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成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怎样保护孩子们?

沈旭,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人
经光合作用在行动(guanghexingdong)授权转载

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比例占到80%以上,能够有勇气、有策略、伸张正义的人只有5-7%。

我们希望多一些成人可以成为和平创造者,从微小行动做起,发挥我们的同理心,承担起责任,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环境,让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心存希望。(*本文为“光合行动”联合发起人沈旭在“TEDxChangan”上的演讲)

大家好,我是沈旭,今天我站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沉重的话题:校园欺凌。
我先讲个故事。一个名叫小鱼的21岁女孩从精神病院出来,联系到我,因为她的妈妈在朋友家听到我的线上分享,意识到自己的女儿在初中的时候遭遇到了校园欺凌,想约我和她女儿谈一谈。
小鱼1米68的身高,体重大概130斤,很白净,有一双很灵动的大眼睛,她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看起来是一个很明亮可爱的姑娘。她坐在我面前,谈了很多从来没跟别人讲过的话。
事情是从她初二的时候,一件嫩绿色毛衣开始的。那天她很开心地穿着妈妈给她新买的绿毛衣去学校,在学校门口遇到她最好的好朋友小A,小A说:“这毛衣颜色真鲜亮,你穿上真好看。”小鱼被好朋友一夸就更美了。一上午都很开心,一直都和同学嘻嘻哈哈。
中午从卫生间回宿舍,在宿舍门口听到小A在和同是好朋友的小B、小C说:“你们不觉得她像条大青虫子么?那么胖还穿件绿色的毛衣,自己觉得还挺美,真是恶心。”小B附和着:“是呀,我都看不下去了,她挨过来,我就想吐。”小C说:“想想还得和她同班同宿舍两年,我就受不了,每天都在煎熬。”
小鱼在门外有点不知所措,感觉自己被背叛了,平时那么要好,她们有需要帮助的,她也竭尽所能,天天在一起都嘻嘻哈哈的,怎么背后是这么说她的,她很生气。推门进入宿舍,那几个人迅速背转身睡觉,宿舍里其他几个人也迅速躺下来闭眼睡觉。
小鱼说:“我刚刚都听到了,你们为什么这么说我?”
小A蹭地坐起来,说“我们说你了吗,你可别冤枉人!”其他人也跟着说:“就是,又没说你,你生什么气?”小鱼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这个中午很尴尬。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总会在她走过来时就停止交谈、不再说笑,也没人主动约她一起玩,她发现其他人周末总有些小聚会,而她都不知道。

▲ 日剧《女王的教室》中,女孩和同学打招呼被无视。

活动分组,她也总落单。有时候别人笑脸相迎对她,通常都是让她帮忙做点事,她很开心去做,以为做好了,大家关系就好了,但通常都是她帮忙做好了,也仍然是落单的那个。
老师让组队一起复习功课,她功课不错,总会有人拉她到一起,别人就占尽她学习的时间,让她帮忙解题、借她的笔记不还,她总是复习时间不够,作业本找不见,成绩也开始下降。她和爸妈说,爸妈说是她太敏感了,太计较了,应该更积极看待同学关系,不要那么小气。然后她就渐渐不说了。
初三时,她被诊断为严重抑郁症,休学在家,从此没再回学校。接下来的人生就是大家认为她有精神病,有幻听有幻觉,没人相信她的话,情绪激动,家人控制不了,就被送到精神病院,住一个月,再出来。外面的人也是风言风语。
这个故事还很长,我只讲到这里。
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却对一个女孩的人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通常大家都会简单归因于这个女孩太弱、心理不够强大。
我一点都不想为这个女孩开脱,她有她需要承担的责任,无论从认知还是能力都需要提高,但我们也需要反思我们每个人在其中担负的责任。

