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稳定盈利的方法
K线不语,却牵动着小散的心。说好了这日子不要打开行情软件的,肯定很多朋友都不听话,结果——糟心!
“股灾的可怕不仅在于它给投资者的伤害,最可怕的是谁也无法知道股灾什么时候来临,并且谁也无法知道灾难将持续多久,以及将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股市投资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障碍长跑,对于风险是谁也无法避免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最关键的能力不是在于躲避风险,而是在注定要遇到风险的时候如何做到控制损失,他往往能做到在上升的市道里获利比别人多,而在下降的市道里损失比别人少,几轮下来他就遥遥领先了。”
这两段话不是我说的,但认同之极。
刚好股灾三周年,翻出三年前淘股吧一篇文章,或许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些希望和期待。
文章原标题就是《一个稳定盈利方法 可以使普通人致富》,具体是什么方法?其实多多平时也啰嗦过很多遍:分散投资+复利!我说的你们可能记不住,那就搬出大师的原话了,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加以阐述,更详细和深刻。
当然也是我懒,不想码字 (→ܫ←)
本文作者:隐形的翅膀V
文章来源:淘股吧
https://www.taoguba.com.cn/Article/1281464/1
文章篇幅较大,稍作删减。
1
“在天使害怕交易的地方,傻瓜会蜂拥而入。”
市场的上升原动力来自于哪里。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标度的美国股票市场为例,在不断地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景气循环之后,最终保持着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由于经济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所以股票价格总体上具有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
某些人对一些技术分析奉若神明,以为可以凭着自己对股价浮动的魔术般的预测力震住整个世界。但是事实证明那是多么幼稚。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大盘跌停了!第二天大盘又一个跌停!当时散户大厅中那些无助地盯着满盘皆绿的绝望的目光。短短几天工夫,大盘从最高点算起来,跌去400点,下挫30%,大部分股票跌去50%
难道没有战胜市场的方法存在吗?有!但这种方法往往特别难,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只能是极少数人的小概率事件。
投资可能使人害怕,但不去投资的想法更为可怕,正确的投资,不仅带来财富,同时还带来精神享受,成功的投资同人生的成功是休戚相关的。
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曾说过:“未来30年有两件事情是很肯定的:生活费用会越来越高;而股市及经济情况会更好。你可能对前者无能为力,但你若学习如何正确的投资,便可从后者获得不少利益,从而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你不用过于担心股市的泡沫,股市不是因为人们的贪欲而上涨,而是众多企业每年不断推出数百种新产品、新服务及新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长期来看,股市上涨是与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
投资者必须要有一个根本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天不会塌下来,世界末日也不会这么快就降临,经济也许会萧条但不会崩溃,人们还得穿衣吃饭、休息劳作。所以,股市长远来看总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那么,投资股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如果真有一天经济的车轮停止了转动,你把钱存在银行里也好,隐藏在椅子的坐垫下也好,与投资在股市中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区别。”
正如古人云“师法乎上”,要学就要学最成功的人。格莱葛姆、巴菲特 、费雪、林奇等人无疑都是经历长时间历史检验的很好的老师。
老手和大师的区别就在于:老手知道规则,而大师知道规则后面的真义。
投资股票这一行十分诱人的一点是:有时,一位一点不懂的人却干得很出色。很不幸,正是这一不需要专业知识也可以干好的错误印象,成为你以后的大陷阱。要知道这一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当你决定买卖一只股票时,你就开始了与那些以全副身心精力和热情投入该事业的人们竞争。在许多情况下,那些专业人士常常与你的交易相反,总的来说,他们深深打垮你。那种认为“我傻,别人比我更傻”的搏傻主义是行不通的。
俾斯麦说过:“每个笨蛋都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聪明的人则从别人的经验中获益。”这就是先理论后实践的目的所在。虽然熟悉理论的人不一定能实践得好,但是懂得一点投资方面的知识会增加投资成功的可能性,这比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所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了。
我们要学习大师的思想精华,尤其是我们可以在实际中运用的精华,对任何方法的生搬硬套都将是会走向失败,我们绝不可能买到导致他们成功的一模一样的股票,包括他们自己也不可能每次都买到与过去一样的股票,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假设他们到了我们这样的市场将如何成功的应对。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普通投资者或者是投错了师门,将一些经不起长期历史检验的方法作为学习的对象;或者是过于自信,妄图自己找出股市获利的秘诀。这两类人放着众多非常成功的投资经验不去学习与用心体会,浪费了金钱是小事,而浪费了时间才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大部分年轻人大多是一无所有的,他们唯一的资本就是时间,时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是谁也挥霍不起的,长时间的复利效应可以创造无比巨大的财富,时间可以创造奇迹。
如果投资的时间够长,一笔小钱最终会变成一笔巨额的财富,一颗小树种细心栽培,会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你要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或是连一件将树种埋进土里的小事都不愿做,你将无法收获森林。
对市场的思考
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股市最迷人也最害人的一点就是看上去每天都有机会,但真正可以把握的机会却极其之少!
美国长期的证券市场历史告诉我们,即使是在长达十年的牛市中,能赚到大钱的人也是极少数的,而作怪的就是市场的高效率。
而中国的证券市场的确是越来越成熟而有效率了,对于希望通过股市长期投资获得巨额收益的人来说,如果不能客观理智地对待这个特点,除了磋砣了岁月以外,是不会收获更多好东西的。
长久以来,大多数认为能够战胜市场的人所采取的主动型投资策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他们的实际投资绩效并不如意。
从几十年美国基金的操作纪录来分析,大多数运用主动型投资策略进行管理的基金,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都低于标准普尔指数。即便在最好的十年中,传统的主动型共同基金也只有26%实现了优于指数基金的业绩。从《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所收录的45年历史收益数据可以看出,在晨星杂志所跟踪的所有共同基金 中,80%收益率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水平。
从科学的统计概率分析可以很容易的得出结论:显然绝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各种机构、投机资金、各路所谓的“庄家”都不可能持续稳定地战胜市场!
