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秋季养生指南

中医门诊实录

“朱医生,我这几天鼻炎又发了,总是打喷嚏,清水鼻涕也老是流个不停。”

“朱医生,这几天喉咙不舒服,像有东西卡着,很难受,去西医看了说是慢性咽喉炎,每年到这个季节都会这样。”

“朱医生,我荨麻疹又犯了,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有,而且一发就很久,很难好。”

“朱医生,我最近情绪又开始不好了,很容易发脾气,本来还挺好的。”

这是这些天门诊频繁遇到的情况,四季变换总与疾病相关联,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对于体质较差的人来说,收获的可能是“旧疾新患”。那要如何才能在秋天获得较好的抵抗力呢?这就要从中医的秋季养生说起。

中医与秋季

一提到中医秋季养生,很多文章都会引用《黄帝内经》这一段话“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看似复杂难懂其实重点就是秋季要“养肺”,但这是《黄帝内经》关于秋季养生的一个方面,它并不全面,其实中医还另有一套关于秋季养生的理论。

中医是以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大自然和人体之间关系的。五行即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人体脏腑即肝、心、脾、肺、肾。按照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其实一年非四季,而是分五个阶段,即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而金运的时间今年是从8月30日至11月11日,金运所对应的四季相当于秋季,而对应人体脏腑是“肺”。时间上与“立秋”开始算起的传统秋季有部分重合,但又不完全一致。

这里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关于《黄帝内经》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虽然二者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我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翻遍了网上的文章其实都没有拿出确凿的依据来说明二十四节气与中医养生的关系,绝大部分都是运用中医理论来做的推论。当然气候的变化肯定是会影响到人体,人肯定要顺应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养生,二十四节气作为古代农耕的知识体系如何与中医理论完美地结合则需要进一步研究。

我只是提出我的观点,也不一定全对,大家参考可以,因为中医对于一年中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变化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被称为“五运六气”,它并不是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节点的,而关于五运六气《黄帝内经·素问》中有明确记载的。所以如果有人拿二十四节气来讲中医养生,大家需要斟酌一下。

言归正传,为什么8月30日至11月11日这段时间容易出现咽炎、鼻炎、皮肤病、情绪问题呢?这用五行理论来解释比较容易理解。金运属肺,肺如果出现功能异常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的疾病,如鼻炎、咽炎、咳嗽等。肺主皮毛,因此皮肤病在秋季容易发作,这也是湿疹、荨麻疹到这个季节发作的原因。金克木,金属肺,木属肝,肺气在秋季偏旺胜则克制肝脏,肝气不舒畅则出现情绪低落,如果肺气在秋季收到损害偏衰弱,则木会反过来克金,则会出现情绪暴躁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秋季并不是肝脏的季节,但却容易动肝火的原因。

虽然秋季与肺相关但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也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完全之考虑一个单因素“补肺”来养身,除了清肺补肺外还需要考虑到养肝柔肝。并且脾胃为后天之本,而脾属土,土生金,补脾胃能起到养肺的作用,这就是中医一直以来所用到的“培土生金法”。

因此总结一下就是在秋季除了补肺外,还需要兼顾到疏肝和健脾胃,如此这般才能更全面地进行秋季养生。

秋季养生的误区

根据网上流行的说法,秋季要多吃水果来润肺,因为秋季太干燥容易伤肺。话虽然没错,但这里少提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个人脾胃功能要好,因为入秋后天气转凉,如果本来脾胃虚寒的人再多吃水果,那就是在损伤脾胃。上文我说了,土生金,脾胃功能不佳会导致肺的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养生也是要看每个人具体情况的,非一概而论。

这里特别要提醒一点,如果入秋后皮肤病发作的人水果要少吃,不然会加重病情和延长病程。这一点我以往的文章有很多次论述,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朱氏内科传人又来总结啦!

中医养生与二十节气养生据我考证并无确实的依据,因此大家在看到此类科普文章的时候需要斟酌一下,至少不能照单全收。如果今后我有新的发现我会及时告知大家。

秋季养生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情况,既往的病史,针对性地制定养生方法,不能生搬硬套网上的养生方法,何况有些养生文章写得西不西、中不中,明显就是七拼八凑出来的,大家可不要盲从。

秋季当季养生食品,同时又不那么挑人能适用于大部分老百姓的,其实是有的,那就是“百合”。百合能清肺,养肺阴,并且还能调节情绪,对于脾胃基本没有损伤,所以百合是可以在秋季多吃的养生食品。不过百合在秋季可不要和绿豆煮在一起哦,因为盛夏已过,再吃绿豆不是养生而是害人呀!

感谢大家看完这篇长文,最后祝大家在秋季身体棒棒!年底我再来说冬季养生!

发现“分享”“赞”了吗,觉得有用就点一下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