的“刀枪剑戟都比别人来的高妙,真称得起是盖世英豪。”7据孙剑云老师讲,孙禄堂先生在孙氏三拳的基础上,创出了三种剑法:八卦剑、纯阳剑和太极剑。孙禄堂先生讲,其八卦剑得自程廷华先生的传授,而实际上孙禄堂先生在程传八卦剑的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鼎革立新,这就是以“慧剑”作为一切剑法体用的核心。此外,孙禄堂先生还擅长弧形剑,该剑为雌雄双剑,此剑用法为双手各持一剑,配合运用。据说这种剑的制作与用法并非中国本土武艺,而是外来品,来自西方。具体来自何地,不详。孙禄堂先生的枪法亦极精妙,孙禄堂先生原本擅长八卦奇枪、翼德大枪和迎门枪,后来孙禄堂先生将这三种枪法融合一体创出了形意枪。另外孙禄堂先生还精通八卦枪(亦称两头蛇)、镔铁枪(马上用枪)、八卦七星杆、六合棍、雪片刀、腾蛇刀、虎头双钩、六路大戟、子午鸳鸯钺等,其技艺皆造其极。陈微明先生记载孙禄堂先生精通各种器械百数十种。孙剑云老师经常跟我提到的孙禄堂先生所擅长的器械主要有上述这些,当然这里会有遗漏,有的我一时记不起来了。所以上述这些器械只是孙禄堂先生所擅长器械的一部分。当年孙禄堂先生到上海时表演过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以及八卦剑、迎门枪等,轰动一时。同一时期李景林先生表演武当剑多场,时人评曰:“李之剑术,闻系得异人之传,惜只略显身手,未尽所长,不免使观众失望。”8。甚至有“李景林之剑术与大世界九龄童姊弟剑术相仿”之评语9。而时论孙禄堂先生的拳剑“皆臻绝诣”10。因此,也许为了不抢李景林先生的风头,后来孙禄堂先生表演武术就很少表演器械了,多以拳术为主。乃至有人以为孙禄堂先生只是拳术独步武林而已,如詹乃德所著《武神孙禄堂》一书就出现这样的谬误。孙存周先生在器械上得孙禄堂先生之传,技艺精深,其八卦剑、八卦枪(两头蛇)、七星杆、形意大枪、翼德大枪、迎门枪、六路大戟等皆绝高一时。如孙存周先生让人将一尺多长的木楔钉入土墙中,孙存周先生左右手各持一杆长丈余的大枪,将木楔裹提而出。孙存周先生的八卦枪(两头蛇)被郑怀贤先生称之为“甚是奇功”11。孙剑云老师自己擅长孙门八卦剑、纯阳剑、太极剑以及雪片刀、虎头双钩等,传与刘树春、张振华、雷世泰等,其练法以刘树春所得最多,知之颇详。孙氏太极剑有上下两剑,可以单练,也可以两人对练,八卦剑有两人对剑,是散剑练法。笔者曾学过孙氏太极剑,但很久未练,早已忘记了。我辈中的驼五爷擅用双刃短刀和子午鸳鸯钺、圆觉和尚擅用镔铁禅杖、关秉之先生擅用竹节钢鞭、胡六爷擅用软索,皆实战器械。孙剑云老师讲,孙氏拳这些器械的用法与市面上所见到的用法皆不同。随着老人们的去世,这些器械的用法如今已绝其传。其实不仅这些传统的实战武艺早已见不到了,就是推手游艺的高手现在也已难得一见。我的同事李柏,随吴斌芝学习杨氏太极拳多年,经常在北京各个公园与人推手,颇为自负,认为北京鲜有胜过他的。有一次李柏去徐州出差,遇到关秉之先生的师弟单先生,当时单先生80多岁,李柏40多岁,两人刚一搭手,李柏就感到自己胸口憋闷,喘不上气,全身里外被制,不能动了。李柏回京后对我说,这样的功夫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如今算来那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推手虽然只是一种游戏,但这样的功夫现在也见不到了。其实就是最基础的基本功,今人比前人也差得远。1995年,笔者在孙剑云老师家遇见阚春先生,阚春先生在孙门内的辈分比我低一辈,但年纪长我40余岁,那时他78岁,从孙剑云老师家出来后,阚春先生展示了一个身法,纵身向上一跃,上身笔直,在两脚落地前,阚春以自己的两膝击打自己前胸四五下,声如擂鼓。当时笔者35岁,站在地面上也无法用膝盖击打到自己的前胸。笔者是国家二级田径运动员,但在身体基本素质上比一位78岁的老人还差得远。然而当笔者与当时公园里那些各派传统武术名师切磋时,仅一个进进退退、左右跳闪,不到2分钟,让这些所谓的名师们就已经气喘吁吁,他们根本碰不到我。所以,虽然都是传统武术,但差异有如天壤。注:1、  据孙剑云老师讲述孙禄堂先生年轻时的行止。2、 据上海《新报》1931年11月7日报道。3、 据杨世垣先生所述,此事发生在1930年初,上海爱儿缙路6号,杨世垣先生家。4、 《小日报》1947年8月28日“近代武术闻见录”陈微明撰。5、 《中国武术史料集刊》(第三集)(台湾教育部体育司编印)“孙禄堂先生传”赵锡民撰。6、 《申报》1943年2月20日“发明八卦对掌”陈微明撰。7、 《当代武侠奇人传》第七集1930年出版,姜容樵著。8、 《申报》1928年7月30日。9、 《小日报》1928年8月23日。10、 《申报》4月30日。11、 据1948年3月18日郑怀贤写给周剑南的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