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是一个效率市场,绝大部分人都将碌碌无为向平均收益靠拢,美国几十年也就出了巴菲特、彼得·林奇、费雪几个大投资家。
从日常短期波动来看,股价服从随机行走理论,谁也无法确定地进行精确地短期预测,如果谁能长期准确的预测短期市场波动,他的财富早就排在比尔·盖茨之前了,证券市场一百年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由于大部分人都无法战胜市场,所以西方许多投资者选择了指数化投资,力求使自己的投资尽量指数化,以获得证券市场的长期平均收益。
无疑这种方法不会输,但也别想赢太多,不可能获得超级利润。
难道没有战胜市场的方法存在吗?有!但这种方法往往特别难,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只能是极少数人的小概率事件。
大机会一定有,关键是耐心等待。
人们总是深深地怀疑,自己能抓住大机会吗,正是这种怀疑使得人们力图去抓看上去经常有、似乎更有把握的小机会,到了真正的大机会来的时候,往往处于被小机会套住的状态。
多年的实践后,终于明白了一点:如果这股市每年不大幅波动一、两次,就不是股市了;再好的股票,如果没有大幅的上下波动就不是股票;你所要作的就是锻练识别能力与耐心等待。
2
股灾的可怕不仅在于它给投资者的伤害,最可怕的是谁也无法知道股灾什么时候来临,并且谁也无法知道灾难将持续多久,以及将会在什么时候结束。
股市投资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障碍长跑,对于风险是谁也无法避免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最关键的能力不是在于躲避风险,而是在注定要遇到风险的时候如何做到控制损失,他往往能做到在上升的市道里获利比别人多,而在下降的市道里损失比别人少,几轮下来他就遥遥领先了。
短期股价的随机波动必然导致短期获利只能是少数的幸运事件,而获利只能来自于整体市场的长期向上。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的波动是由各种证券的波动汇聚而成的,长期的上升力度取决于各种长期上升、下降力量的相互消长关系。一个长期向上的市场必然有一部分力量远大于市场的总涨幅,而一部分落后于整个市场。而且在每一轮受涨跌中,上升力量往往涨得多跌得少,而下跌力量往往跌得多涨得少。
效率市场的最大机会就在于对市场起长期拉动作用的上升产业。
只有长期投资于上升产业中,才能在整个市场不可避免的循环涨跌中,长期反复振荡上升,获得远高于市场平均的收益。
以道-琼斯工业指数为标度的美国股票市场为例,在不断地克服一次又一次的景气循环之后,最终保持着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由于经济总体而言是向前发展的,所以股票价格总体上具有不断向上增长的长期历史趋势。
股市价格波动向上特征,主要由以下三个因素所贡献:
第一,上市公司整体中最活跃的处于生命周期上升阶段公司群体的股价波动,是向上的主要推动力。
第二,上述推动过程中以“接力”方式形成的不断接替的动力,上升推动力用超过市场平均涨幅的拉动力量抵消了前一波主导波的下降力量,使整个市场形成缓缓盘升状态。
第三,前一波主导推动作用的下降消退虽然对市场起了消极影响,但大幅衰退的产业绝不会再回到一无所有的过去。
(例如:钢铁 工业整体是衰退产业,但它不会导致世界重回石器时代。钢铁工业所创造的成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这些产业成为每一次历史大底的坚实底基,如果连这些产业都具备了一定的长期投资价值时,就可以断言牛市的来临。而新兴产业就在这些基础上带领市场继续向前。
以美国市场为例:19世纪末期的铁路业、20世纪初期制造业、20世纪中期国防电子产业、20世纪末期计算机及信息产业,这些处于生命周期上升阶段公司以接力方式形成的对股市连续推动力。
作为投资者应该抓住市场处于生命周期上升阶段的公司,由于这些公司对市场向上的拉动作用,其涨幅应该大于市场的平均涨幅,因此其产生的收益理应大于市场的平均收益。
但是你如果以为可以在整体上升的市场中可以随意短期投机,那你就错了,因为整体向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些交替对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向上拉动力量,而上升力量对市场的拉动作用是悄悄实现的、是渐近的,如果投错了方向,放在下降力量中,失败的概率就很高了。
长期以来,相当多研究者以股票市场价格的向上性特征来否定股票市场的零和游戏规则。他们认为,由于市场具有向上性特征,说明了股票市场的游戏规则不是“零和”,而是“正和”,因而有可能使大多数投资人成为最终赢家。
这种错误观点是证券投资历史上流行时间最长久,也是危害性最大的错误观念之一。
两点决定了向上性特征并不能否认市场局部零和博弈:
对于投资人个体而言,股票价格的向上性特征不一定能保证投资人选择到有利的样本点。例如投资的起始时间的选择和结束时间的选择,等等。
股票价格向上性特征不一定能保证投资人投资获利的另一主要因素是股票的优胜劣汰机制。你很难找到长期向上的投资对象。股票价格的向上性特征是股票市场总体,而非个体的性状。对股票个体而言;大量股票处于将被历史淘汰的结局;据统计,现有美国股票中,大约有两万个处于长期沉寂状态,只有 8000-9000个股票交易较为活跃。股价波动的向上性,是以大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为代价而获得的。
据统计,美国新注册公司的5年存活率为60%-70%。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分股票的变动为例。道-琼斯工业指数中的成分股票,代表着美国最优 秀的上市公司群体,而100年来,道-琼斯指数的成分股中大约1/3发生了替换。这一变动可视为美国企业竞争的一个缩影。而对一般上市公司而言,这一优胜劣汰的过程则更加激烈。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规模越来越壮大,“一赚二平七赔”的现象将长期持续下去,这里的赔并不一定指赔钱,而是指输给市场的平均利润。
股票市场上的任何一个赢家都只能由输家来供养。由于股票市场运转本身所需的一切成本及其连带成本都最终出自输家之手,因此,股票市场上的最终赢家只能是少数人,而决不可能是多数人。这是股票市场上的一条铁的定律。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投资人才可能充分认识到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
大多数短线交易者注定输给市场;
而利用市场的向上性特征,进行多元化、模拟指数化、被动型的长期投资者只能成为少数与市场打平手的一小部分;
利用市场向上的原动力,集中并且长期投资于处于生命周期上升阶段的公司,避免频繁交易,不受市场随机波动的影响,才能成为小概率事件中的一分子,获得超常的利润。
笔者认为巴菲特成功的秘诀有三个:
1、超长期投资与极低的周转率;
2、只投资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企业;
3、在较安全理性的价位区集中投资。
而最主要原因就是靠的“超长期投资与极低的周转率”。
同样还是2.25亿个猩猩掷币比赛这个例子,总共要进行20轮,每轮的获胜者才能进入下一轮,但是有1只大猩猩善于投机取巧,只参加了第5、10、 20轮三次掷币,其余时间它都处于等待之中,只有到了它有把握的机会才出手,而这三次它都对了,它一样成为20轮的获胜者。别的猩猩要20轮连续正确的幸运,而它只需3次就可以了。
可以说,长期投资与低周转率的策略,类似于在别的猩猩多次掷币的时候将胜利的成功保持到下一轮的策略。无疑巴菲特是一只善于投机取巧,通过少投币而将获胜纪录一直保持到最终的大猩猩!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似的,绝大部分人在各行各业都是碌碌无为的一般人,优秀的东西总是少数派,他们的行为总是特别而且极少人能做到的,如何成为最优秀的一群人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
巴菲特的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将一些极浅显易懂的道理超长期地运用到投资生涯中去,他这些方法常人都能掌握,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持之以恒地长期坚持下去。
耐力常常是胜过头脑的!