去年电影《少年的你》播出,引起很多人关注校园欺凌。电影里胡小蝶自杀,我刚说的故事里的小鱼被送进精神病院。我还有很多个案自杀未遂、自残、退学、抑郁等等,就像电影里陈念、胡小蝶、魏莱、罗婷、小渺,无论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旁观者,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着复杂的经历、故事。不能简单地用善恶、对错、强弱来评判。
我来自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院,我们是一家在民政厅注册的民办非企业,总共4个人。
我们关注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复原力,可以有能力面对困难、创伤,让他们还可以充满希望生活、创造未来。而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他们如何在成长中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勇气也有能力对不良的人际关系说不。而预防校园欺凌,是我们与他们,以及他们的家长、教师,乃至全社会对话的途径。
我们从2011年开始关注校园欺凌议题,至今,我们进入过近百所学校,我们做了近千场培训,组织夏令营、干预中高危个案近千例。
这些遍及乡村城镇,从一线城市到七八线城市都有。
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针对10省市中小学生抽样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凌,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凌。数据显示,受害者遭受精神暴力的比例为94.32%。
现在我来简单介绍什么是校园欺凌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这是2017年教育部联合十一部门发布的通知,这个定义比2016年要丰富和充实了很多,说明国家在重视,也在学习研究。
在教育部的定义中有4个主要构成的条件,我们由此来界定校园欺凌。
01 地点与角色:发生地为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学生之间。这提醒我们,校园欺凌存在于校外,需要注意校外环境中校园欺凌发生风险,特别是在学校附近偏僻的街巷、停车场、公园等场所、学生上下学途中和校外教育活动中,如小饭桌、课外辅导班、托管班、冬夏令营等等。
02 时间、频率:是单次或者多次行为。国际上一般认为只有反复实施的行为才能构成校园欺凌。现在我们国家规定单次行为也是校园欺凌,只要单次行为构成威胁就算欺凌。
其实很多欺凌行为并非单次发生,只是欺凌者善于伪装,而被欺凌者很难得到支持保护自己,所以很多以往的欺凌事件被掩盖了。对单次欺凌事件不可小视。
03 意图:欺凌是恶意、故意的行为。很多老师、家长和我说,他们在处理欺凌事件时,通常欺凌者都会说,我不是故意的,就是闹着玩呢,开个玩笑。
如果真如他所说,玩笑,应该双方都知道是相互逗趣的方式,被玩笑一方可以会心一笑,也可以打闹笑骂对方,不让对方说,或者就不愿意,发了脾气,开玩笑一方可能知道自己过分了马上道歉,或者死要面子不道歉,两人不欢而散。这些都是平等的关系状态。
而恶意、故意的行为,则就是要令被欺凌方难堪。
04 权力:存在力量不对等。这里的力量的不对等可能有多种情况,可能是看得到、摸得到的实力或力量悬殊,例如身体强壮度的悬殊;年龄方面的悬殊;还有可能是社会标准的悬殊,例如:家庭背景、身体健康程度、美丑、是否符合传统的男性或女性特征等;也可能是当事人所处环境的文化标准方面的差异,例如:学业成绩、运动能力、艺术能力等等。以及欺凌者的心理优势,例如被老师喜欢、有很多同学围着他转,看似有很多朋友等。还有可能是欺凌的一方人数众多而形成的力量气势优势。
刚刚我们解释了怎么就算“欺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欺凌的形式,欺凌通常分为言语欺凌、身体行为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四种形式,但还有另外两种欺凌需要特别提到,就是性欺凌、性别欺凌。
▲ 海报:校园欺凌的形式。插画:蔚蔚;设计:小龟。
嘲笑、起绰号都属于言语欺凌,肢体暴力、故意损坏物品、强迫对方做不情愿的事情属于身体行为欺凌,那排斥、孤立就属于关系欺凌了。现在网络普及,大家可以很容易在网上传播视频、音频、照片、辱骂、嘲笑,网络欺凌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
那性别欺凌则是指对那些不符合社会对男性、女性刻板印象、性取向标准的人进行欺凌,例如,对一个看似纤细、温柔、细声细气的男生叫“娘娘腔”,或者认为他有同性恋倾向。
在校园欺凌中,存在很多与性别相关的欺凌。而且,据我们调研发现,不符合社会对男性标准的男生更容易遭受欺凌
孩子们会利用成人对性的羞耻来羞辱他人,性欺凌不仅仅指强奸、也包括未经自愿的情况下传播含有性意味的图片、视频、音频、强迫做出不雅动作、看或摸性器官等等。
很多成人特别不愿意承认孩子们会做这样的事,但事实是,性欺凌并不少见。
我提供几个最近的调研数据:
▲ 调查对象对“近一年是否有其他学生试图触摸自己的性器官”的回答为“否”的学生占95.0%,回答为“是”的学生占5.0%。
▲ 调查对象对“近一年是否有其他学生用言语羞辱你”的回答为“否”的学生占69.9%,回答为“是”的学生占30.1%。
▲ 调查对象对“近一年是否有其他学生试图恐吓你”的回答为“否”的学生占77.2%,回答为“是”的学生占22.8%。

