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车罾
70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
32.拗车罾
在印度西部濒临阿拉伯海的喀拉拉邦有一个濒海城市叫做柯枝,那里有一种最具中华文化色彩的捕鱼形式就是拗车罾,他们叫做中国渔网、中式渔网、提渔网、三角网、四角网等,从英语重新翻译为汉语叫做“水岸操作固定悬吊网”。柯枝海岸,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车罾,因为它们的大小和精巧的结构以及浪漫的情景很适合作为摄影对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摄影爱好者前来取景,使柯枝成为世界闻名的摄影景点。车罾所拗上来的鱼虾马上被旅游者买走,并且在不远的地方有一条街专门提供烹调服务,俨然成功构筑了一条产业链,养活了大批的人员。
车罾在中国并非稀罕物,这是一种古老的捕鱼形式。《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为了制造神秘形象,私自写标语“置人所罾鱼腹中”,说明早在先秦时代就有车罾捕捞。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罾,鱼网也。文颖曰。罾、鱼网也。师古曰。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最后两句话很形象。
唐·徐坚《初学记》:“罾者,数四木而张网于水,车挽之上下”,明确记载车罾的基本形式已经固定。生活在南方的中国人对车罾是再熟悉不过了,读了古人的描述很快就可以意会。当车罾被高高撑起,远远看去,四支呈半弧形的向四方张开的竹竿支撑起半透明的稍微往下坠成大型水滴状的渔网正不停地迎风滴着水滴,拗渔人按住竹竿轻轻地摇一摇,渔网上的水珠就会哗啦哗啦地往下掉,在溪水里幻化出一阵阵涟漪,确实是一种阴柔婉约的浪漫。如果渔网染成彩色的,张开之后的淡淡色彩配合着周边碧绿风景,实在漂亮极了。
小型的可移动式车罾人力就可以“挽之上下”,要用“车”就是大型的固定式车罾。明·王圻《三才图会》:“罾,亦网也,不知何易名为罾。二制俱相似,惟坐罾稍大,谓之坐者,以其定于一处也。”
小型的车罾结构比较简单,用四把竹竿作为骨架撑开成为正方形,竹竿末端就系紧渔网的四角。在四把竹竿的结合处上面用一柄加长竹竿作为大柱,一条长绳子作为车罾起落的牵引索,大柱头斜抵着岸边的石头作为支点,利用杠杆的原理,以拉紧绳子或放开绳子来控制车罾的起落。这跟南宋陆游所见基本相同,《入蜀记·第三》:“渔人依石挽罾,宛如画图间所见”。大柱越长,车罾放置的位置就离岸边越远,拗起来就越高。
大型的车罾一般搭建有固定式遮风避雨的篷寮和传动装置辘轳,架设一条长长的走桥叫做“超”,一把长长的可以把鱼舀住的工具叫做“网桸(hia1)”。大型车罾的渔网面积巨大,可达几十平方米或上百平方米。用来支撑渔网的骨架全是刺钩竹,外面的两支叫做大柱,长8米,内侧的两支叫做柱仔,长2米。大柱由深埋在河底的大柱杢和绳索连接成“二节棍”式的半活动式固定,两根大柱之间系上渔网的两个外角,这部分渔网叫做“外领”,然后由两条18到20米长的大索朝左右两边拉紧,叫做“外龙须”,外龙须再用杢固定。柱仔的连接方式和大柱相同,也是底部用杢,上部用索,叫做内龙须,大概12米就可以。因为有内外龙须固定,通常情况下渔网是平放在水底的,只有拗鱼的时候,用另外两条连接大柱和柱仔的大索均匀用力向上慢慢拉,渔网就上升出水面。拗车罾的辘轳由主轴和十字把手构成,主轴固定在木架上,拗车罾的时候紧握把手往身边朝下拉压,底部用脚踩紧固定,循环反复操作,在大柱和柱仔带动下渔网就上升,位置足够高后,用横木挌住把手,车罾固定,观察车罾里是否有足够多的鱼虾,走到长长的超尾,举起长长的“网桸”,把鱼桸住。
潮汕人把钉在泥土里的小木钉叫做杢(kêg8),杢至少要钉2米深,为了安全起见在泥土里还要埋一段榕树枝做成的横梁,横梁和杢捆绑增强拉力。1980年代前,社会上没有尼龙绳,“外龙须”和“内龙须”需要用竹篾编织。渔网也是由植物纤维编织而成,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拆下来用薯莨染色,再重新安装。因为材料和设备都落后,极大影响车罾的体量,也就影响捕捞的质量。
在长江流域,还有人把小型的车罾安装在船头,这样船可以在江湖中移动,车罾也就可以移动。
其实车罾有很多变种,如果支架安装在渔网的下面,潮汕地区叫做“苦鱢(co1)扶”,这个命名是最形象的叫法,就是把渔网暗藏在水下,看到鱼群后让它浮出水面的捕捞方法,就是“扶”。顾名思义,这是专门用来捕获苦鱢(学名餐条)的,这是一种生活在水质良好的溪流或水库的上层鱼类,夏季风时雨过后,村庄的雨水冲刷地面的热量和阴沟里的杂物排放到溪流中的时候,苦鱢就活跃在温暖的水面上觅食,这个时候就是最佳的捕捞时刻。但见各村有苦鱢扶的渔民大哥就会扛起或大或小的渔具,背上鱼篮,嘴里咬着网桸,在溪流里扶。由于雨水使溪流涨满,当年的溪流很少淤积,大部分人都是让水淹到下巴的,想起来那个情形是很辛苦的。为了少惊动苦鱢,苦鱢扶都安有一把四、五米长的竹竿,渔民把苦鱢扶用力向前插入水中,在鱼群中间让它上浮把鱼网住,然后朝身边拖过来,用网桸把鱼舀起来,装在鱼篮里,再向前移动,周而复始地工作。有个子比较矮的只能站在岸边朝溪水中间扶,再拖回来。在水里扶动,捕获量才多,有时候遇到苦鱢群,一下网就能捕获十几条到几十条。