美国最著名、最伟大、最成功的开放式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早期也热衷于短线买卖,他任经理的第一年换手率高达343%。但不久他就发现“很多我持有几个月的股票其实应该持有更久一些。这不是无条件的忠诚,而是应该钉住那些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公司,提早放弃这种好股票,正应了”拔苗助长“的格言,这是我最喜 欢的格言,自己却成了牺牲者。
人们总是到处寻找在华尔街获胜的秘诀,长久以来真正的秘诀就是一条:买进有盈利能力企业的股票,在没有极好的理由时不要抛掉。你不必在分析该买哪种股票方面是个天才;但如果你没有耐心和勇气去长期持有股票,你只是一个投机者。区分投资者的好坏的标准并不总是头脑,而通常是纪律。
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的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1)短线的缺点就在于频繁买卖,它面临了两大问题:
1、一次不谨慎的交易导致出局。
如果将市场投资回报视为多轮投币比赛,无疑投的次数越多,所得到的走运概率就越低,往往没投两三次就被淘汰出局了。当然市场没有淘汰制这么残酷,但有时市场的风险的确可能将投资者淘汰出局,如选择的投资对象突然破产摘牌等,这种情况很少,但遇上一次就死了,碰到这种情况,并不是投机者的运气不好,而是他的不谨慎的频繁买卖造成的。
2、长期频繁操作的结果反而低于平均利润。
有的人以为短线买卖可以回避遭到一次痛击的危险,但即便回避了风险,他马上将面临第二个风险,判断平均化。在股市中判断对错的概率与猜币游戏类似,最多只有50%,加上心理因素的影响、交易成本的存在,正确的概率还不到40%、甚至更低,从而导致低于平均利润。
用无知来控制风险,只能加大风险;靠麻雀战术也许能够生存,但永远成不了高飞的大漠孤鹰。
(2)长线投资的优势在于可以利用股市的长期向上性特征获利:
长线投资同样会遭到淘汰出局的风险,但是由于长线投资者在买入之前往往已对企业作了深入的研究,选择的公司往往有长期价值,价位一般较理性,遭到灭顶之灾的概率是极低的。
就股市的发展局部与阶段而言,股价呈随机波动。但从五到十年来看,是长期向上的。短线投机是无法利用这长期向上性特征的。只有长期投资能够做到。
市场几乎无时不刻地被投机狂潮所包围着,在市场中绝大部分人都是以短线为主,妄想一日暴福的念头人人都有,但几年下来累计利润连市场平均涨幅也赶不上,效率市场证明了短线投机在股价随机行走面前要想获得超级利润是图劳的。
策略的选择本身就预示了成功的概率,大部分人以短线为主,所以大部分人赚不到钱,他们就是市场本身;极少部分人只做聪明的长线投资,所以这类人得到最多的利润。
所有的投资大师都是靠长线投资成功的,古往今来,靠短线投机得享大名者,至今没有一人(除非是反面教材)
有人认为巴菲特买入的股票都是一些低市盈率的股票,他的长线投资理论只限于成熟市场。我不这样认为。
中西方股市都是股市,它的内在运行规律是基本一致的,都是由一些有血有肉的人在交易,只不过有不同的特点,中国作为新兴市场是由高市盈率的市场过渡到低市盈率的市场,将面临长期缓慢的过程,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产业都将面临从无到有的高速发展历程,无疑充满着许多的机会。总有一些企业能实现高成长 不断较低市盈率,由于相对整个市场市盈率偏低,整体市场对它将会产生向上拉动作用而使股价长期上涨。
在这种高市盈率的市场中,投资者的目的应该是适度的,即在整个市盈率相对基本不变,或整个市场市盈率的缓缓降低的过程中,找到盈利将会长期胜过大部分其它上市公司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
研究与学习一个人的方法,最糟糕的就是机械地套用,买同样的市盈率与同样类型的股票并不能保证你能成功,因为这个世界不可能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无论是你还是巴菲特都不可能做到永远买入一样的股票。
顺带说一下:不能以巴菲特只投资传统行业来否定无法在科技股中长期投资,他的理由是他不懂这些行业,但这并不能妨碍你将科技股弄懂,费雪就是一个成功的技术股投资者。
我们既要坚持原则,也要灵活地运用原则,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度,但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原则,就一切都谈不上了。
如果你把握住巴菲特的思想精华,巴菲特的三个原则在任何市场都可以灵活地运用。
人类的智慧思想总是薪火相传、悠悠不息,伟大是可以学习的!即便你学不成伟大,至少可以学成强大。
3
人的常见心理误区就是没买之前,觉得样样都好;买入之后,一旦短期被套,就把自己以前的分析判断抛在脑后,觉得一切糟糕透了。看到似乎人人都在赚钱,只有自己在赔钱时,往往会失去耐心,抛掉了真正会涨的股票。
而投资者如果具有“长期稳定增长的较低复利也能创造奇迹”这种思想,首先能够克服妒忌心理,专心作好自己的事情。因为你知道,即使短期输给别人,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你将比大部分人富有。其次,能够克服恐惧心理,只要你确信是在低位有价值的区域买入,一般来说下跌空间已经有限,而证券市场年年都在大幅波动,两、三个月你也许会套牢,但一年下来,你多多少少会有10%-20%的收益,即使有10%以上的持续复利增长,也足以创造奇迹,你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能不能安全渡过成本区,对于最终能够完成一次漂亮的长线投资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你能否站牢你的位置,不惧怕任何风险的袭击。
保守的投资人夜夜安枕,复利就是以长远的思想换来短期的心理平静。
按照马可维茨的投资分散化理论,若构成投资组合的各投资对象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越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的投资风险水平。因此要降低投资风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分散投资,也就是说不要把鸡蛋 放在一个篮子里。
证券投资风险基本由两个部分构成,即“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全部股票同时产生影响的某种因素所引致的投资风险;非系统风险指的是只对单一股票产生影响的某种因素所引致的投资风险。
