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美观点:应当如何看待“颐养农庄”的概念
养老,是目前全球环境下的新挑战,在被很多人认为是问题的同时,养老也被另一些人视为新产业、新机会。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因此我们所面对的老龄化压力也会更大一些,如果只是务虚的话,我们可以高喊“国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很多说法,但是如果真的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话,我们必须考虑到各种可以实施、而且可以高效实施的方法。
在提到“养老”概念的时候,人们首先会想到是“医疗”方面的话题,实际上,虽然老年人是属于各种疾病的多发人群,但是最密切关系到老年人健康的还是需要保养、控制的慢性病而非“致命性急病”,于是我们会看到很多北方大城市的老年人会在冬天到来之际去南方“养老”——详细地调查一下,随着西医在人们的疾病治疗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老年人们所要关注的只是身体检查时各项指标的变化,而并不需要一定每时每刻都处于最大、最好的医院周围,这也让“颐养农庄”的概念有了后续发展的可能。
如果我们把65岁以上称为老年人的话,那么我们所说的“老年人”只是在说他们的年纪大、他们是长者,并非是说他们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说一定需要人寸步不离地进行生活护理。老年人依然有着自己的意识、认知和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对于长居于农村的老年人来说,也许他们会被冠以“空巢”的说法,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可以一直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当中,可以与自己从小长大的玩伴一直保持着邻里互动,到了“老年”这个状态,实际上在都市长大的人的压力要更大一些。
工作无法与年轻人竞争,又无法融入现代时尚的发展,一直宅在家里又对身体不好……,都市中的老年人需要的,其实是一个能够自由自在生活、运动、社交的环境。从客观条件上来看,在大城市周边2小时车程以内的农村其实具备了一切适合都市老年人的养老环境,但是这样的概念却并没有被真正推广开并被人们所真正接受。
农村中有许多闲置房屋,在硬件设施安全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具备成为养老住宅的可能性;老年人所需要基本配套服务并不是医疗,而是饮食服务,而大城市周边的农村的饮食习惯并不会与原有的习惯有太大差异,而且,提供家常餐饮服务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能,让本村人来执行工作,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离城市两个小时车程的位置并不算偏僻,无论是班车出行还是家属探望,都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老年人可以把城市里的房子给年轻人居住或者出租获得回报,而年轻人在探望老年人时也可以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实际上是一举多得的做法……
很多事情,并不是不可为,而是我们并没有站在“可行性”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们真的认为“颐养农庄”是一件“好事情”的话,那么必须要思考的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如何制定出颐养农庄的产业化标准,这里面要包含卫生、健康、服务、环境、价格……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标准推出之后,第二则是要有一个相对稳定且有经验的管理机构介入,来对满足标准所需要的人员进行培训及定向输出,能够解决基本的餐饮问题当然是基础条件,如果提供服务的村民还有基础的医务护理能力呢?如果还具备了房屋清洁的技能呢……。相信如果可以在以上两方面做好,那么无论是合作的村镇还是投资机构,都不会不感兴趣的。
颐养农庄不应当是一个绝对的商业概念,但是却应该让商业部分在其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才能够让竞争刺激产品与服务的水平提升,这样的“农庄”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居住。
在如今这样以民生幸福为主导思想的年代,“颐养农庄”的逻辑不仅可以带动村域、镇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每一家有意愿的村民,如果有主动意愿,村民完全可以参加到村子的“颐养农庄”建设当中,也许是集资的模式,也许是民宿式养老……
不是说每一个模型都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功,但是在解决问题方面,路美一直在探寻着一切的可能性与整合一切有相同意愿的资源,农庄养老、颐养农庄……,欢迎来和我们一起探讨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