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新高山1208——山本万里奔袭珍珠港之三
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246篇原创文章,作者Kilo(海军史爱好者和研究者),全文共5240字,配图5幅,阅读需要10分钟。
接前文(第241篇)
5.“攀登新高山1208”
熟悉战争历史的人都知道,作战企图、作战设想、作战计划和作战准备是战争的前奏,是一个辗转反复,甚至可能出现颠覆性变化的过程。可是一旦战争准备进入作战命令环节,就会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和针对性,意味着战争真正进入了迫在眉睫的“读秒”状态。
1941年11月5日,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签署的代表天皇的“大海令一号”颁发,山本随即发布了《联合舰队机动作战命令》,其中第二号命令中明确了作战预定日为12月8日,这也是“攀登新高山1208”这一密语指令的由来。
图-7集结于单冠湾的机动部队(照片摄于“赤城”号航母飞行甲板)
从11月初开始,第一航空舰队的参战舰艇开始陆续向择捉岛的单冠湾集结,在此之前第一航空战队的飞行员们全部被从中国战场召回,这些平均飞行时间超过1500小时,最高达到2500小时的精英飞行员们,进行着极为苛刻的特技飞行训练。其中舰攻机(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发射条件必须达到——发射高度10-20米,速度160节,飞行角度0度;或者发射高度7米,速度100节,飞行角度4.5度。这都是一航舰作战参谋、最后一期海大首席吉冈忠一少佐使用通过大量研究后找到的数据,而为珍珠港的特殊地形量身定做的。因为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命中率才可能达到80%,这样的命中率在那个非制导武器时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前面说到过珍珠港内水深太浅,仅为12米,日本海军现有空投鱼雷根本无法使用,必须对现有鱼雷进行包括加装尾鳍在内的一系列改造。可当时日本贫乏的兵器工业却无法向南云突击编队提供足够数量的浅水改装鱼雷。6艘航空母舰搭载的舰攻机数量达到了90架,而直到11月10日改装完成了鱼雷数量仅仅有28枚,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11月25日,也就是突袭珍珠港编队出发前一天,才将剩余的12枚鱼雷在“加贺”号上改装完毕。可是一共就只有40枚,舰攻机的鱼雷攻击只能进行一次,这就是后来日本海军无法对除战列舰以外的美国海军巡洋舰进行鱼雷攻击的原因。
图-8 日海军联合舰队针对珍珠港浅水区改装航空鱼雷
后来,吉冈忠一在回忆录里写道:“如果有80枚改装鱼雷的话就好了……”
除了鱼雷之外,加油也是个问题。因为选择了气象条件多变,海况恶劣、船迹罕至的太平洋北航线,突袭珍珠港编队的单程航程就达到了3600海里,所有舰艇必须在恶劣海况下进行燃油补给。在预先演练中屡试屡败,不仅航母加不了油,战列舰、巡洋舰都加不了。南云忠一实在没办法,只好询问各舰能够装多少油桶,第二航空战队的司令官山口多闻发火了,直接回答:“别问这个问题,带着二航战去就行了,我们航程短,只准备了单程,不回来了!”——都准备死在珍珠港了。
最后,还是一航舰的参谋长草鹿龙之介(最早提出使用飞机偷袭珍珠港的那哥们)想出了一个怪主意:“都是妈妈抱着孩子喂奶,孩子能不能抱着妈妈吃奶?”因为加油试验一直是补给舰拉着被补给舰,草鹿的意思是吨位大的被补给舰反过来拉补给舰,经过几次试验,果然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武器有了,油能加了,是不是问题就都解决了?不!“是战是和”这个最大的问题还没有结论呢。当时美日的和平斡旋谈判还在进行中,实际上美国政府的回答,也就是著名的“赫尔备忘录”是在11月27日才送到日本政府手中,而南云忠一的突袭编队在前一天就已经出发了。这样就出现了突击编队已经在路上了,而是战是和还没有定论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对此,山本五十六在11月13日“长门”号上的作战会议中,对作战命令进行说明时坚定地说:“如果现在正在华盛顿进行的日美谈判成功的话,我就向机动舰队下达撤退命令。那时即使进击的母舰已经出发,接到命令后也必须掉头返航,不去进击夏威夷。”山本刚刚说完,南云忠一就第一个带头反对说“已经出发的舰队还要返航吗?这未免太过分了。不单单会影响部队的士气,而且在实际上也很难行得通。”还有人说的更难听“这岂不是要把快要撒出去的尿憋回来吗?”