▲ 调查对象对“近一年是否有其他学生排斥你,让你觉得自己很差”的回答为“否”占75.4%,回答为“是”占24.6%。

虽然调研数据显示,没有被欺凌的孩子占多数,可能也会有人说,100个人里就那么几个,需要投入那么多精力关注这一群少数吗?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他们会被自然淘汰的。
今天我们不讲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欺凌,但我必须提到,对差异的不接纳、不允许不符合标准,不允许弱,只接受强,这些是导致校园欺凌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成人世界的这些价值观会影响到孩子,他们也会依此来评判哪些人可以进入自己的圈子,哪些人需要被排除在外。
曾经一个研究欺凌的美国教授芭芭拉说过,欺凌的根本是轻蔑,是无视他人的痛苦。
也就是说面对弱、不符合标准的人,他的感受、痛苦是可以被无视的。
同理心是什么?

同理心,empathy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行为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那这里就至少包含两个阶段:识别与反应。
也就是说同理心又分为认知同理心与情感同理心。我们要能识别他人的感受、想法,这属于认知同理心。我们还能用恰当的方式去回应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到自己被理解了,这是情感同理心,就包括了行动的部分。
欺凌者通常都丧失了情感同理心的部分。
研究表明欺凌者一般或多或少的都会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让对方感到尴尬、窘迫、难堪、屈辱甚至痛苦。所以他们被质问时,通常也不会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我们再来看一段对话:
这是克里斯托弗·布朗宁《平民如何变成屠夫》提到的一支纳粹杀人部队的犯罪行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杀害了大约4万名波兰籍犹太人,他们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德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时杀害了近600万犹太人。而希特勒开始这个清洗的理由是排斥异己,清除最卑劣的民族,保证日耳曼的血统。
我们再来看绘本《不是我的错》,时间原因,我只展示6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继续看。
▲ “那是课间发生的事情,不关我的事啊。”
▲ “我也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开始的,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哭。”
▲ “我很害怕,我什么都不敢做,只能在一边看着。”
▲ “那么多人在欺负他,我一个人也没办法,这不能怪我呀。”
▲ “男生哭鼻子——真丢人!”
▲ “我并不是故意要打他,因为所有人都在打他,所以我也打了他。不是我的错。”
我们来对比刚刚那个纳粹警察营和这个绘本的对话,差别很大吗?
这样推卸责任、事不关己的状况是不是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而熟视无睹呢?
我们为什么要阻止校园欺凌,要让孩子们学会正义、学会有勇气有策略面对不良的人际关系和要求,坚决地说“不”?
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的比例占到80%以上,能够有勇气、有策略、伸张正义的人只有5-7%。
而他们有一天也会长大成人,就像电影中的李想,他面对欺凌,并没有做什么。他成绩很好,有一天,他也会成为老师、律师、公务员、企业高管、医生。还有很多旁观者,他们会在各行各业工作。他们再一次面对暴力、不公正时,如何应对呢?他们在工作中、亲密关系中、亲子教育中如何展现他们的同理心,如何面对困难不逃避呢?
我们不是谴责旁观者,也不是鼓励孩子不顾危险挺身而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只是希望不要因为不经意的言行、事不关己的态度,制造更多的恶,希望成人可以成为和平创造者,如果你在少年时代曾经是个旁观者,或者你曾经欺凌过别人,或者你被欺凌过,今天的你,还会常常想起,有那么点懊悔、遗憾、自责、无力,那今天你就可以重新做个选择,去学习成为一个和平的创造者,从微小行动做起,发挥我们的同理心,承担起责任,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环境,让他们对这个世界还心存希望。
所以哪怕只有1%,也在说明有一个孩子在他成长中遭遇到了困难、不公平的待遇,为了让他还相信人性的闪光,为了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更多正义、公正、温暖和勇气,我们还是要为之努力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有一句话“战争始于思想,故于人之思想中构建和平”。如果我们内在和平了,或许这个世界也会少了很多冷漠、暴力、伤害和战争。
我们成人,其实应该站在孩子面前,给他们做个示范,让他们知道创造和平不是表面的纠正对错、道歉、喊口号,我们需要学会接纳差异、包容多元,要有同理心,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个人,在群体中去展现他们的价值。
希望有一天,你面对校园欺凌,面对那些被伤害的孩子们时,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不是你的错;你愿意同理和陪伴他们,让他们重新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认知。我们一起来反思,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学习着建立界限,可以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同时让别人也不侵犯我们。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为自己成为一名和平守护者感到自豪,成为内心更有力量的人。
谢谢大家!
*原标题《今天,仍要花22分钟大声讲出“校园欺凌”》;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剧变》(中信出版集团)图书一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