1、分散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降低系统风险。
2、分散投资达到15支股票左右时,可以使非系统风险趋于零。
3、分散投资达到7-9个时,即可以在90%以上的程度消除非系统风险。
4、分散投资的选择过程中,从效率市场的角度看,特别设计的选股标准并不优于随机选择的结果。
5、投资的分散程度越高,与市场的整体运动的相关程度越高。
现代投资理论的上述观点,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为了防止自己将大部分资金投资在单个股票时发生不可预测的灾难,都接受了这些观点。但是沃伦·巴菲特却不这么看。
1、关于风险
巴菲特认为:贝塔值的纯粹主义者,不了解公司的产品与竞争力,而关注于价格波动史,来确定股票的风险,既不能区分某些内在风险差异,同时还经常会错过价格波动创造的机会。
他认为: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正做什么。投资者通过有目的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几家有选择的公司上,才更有可能对他们进行密切的研究,并掌握其内在价值。对公司了解得越多,可能遇到的风险越小。
2、关于分散投资
沃伦·巴菲特多次强调:“多元化投资就像诺亚方舟一般,每种动物带2只上船,结果最后变成了一个动物园。这样投资的风险虽然降低了,但收益率也同时降 低了,不是最佳的投资策略。我一直奉行少而精的原则。我认为大多数投资者对所投企业的了解不透彻,自然不敢只投一家企业而要作多元投资。但投资的公司一多,投资者对每家企业的了解相对减少,充其量只能监测所投企业的业绩。”
巴菲特认为:诺亚方舟是最牢固的船,但不是能跑得更快的船。
巴菲特进而提出:“多元化只是起保护无知的作用。我们采取的策略是防止我们陷入标准的分散投资教条。如果你是一名学识渊博的投资者,能够了解公司的经济状况,并能够发现五到十家具 有重要长期竞争优势的价格合理的公司,那么传统的分散对你来说就毫无意义。它只会降低你的收益率并增加你的风险。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投资者会选择将钱投到一家他喜欢名列第二十位的公司,而不是将钱投到几家他喜欢的-他最了解的、风险最小、而且有最大利润潜力的公司里。”
显然,巴菲特并不是完全反对分散投资,他反对的是过度分散,反对的是分散在不了解的公司里,他认为投资者应集中投资于5-10家最好的而又能以合理价格买入的公司。
美国的莱格·梅森集中资 产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罗伯特·哈格斯特朗作了一项统计研究,他将1200家美国上市公司进行随机组合,时间设置为10年期。
根据统计:
1、在250种股票的组合组里,最高回报为16%,最低为11.4%。
2、在15种股票的组合组里,最高回报为26.6%,最低为4.4%。
3、在3000种15支股票的组合中,有808种组合击败市场。
4、在3000种250支股票的组合中,有63种组合击败市场。
结论:
1、就单个集中投资组合而言,集中投资有更大的机会获得高于市场的收益,也有更大的机会低于市场的平均收益。
2、拥有股票数量减少,击败市场的可能性增加。拥有15支股票,你击败市场的机率是4:1,拥有250支股票你击败市场的机率是50:1。但是集中投资的成功与至关重要的英明选股是分不开。
1、一定数量的分散投资能降低非系统风险,但不能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值的利润。
2、要获得超额利润只有集中投资5-7家。
3、普通投资者在资金达到百万以上之前,应集中投资于三至五家公司,因为在达到百万以上之后首要考虑的是如何保住胜利果实,所以要在分散风险的前提下稳定获利;而在百万之前,应该有理智地奋进,争取更大的胜利。
4、集中投资于三至五家公司,会有一个反复筛选的过程,有利于迅速提高选股能力。
5、集中投资于三至五家公司,使得你更能关注投资于你认为最好的公司,更能关注于它的基本情况。
6、集中投资于三至五家公司,从跟庄的角度考虑,你所斗的只有三至五个庄家,而不是十几个庄家联手对付你,能够提高成功概率。
7、集中投资于三至五家公司,使得你经常从复利角度考虑问题,也便于计算复利。
4
巴菲特认为:作为一名投资者,目标应该是以理性的价格买入一家收益可以长期大幅增长的企业,你必须时刻忍受偏离你的指导方针的诱惑。他用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指出了问题的所在:你愿意拥有一家股票十年吗,如果不愿意,那你就不要考虑拥有它十分钟。
要想长期集中持有少数几支涨幅惊人的股票,无疑在浩如烟海的众多公司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是绝对重要而且必要的事情。
最优秀的投资对象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1、广阔前景产业
2、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的企业
3、成长型小企业
一、产业差别对企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大多数时候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很多人研究了一辈子还没弄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搞错了研究方向,开始的方向性错误是很难导致正确的结果出现的,正如你凭着错误的地图很难到达你所要去的目的地一样。
产业差别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就象生活中的不同阶层一样,生而为贵族与生而为平民有着不能等同的成功机遇,社会分工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劳动报酬,如律师,私人医生所赚的收入就是比普通工人多,其职业的稳定性也较高。所以所处产业不同,企业所得到的利润、承受的竞争压力以及获得成功的机遇也不同。
二、上对了船比找到好划手还重要
公司的管理层是经常会发生变动的,而经营策略有时也会表现得朝令而夕改毫无理性可言,但是消费 者对好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变的,在一个大众具有迫切需求的行业,只要管理者不犯过于愚蠢的错误,往往能使企业获得较好的收益,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应该是好的行业,倒并不一定是管理者的超人的智慧。