山本一听大为恼火,声色俱厉地斥责道:“养兵千日为了什么呢?!打仗本身并不是目的。即使接到返航命令也不打算回来的指挥官,干脆现在就不要出去,即刻辞职好了!”
至此,作战发起的原则定了,参战指挥官的思想也统一了,接下来的就剩下到时候怎么打了。
“赤城”号航空母舰飞行长增田正吾12月2日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一切均已就绪,无左,无右,无悲伤,无欢笑。”
6.“虎!虎!虎!”
“内华达,亚利桑那,田纳西,西弗吉尼亚,马里兰,俄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宾夕法尼亚……”渊田美津雄中佐在机舱里举着望远镜一遍又一遍地数着。虽然从12月6日开始,他就已经知道美国太平洋舰队3艘航空母舰都不在港内,但是他仍抱有一线希望,万一贪图享受的美国人赶在周末晚上回到珍珠港呢?这是日本海军的舰载机群第一次出现在珍珠港的上空,也是最后一次。
图-9 侦察机相机镜头下的珍珠港
东京时间12月8日3时19分,夏威夷时间12月7日7时49分,指挥偷袭珍珠港第一波攻击部队183架战机的渊田美津雄,向后方坐席等待命令的电信员水木德信一等飞行兵曹作了个手势,水木立即按下电键,向整个部队发出了命令:“TO-TO-TO-TO”,托字连发,意思就是“全军突击”。
随着信号的发出,太平洋战争全面开始了!
几分钟过去之后,没有看到地面有战斗机起飞,也没有看到高射炮火的闪光,渊田美津雄坚信:突袭珍珠港已经成功了!
渊田再次向后座的水木德信作了个手势,水木毫不犹豫地再次敲下了电键,这次发出的是:“TORA,TORA,TORA”,也就是近代世界战争史上一份著名的电报——“虎!虎!虎!”,意思是“我军奇袭成功”。
“虎!虎!虎!”的信号被已经解除无线电静默的旗舰“赤城”号强力放大中转,其实根本不需要中转,东京大本营、柱岛锚地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全都直接捕捉到了这个电波。同时,这个电波传到了马来和菲律宾,传到了香港和文莱,传到了关岛和威克岛……传遍了全世界。此刻的时间是东京时间3时23分,夏威夷时间7时53分。
8时30分(夏威夷时间),渊田美津雄从耳机中听到了第二波突击机群指挥官岛崎重和少佐的突击命令,167架战机也按照预定的计划扑向了各自的目标。联合舰队作战室接连收到电报:
“我们的奇袭成功!”
“敌战舰遭我鱼雷轰炸机的猛烈攻击,战果辉煌!”
“我们轰炸了敌卡西姆机场,战果辉煌!”
当第二波攻击结束,担负攻击效果评估任务的渊田美津雄最后一个降落到“赤城”号航空母舰时,已经是夏威夷时间12时30分左右了,他已经在珍珠港的上空盘旋了6个小时。
就这样,仅仅在l小时45分钟的时间里:
日本海军损失9架战斗机、15架99式舰爆机,5架97式舰攻机,阵亡飞行员55名,另有5艘执行特攻任务的袖珍潜艇被击沉。按照日本人自己的话来说“只不过是碰破了一点皮,根本不算什么”。
图-10 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受创的三艘战列舰,由左至右为西弗吉尼亚、田纳西、亚利桑那号
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包括“亚利桑那”、“俄克拉荷马”、“加利福尼亚”、“西弗吉尼亚”、“内华达”号战列舰在内的8艘战舰被击沉,11艘舰艇被重创或击伤,驻夏威夷陆海军188架作战飞机被击毁,191架被击伤,2336人阵亡,1347人受伤。这个损失数字除了说明太平洋舰队已经几乎全军覆灭之外,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呢?