鲦踢(neng3)是最接近车罾的缩小版,用两片竹片或者两把小竹竿弯曲成弓形,利用竹竿弯曲产生的张力把三面网墙连同网底系紧。竹竿就是鲦踢的骨架,它们斜交成对角线弯曲,中间交叉部分就是挽手的着力点,平常没有使用的时候可以让交叉的竹竿收拢成一张弓的形状。在鲦踢开口的正中心还竖立一根小竹竿,底部跟渔网系紧,作为提起鲦踢时助力的工具,渔网门才不会下垂。鲦踢一般还有一把附属设备,用轻便的小竹竿做成一个长等腰三角形,下边穿有用竹筒锯成的圆竹圈,三角形上下挥动的时候竹圈会发出“碌碌”的声响,这个器具叫做“摝(log4)”,用鲦踢捕鱼也叫做“摝鱼”。捕鱼的时候,把鲦踢放置在水边,用渔摝从前边1米开外的地方朝鲦踢方向把鱼赶进渔网里,然后快速把整把鲦踢提起,收获里面的鱼虾。用鲦踢捕捉泥鳅是最经典的使用方式,小心地把鲦踢平放在沟渠里,然后用渔摝慢慢地从前方向渔网赶,泥鳅多数躲藏在淤泥里,所以要摝得特别慢,特别耐心才能把泥鳅赶进鲦踢里。除了摝泥鳅外,平时捕鱼大家都用脚滚水,渔摝可以省略。
篾缉也是罾的变种,最初也是由竹篾做成。由两把2米多长的竹竿斜叉,长叉口部分用一根横木固定成一个长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两边挂上竹篾做成的薄网,后来改良为渔网。捕鱼的时候,手握住斜叉的另一端,弯着腰在水田土面上推行。一般是从水田中间向田埂边推进,以缉拿水里的鱼虾,鲫鱼、泥鳅、鳝鱼、田螺、瘪蟹等居多。过去水稻田依靠人工踏水车灌溉,水源宝贵,有自然降雨的时候就把水尽量留住,以备不时之需,所以水稻田常年有水,为鱼虾等水生物种保留了很好的栖息环境,用篾缉捕鱼最合适。但是田里经常有水,就会使水稻不停地分蘖,从而影响产量。一直到1960年代潮汕才掌握水稻的水肥控制技术,当水稻分蘖完成后就把水排干,水稻开花灌桨的时候再灌水,收割的之前又排干。由于不再常年有水,加上农药的使用,稻田里的鱼虾等水生物种基本绝迹,篾缉的用途自然就退出历史的舞台。
虾挨(oi1)是篾缉的放大版,用两把竹竿加上一片横木搭建成一个大等腰三角形,两条边在交叉后向外延长成为剪刀状的把手,三角形的两条边结上渔网,这样就可以在水里向前推动捕获鱼虾。顾名思义,虾挨捕获最多的是沙虾,捕捞的时候从溪流中间向岸边推行,底边的横木紧贴土面,最后在水线附近提起,沙虾就被网住。
这些变式的渔具是经过上千年的不断试验之后才固定下来的,一方面是出于简化的需要,毕竟要购置大型的车罾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维护成本也比较高,大概是专业渔民才愿意承担。另一方面,中国自古重农抑商,从事农田劳作被认为是最正当的职业,捕捞活动大多数是业余状态,所以简化的渔具更具实用价值。农村青壮年在劳作的间隙,按照节气的不同,随便拿出适合的渔具到适合的地方,也不用花费太长时间,一下子就有可观的收获,所以更倾向于使用轻便的变式渔具。
而中国车罾如何传播到几千里外的印度柯枝的,学术界有两种观点。其一是明代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传播到东南亚和南亚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葡萄牙商船引入的,这两种观点都有根有据。柯枝在葡萄牙人到来之前就是著名的香料贸易中心,由摩洛哥的穆斯林学者、世界著名旅行家所写《伊本·白图泰游记》载:“中国人、爪哇人、锡兰人、马尔代夫人、也门人,以及法尔斯人都汇集到古里……各地掮客也蜂拥而至。其港口乃世界最大港口之一。当时帆樯林立,商旅往来,用红木和柚木建造的中国宝船如同海上宫殿,更是体势巍然,巨无与比。”中国的相关文献也记载,早在明清时代就有很多华人辗转到南洋谋生,手无分文的贫穷老百姓用捕鱼来度日完全有可能,车罾也有可能由一般的老百姓传播开来。
不管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中国渔网在柯枝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并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传统的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巨大,来自印度的佛教使中国人增加了一种信仰,佛经里的故事启发中国文学的叙事技巧,但中国文化对印度的影响却极其微小,拗车罾算是其中的一种吧。一件不起眼的渔具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实在也出乎意料。所以,不要一说起现代化就指向高楼大厦,现代化有多种形式,重点是人有尊严地活着,发展什么产业却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要重不重就一个拆字了事,如何引导民众走可持续发展不是口号,这是需要脑子的工作。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