巴菲特反复强调这点:“良好的管理记录与其说是你很有效率,倒不如说是因为你上了哪条船。当有着辉煌名声的管理人员要去对付前程黯淡、管理混乱、声名狼藉的公司时,不变的只会是公司的名声。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一艘长期漏水的船上,那么造一艘新船要比补漏洞有效得多。优秀的骑士会在好马,而不是衰弱的老马 上充分发挥。我对此事的观点从未改变。”
真正最好的企业是“傻瓜”都可以管的,“迟早会有一个笨蛋爬上董事长的位置”。此话本意不是说管理不重要,而是说:1、了解一个管理者是很难的;2、面对行业的困境,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3、有时你信任的管理着也会让你失望的。
但行业不会骗人,行业的发展,产品的需求是骗不了人的。
一、在一条好船上找到最好的划手
企业由经营者组成,所以它的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经营者的特征,其行为具有人类的共性。
产业中的企业就象生活中团体里的个人一样,也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区别,并且优秀的总是少数人,大部分都是一般或愚蠢的。既便都是一群傻瓜,但傻瓜根据他所知道知识的多少也可以分出等级。投资者应着重于找到优秀的头脑,实在找不到也应矮子里拔将军,找出较聪明的傻瓜。
牢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了解并找到优秀的企业,并且相信优秀的企业必定胜过大多数一般的企业。
二、强大的竞争优势是好企业的共同特征
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选择企业的核心标准-竞争力。
老欧在他的文集中谈到:“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的加快,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竞争的剧烈程度是空前的。一个企业若无相当的竞争力,其生存很快就成问题了,连是否存在都成问题,又谈何价值,成长呢?
对于没有丝毫竞争力的企业,随时都面临着关门!这一点对哪一家企业都一样,上市公司也一样!若不从机制上解决培养企业竞争力的问题,迟早证券市场会变成投资者的屠宰场,或许你可以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但可能这一天何时到来,上帝是不会告诉你的,因为上帝的钱也在股市被套住了。
还是靠自己吧。为投资多上几把保险锁。而企业竞争力是其中最牢的一把。竞争优势也可以分不同的强度:
一流优势:(1)技术领先(2)垄断 (3)资源独占
二流优势:(1)品牌影响力、忠诚的客户(2)高的市场占有率
三流优势:(1)产品和服务的独特性(2)管理与人才(3)成本
测量企业竞争优势强度的标准:
1、它所具备的优势,其他企业有无?
2、这种优势是否容易模仿?
3、这种优势能持续多久?竞争中的贡献多大?
4、企业为保持这种优势作了那些工作
5、这家企业明显的劣势在哪里?
三、企业内部素质的一些简单特征
1、主业鲜明
主业鲜明很重要。不可否认这个世界存在通才,他做什么都比别人强。但是,大部分人不具备这种能力,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四面作战谁也受不了。所以我相信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人才能将事情做好,主业鲜明应当是一家好企业的特征。
假设你装修房子准备铺设电路须要一个电工,你不可能雇用一个自称星期一是钢琴师、星期二是园艺师、星期三是作家、……有时还兼做一点木器活的家伙,除非你也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2、毛利润高
不同时期的税收政策是不同的,企业是否利用融资扩大生产以及采用多大比例各有不同,但多少成本产生多少利润是相对确定的。
毛利润是企业获利能力的数量化指标,一般来说毛利高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的企业,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如果整个行业毛利低是竞争恶化的体现。要警惕的是因为服务于少数特定对象且要靠高毛利才能维持生存的企业。
3、低负债
负债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即可能通过负债经营扩大生产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但也有可能被沉重的债务负担拖垮。
很多有前景的小企业就是因为不善于利用财务杠杆,导致负债累累,资金周转困难,结果工人罢工,高级职员辞职,借贷无门而倒闭。
低负债虽然保守但安全,这样的企业相对起来较理性,这样的企业即使遇到不可预测的经济萧条也比较容易生存下来。
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说:“投资大、小企业都能赚钱,但如果你专注于小企业,你可能干得惊人的好!‘小的’不仅是美丽的,而且是最能赚钱的。”接着他又强调:“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他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可见,成长型小企业有无比多的机会,但同样存在着无比多的风险,很多小企业在市场的大潮中被消灭了,活下来的只有极少数的成功者,取得最初的获利能力是具备生存能力的一个基本尺度。
股价与企业的成长是休戚相关的,一个小企业成长十倍,它的股票可能翻二十倍,虽然长期的高速增长是不可靠的甚至是危险的,但是由于小企业的起步基数小,面对巨大的市场,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是可以做到的,如果投资者能够提早发现一个新兴产业中的有强大竞争实力注定会成为产业巨人的小企业,无疑就是找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成长型小企业的新特点: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运用,产品周期缩短了,竞争日益加剧,能活下去,就会占领市场。成为霸主,赢家通吃!
企业财务报表上的利润成长在选择股票上居于不太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竞争实力的研究居于越来越高的地位,找出未来产业的领头人,找出未来产业的霸主是最重要的。
首先,谁也无法给企业定一个标准的价值,因为企业与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价值只能是一个相对的区间,价格永远不可能等同于价值。
对价值的判断只存在于投资者的自由心证中,绝没有一样的标准,即便你是一个财务专家可以对企业进行精确计算,最后的结果也只是你个人的价格,而不是市场的价值。格莱葛姆、巴菲特、费雪、林奇各有各的价值衡量标准,但并没有妨碍他们投资的成功。
投资者获利只能由价格差产生,价格是否偏低的判断标准只能依据相对过去的价格以及未来市场的合理定价,而这个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投资者的综合能力。
有些人非常机械地自我认定一个标准:一定要等到一个低于价值区域的绝对安全的价格,其结果只能是绝对等不到,或者是在临终之前等到了,但并没有机会享受。
如果连巴菲特都会为了投资好企业,而将标准由“极有吸引力的价格”改为“有吸引力的价格”,并且认为:“以不同凡响的价格买入一家普通的企业,不如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不同凡响的企业。那么你又怎么能僵化地按照自己的市盈率标准来规定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呢。
盲目的低价策略只能陷入一个又一个的低价陷井,如:真正的安全与价值只能来自于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长期竞争能力。
我现在的判断标准就是:找到一个好企业,而这个企业的价格的确经历一、两次市场恐慌的长时间大幅调整,市盈率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而企业的长期发展将继续大幅向前,那么我就认为这家企业的价值是低估的。
“在天使害怕交易的地方,傻瓜会蜂拥而入。”
5
假设你坐在了一辆飞驰的车上,当你对欣赏窗外的风景感到无聊时,你突然想问一下司机为什么会将车开得又快又稳,司机得意地告诉你,他开车从不看前方,他只注意车旁的后视镜,通过从后视镜中看到的物体及路人的活动情况来分析前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然后只管往前开就是了。这时你的想法多半是:不是你疯了就是他疯了,趁他还没撞上前面的什么东西之前赶紧下车。
现实中你是不会相信这种疯狂的司机的,但是在投资股票这个问题,绝大部分人对这种只根据过去的股价运动来分析未来变化的技术分析却奉若神明,迷信得特别厉害。
在多次遭到这种极端疯狂的“司机”的伤害后,彼得·林奇在《战胜华尔街》中规定了林奇第二准则:你不能从后视镜中看到未来。
当然,这个例子是建立在谁都可以看清前面的基础上,但在证券市场中是谁也无法看清前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这时如果有司机宣传能够从后视镜中看到的情况分析前面将会发生什么,为了乘上投资致富的快车,多半还是会有人相信的。
任何人对未来变化的预测都是基于已有的资料,所以帕特里克·亨利说,预测未来的惟一途径就在于过去。
东方谚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西方谚语说:图表不会说谎,不是图表错了,而是看图的人错了。同样一张图,由于看图的人的观点差异,采用的方法与策略不同,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答案。
美国技术分析大师约翰.墨菲在《期货市场技术分析》中总结道,技术分析有三个基本假定或者说前提条件:
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
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
历史会重演。
(1)“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构成了技术分析的基础,其实质含义其实就是价格变化必定反映供求关系,影响价格的所有因素最终必将通过市场反映出来,所以研究价格走势就够了。
(2)“价格以趋势方式演变”是技术分析的核心,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反转,趋势是你的朋友。
(3)“历史会重演”是技术分析的经验性总结,人类的投机心理与行为象远山一样古老,过去与今天不会有什么不同。
两个重要的易被忽视的道氏理论的基本定理 :
1、“非人为操纵性定理”:
在主波水平上,股票市场不可能被人为操纵。
市场的主要运动方向,一定是市场投资人心理上最难以承受的方向,也一定是最出乎市场投资人意外的方向。市场的这种能力,不是源于无所不能的“庄家”的 存在,而是来源于证券市场“零和博弈”的游戏规则。而证券市场决不可能被人为操纵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证券市场的完全自愿的市场交易规则。
2、“股价波动分级”定理:
股价指数可分解为三个级别的运动:主波;次波;日间杂波。
主波是投资家获利的基础,而次波和日间杂波是证券期货市场存在及正常运转的基础。
次波的主要功能是隐蔽主波,使其真正意图不被大多数投资人所觉察。在证券市场上,大多数投资人在大多数时候是错的。而这个错误主要是被次波动所诱导。使大多数投资人走向错误的操作方向,从而保证只有少数人成为最终赢家,最终使以“零和博弈”为特征的证券期货投资游戏规则得以维护。
日常杂波的主要功能是诱导大多数投资人,使其时常能尝到某种甜头。几乎所有投资人都有过在证券市场上赚钱的经历,这种赚钱的经历,诱使一拨一拨的投资人不断上钩。证券期货市场一方面以“零和博弈”为特征,从而决定只有少数人能成为最终赢家。但另一方面,证券期货市场又能够长兴不衰,并且日益扩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日间杂波诱导一代一代的投资人不断为市场注入新的资金。
因此可以综合地说,大多数投资人在证券期货市场上是在次波和日间杂波的水平上赚小钱,但在主波的水平上输大钱,因此成为最终的输家。而少数高明的职业投资家则是在次波和日间杂波的水平上输小钱,但在主波的水平上赚大钱,因此成为最终的赢家。
一、庄家操纵股价的基础
1、就阶段性波动而言,股市是一场零和竞局
企业与经济的总体成长本身是较慢的,极少出现大起大落的表现,其本身在一到半年内的阶段中是相对变动不大的,在资金总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所赢的就是另一个人输的。所以从阶段性波动来考察,股市更象一场零和竞局。
2、零和竞局中的博弈规则
在象棋残局和五子棋中都存在很多定式,如单兵难破士象全等等。一旦走出这种定式则胜负已判,因为只要应对不出错,则胜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理想情况下,胜负是必然的。
高水平的比赛中,此时比赛往往会自动停止,因为落后的一方会自动认输。但低水平的比赛中则往往并非如此,常常是一个胜负已分的定式已经走出来了,但双方都没有能力看出来;而继续走下去,最后的胜负如何还不一定。即使是高水平的比赛有时也因棋手的作风非常“顽强”,他们往往在落后很大的情况下仍然寻求翻盘的 机会,他们的对手必须小心翼翼,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他们翻盘成功,反胜为败。在这里,主动的认输是把比赛看成理想博弈,坚持到最后等待对手犯错误则是现实博弈的思路。
3、股市中的零和竞局是现实博弈
股市中绝大多数散户不是专业投资者,甚至是连除权都分不清楚的新股民,他们的行为大多不是理性的,甚至是低级水平的,庄家成功的基础立在这样的土壤 中,主力作盘很像是围棋中的欺招,明知无理,只要对方无所察觉,这棋就能赢。而有些聪明的散户高手能识破庄家的欺招,但出于获利的目的,也参与了庄家行为的炒作,从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庄家的气焰。
股市中人大部分是进行现实博弈,一小部分是尽量向理想博弈靠拢的投资者,股市就在各种各样的人的行为作用下,慢慢趋同于长期效率市场。
二、跟庄一定能赢吗?
在跟庄这个方面,投资者必须问自己三个问题:
1、庄家是谁?
2、庄家能够战胜市场吗?
3、你能战胜庄家吗?
4、你能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吗?
(1)庄家是谁?
绝大多数投资人,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磨练以后,会从心里感受到一股“神秘”的市场力量的存在。在美国等发达的市场国家,人们常常用“看不见的手”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在中国,人们目前在用“庄家”来描述这股神秘的力量。
老欧曾对庄家进行了形象的描述:
“它是市场中一种引导主流思路的主流资金,是一群(或许是不谋而和的一伙),有时你或许只看到其中的一个闪现在股海中,但一瞬就消失了,因为它要隐蔽,成为少数者,必须成为少数者,它才会成功!它要把握好这种度,极力避免成为大多数,如果它彻底暴露了,它就面临被一群清除的危险。
你不必刻意去寻找。那一群正在暗中看着你以及所有寻找它的人!它们在伺机而动。如果你自作聪明想找出其中的某个家伙,那你就要落入它的陷阱了,它正等待你的行动!
你最好不要企图找出那一个来,对可能的一群给予关注即可!一叶可以障目,森林却是难隐身形!
因为那是一种潮流,一群也不过是架在潮流上的小舟而已!只是它更早一点看到了潮流并驶入它而已。离开潮流,孤舟难存!
你需要的是眼光,看到潮流,看到有小舟在驶入那潮流的眼光!而不必去时时去寻找条条小舟,否则你有淹没在股海中的危险!即使很大的资金如果不顺应潮流,自持资金大,将控盘能力和赚钱能力等同起来,长久看必然是极其危险的!
大潮流,既是大“庄家”!
那些以为凭着资金实力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人必将被大潮吞没,市场中每年都发生几艘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故事。
简而言之,庄家就是抓住大潮流的人的集合。
(2)庄家能够战胜市场吗?
以市场最发达,历史数据最完备的美国来看,有两种人最接近投资人心目中的庄家的概念。一类为外线投资人(或机构);另一类为内线投资人(或机构)。
当外线投资机构操作人由于财力雄厚而能够影响市场价格时,他便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即如何控制自己的“度”,如何不使自己成为市场上的“多数”。创造账面赢利(浮动利润)的业绩是十分容易的,但是要想获得实际赢利则十分困难。当操作者由垄断性操作而获利后,他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心理欲望,很难不使自己逾越区分多数与少数的“度”的界线,而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
而根据多年来的统计结果表明,内线投资人的投资业绩十分平淡。这种统计数据再次验证了股票价格的确定受多项复杂因素的影响,是企业经营状况,经济整体环境及市场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内线投资人虽然得就近观察之利,但也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即使这两类操作逃过了执法机构的监管,多项历史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多数企图操纵市场的操作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在中国目前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虽然这类违规操作的市场行为比较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更容易发生,但是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其长期稳定获利的能力;而从长远发展看,这类市场行为将越来越不容于发育成熟 的二级市场。
显然没有任何庄家能够通过长期操纵市场来获利。
(3)你能战胜庄家吗?
巴菲特说过:“我从来没有在与一个混蛋的哪一次买卖中获利。”
显然,绝大部分庄家都是一群无耻的混蛋,与混蛋做买卖无异于与虎谋皮。如果与庄家斗,那么你永远在明处,他永远在暗处,很多人买卖的依据仅仅是庄家有没有出货,随着庄家操纵的价格的方法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判断庄家的反复出货、进货行动,因为只有庄家自己知道自己控制了多少筹码、还有多少后续资金、 准备拉抬到什么价位,在各方面信息都占劣势的你是不可能知道这些,也永远不可能战胜它的,你所得到的永远只能是庄家为了诱使你进场的蝇头小利。
(4)你能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吗?
绝大多数庄家不可能战胜市场,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战胜庄家,显然要想通过战胜庄家来战胜市场无异于缘木求鱼,难上加难。
当然,不可否认跟住一些主流庄家能够获得较高的收益,我自己的操作也不断证明了这点。但是其本质原因是这些主流庄家本身是顺应市场大潮流的,我所战胜的是市场本身,而不是战胜了庄家。
好股必然有强庄,强庄未必是好股,舍本求末是要不得的,研究市场本身、研究企业本身是战胜庄家的唯一渠道。
1、你不能从后视镜看到未来。
技术分析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告诉你市场中发生了什么,但是你所看到的东西与将要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有联系,但这些因素也并不一定马上发生作用;即使会马上起作用,你判断的方向与市场的真实方向相符的也不会超过40%,等于无用。
2、在你最该买入与卖出的时候,技术分析给你的往往是相反的指导。
在你最该买入的时候,你往往觉得技术形态极坏、弱者恒弱、没有庄家、大盘还没见底......而错过了最该买入的机会;相反,在你最该卖出的时候,你往往觉得技术形态向好、突破后空间无限、强者恒强、有大庄未出逃、大盘仍有一冲.....而错过了最该卖出的价位。
3、频繁买卖、妄图抓住每一次机会。
技术分析过于机械,总是尽力给你提供买卖建议,历史已经证明,短线必亡。
1、学习各种主要技术分析方法。(早期)
结论:在学会了通过这些方法对市场的综合观察后,觉得所有技术分析方法都没什么用,不能依据它们进行有效的买卖。
2、跟庄。(近期)
结论:不是所有庄家都可以赚到大钱,只有抓住主流庄家才能得到较高利润。强度分析是发现主流庄家的好办法,缺点是等你发现并且可以确认了主流庄家之后,往往已离开其成本很远,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位置不具备长期投资的安全性。
3、反技术分析与反庄家 。(现在与未来)
结论:在我的眼里,投资只有两个问题:是不是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优秀企业,是不是安全理性的价格。
选择技术分析工具的原则要“简单实用”!
1、趋势线、移动平均线——最基本的方向工具
趋势线以及移动平均线是跟踪长期趋势最简洁有效工具。移动平均线实际是趋势线的平滑,实际应用效果更好。如:设定长期移动平均线作为市场长期波动的中轴,2-3次的远离作为长期顶部或底部区域。个股与大势皆可使用。
长期趋势的确认要等待明确的信号,一个长期的变动,迟1-2周,甚至一个月,事后看都不算迟。当然,有时领涨股的时机在大势开始不久就十分明确了。
2、回档百分比——实用的时机区域测量工具。
正常的回档是趋势延续的必要条件。
精确的百分比数并不重要,在百分比上更能体现“模糊的正确”这句话。过于精确的测量常常是错误的开始。只需知道一个核心百分比即可。如:升幅的50%或股价的50%
百分比的贡献是提供一个大体的区域,而不是精确的交易点。
一些小技巧如整数位、缺口,可作为百分比的有益补充。
百分比的尺度,也是测量持股心理承受力晴雨表,随着百分比的增加人们的情绪象温度计一样变化。
3、支撑、阻力——观察价格、成交量变化的重要手段。
短期潜在支撑阻力的变化只能作为一种观察手段,重要的是从中发现长期阻力支撑变化的先兆。不能以为对短期波动的规律有了较多了解,就可以进进出出。
4、预期突破、预创新高——把握先机的非常有用的概念。
前期的长期底部构成强烈的支撑,短期投机者对该股已失去兴趣,价格的波动已很小,从成交量上看长期亦无明显的大量抛售。
而此时企业的基本情况继续向前发展(不等于盈利大幅增长),所处产业成长潜力依然巨大。随着1-2周低量的出现,股价开始走强,成交显示有眼光有耐心的长线资金渐渐进场买入。买入是在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买入者可能是了解公司的内部人员,也可能是从事长期投资的散户大户,也可能是看好他的主流资金,可能是一个 ,也可能是一伙,你不必猜疑,只需判断有眼光的擅长长期投资的 那一类人对该企业的价格开始形成“共识”。随着买入的增加,价格稳步盘升(距最低点一般15%的上涨)之后,1-2周的盘整,预期突破就在眼前了!
预创新高指的是股价筑出底部之后,价格距离6-12月的最高价(甚至是历史最高价)仅剩5%-10%距离,利用人们的恐高心理,股票在做最后的换手--从短期不坚定者向长期看好者集中,酝酿着最后的一冲。
预创新高的背后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在发生长远意义的新进展。正是如此支持着股价的新高,支持着新高一被突破,将成为未来再也难见的价格!
新股的最高点可能会少于6-12月。
周期性股票,夕阳产业中的成长股,竞争优势股,公共事业股,等等因行业的特性本就不同,价格波动方式也有所不同,时机更是不同。需要在各类股票的实践中总结。例如:对周期性的股票,你如果采取突破买入,创新高买入,那可能都是顶了。而超级竞争力的成长行业股票,新高常常是历史大底。
5、相对强度--选择股票的简单实用的工具。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只股票自身价格相对过去运动力度,一个长期上升的趋势。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只股票价格相对于其他股票的涨幅表现。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个新高价,短期新高,6-12月新高,更可以是历史新高。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种股票的高价格,高价股常常具有高素质,高价本身就意味着与众不同的表现。
相对强度可以是优秀基金的买入和持有,更是理性投资者对股票素质的认同。代表着股票市场最富眼光资金的力量。
相对强度可以是一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是一类股票的超群表现,更可以是一家企业的竞争优势。
相对强度是衡量自己观点的最有效最客观的工具。
孙子的伟大就在于他虽然是一个战术专家,但他却是一个慎战的战略家,他并不提倡靠着他高超的战术时刻战斗,他的书中时刻强调着具备或创造出各种的有利条件才战斗,“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百胜才能百战,而不战而胜的战略才是最高境界。
6
1、为什么在市场中赚钱越来越难,因为市场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效率;
2、但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率的,它总是提供一些或大或小的机会,要想获利必须抓住大机会;
3、市场的大机会不在于短线暴利,而在于市场的长期向上性特征,其本质是由处于生命周期上升期的产业拉动的;
4、历史已经证明了简单长期持有策略胜过大部分主动策略,所以尽量不要离开市场;频繁操作的成功是微乎其微的小概率事件,长线投资才能得到最投机的幸运;
5、长线投资获利的秘决--复利;
6、提高获利效率与安全的特别方法--集中投资;
7、为了得到稳定的复利,集中投资于好的产业与企业是双保险;只投资于有长期发展潜力的行业;在好的行业中选择有超强竞争力的好企业;
8、善于利用技术分析可以拓展安全空间,得到更高的复利;利用技术分析选择恰当的时机,做到买进后就很难跌到自己的价位,或者说是一个长期不容易产生重大损失的价位。尽量避免止损就是最佳的止损策略。
9、投资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高素质是最真实的强度;领先主动上涨是最明显客观的强度;较高的股价是基本强度也是最不被重视的强度,将三者组合运用可以提高成功率;
10、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市场越大,就越要专注于高概率机会的小范围。
11、好的行业与企业通常是大众所喜欢的,价格往往是高估的,在下跌的市场中买入或在经历长期调整的低位买入,是较好的选择,虽然这个价格未必是极端便宜的,但却是较合理的。它至少符合一个巴菲特的原则: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不同寻常的公司,比以不同寻常的价格买入一家一般的公司要好得多。
12、有效的方法能否成功运用还在于投资哲学的成熟。
1、首要原则:安全!复利!
2、买入原则:如果不愿持有十年,就不要考虑持有十分钟;如果不愿全仓买入,就一股也不要买。
3、卖出原则:上帝欲使其死亡,必先使其疯狂;没有更好的机会与更有把握的机会,不要轻易卖掉你的股票。
4、长期持有原则:耐力胜过头脑;投资想要赚大钱,必须有耐性。
5、行动原则:不去想象你所画不出来的东西;不做没把握的事情。
6、技术分析原则: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确的错误,尽量简单。
7、基本分析原则: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8、止损原则:良好的买进为成功的卖出奠定了一半的基础,把止损消灭在最开始的时候。
9、等待原则:股市里的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但你手中的钱是可以赔完的,不要因为他人的获利而影响了自己的操作。
最后多多想说:投资需要耐性,眼前的黑不是黑,咱淡淡定等下去。
本文字数超过2W,不知道有耐性看完的朋友有多少个呢?请右下角点zan我看看哟(づ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