这个意义实在太大了!要知道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亡总人数为292131人,在珍珠港阵亡人数只占这个数字的不到1%,但是美军在2个小时之内出现超过2000人的阵亡是从来没有过的,即使算上后来极为残酷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珍珠港依然为美军单位时间内阵亡人数之冠,这个记录延续至今。
“虎!虎!虎!”日本人认为,奇袭成功后南云突击编队这只“虎”能从千里征途上归来。是的,南云忠一带着一航舰确实全身而退了,但是却使日本这个国家背负上了不宣而战的骂名(野村吉三郎和来栖三郎将宣战诏书递交的时间是夏威夷时间12月8日9时20分),山本五十六最担心的“不宣而战”再一次成了现实(上次是1905年日俄战争),除了唤醒美国这个沉睡的战争巨人之外,日本帝国和日本海军已经被死死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就是“虎!虎!虎!”的真实意义。
7.“为什么不再来一次?”
在偷袭珍珠港之役之后的70多年时间里,关于“南云忠一为什么不再次发起攻击扩大战果”、“为什么不摧毁珍珠港油库和修理设施”、“为什么不在返航途中对中途岛进行攻击”等问题的争议与质疑,一直持续着,并有越说越复杂,越说越邪乎,越说越离谱之势。其实,这一切争论与质疑还是要从日本人的战争理念、军事文化与指挥官的个人性格上去找原因。
山本五十六在1941年1月7日写给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的信中是这样说的“我军在日美战争首先采取的策略应该是:一开战就猛击击破敌主力舰队,置美国海军及美国国民于无可挽救之地,使其士气沮丧。从而才能占据东亚之要障,确保不败之地步,以此来建设东亚共荣圈,……一旦击破美主力舰队,菲律宾以南的闲杂兵力必然士气沮丧,很难考虑能勇斗敢战。”山本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他从海权论的观点出发,将奇袭珍珠港作为控制西太平洋制海权的中心环节,即消灭了美太平洋舰队,就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日本陆军在南方作战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但是山本在这段话中根本没提“消灭”二字,反而反复强调要让敌人“士气沮丧”,这也是南云忠一和草鹿龙之介所理解的。草鹿甚至认为:“此次作战的目的是保护南方作战的腹背,机动部队面对的敌人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解决的”。客观地说,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总策划的山本五十六与身为前线实际指挥者的南云、草鹿存在着理解认识上的分歧。
在下定决心之前,南云和草鹿二人都曾反对过奇袭珍珠港作战,他们二人是不是在具体执行中因为有情绪而抗令不行呢?其实,他们不可能有意抗命,因为压根就没有这个命令!
在伴随着“攀登新高山1208”这一著名指令以后生效的《机密联合舰队命令第一号》中的原文是:“机动部队以及其先遣部队应极力密匿,向夏威夷运动,在开战开始之时对夏威夷敌舰队实行奇袭,予以致命打击,同时先遣部队遏制住敌舰队出路,极力捕捉攻击之。”这段话说白了,就是“奇袭”一旦得手后立即撤退,“消灭敌人后”跑的越快越好。从实际战果上看看,美国太平洋舰队除了3艘在当时看来还是“辅助力量”的航空母舰之外,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船了。因此,南云和草鹿“在贯彻上级意图方面”,不仅没有打折扣,相反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图-11 日海军“零战”正从“翔鹤”号航母上起飞
没错,山口多闻、渊田美津雄、源田实等人确实都提出过要再次发起攻击的建议,在现在看来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在当时作为肩负着6艘航空母舰——这些日本海军最宝贵战略资产安危的南云忠一,与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几乎超额完成任务”后,他不可能拿整个一航舰和自己的仕途去做一次以锦上添花为目的的赌博,因为这在他看来毫无意义。
在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海军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作战半径从未超过600海里,不管他发展到什么程度,也还仅仅是一支近海海军,而不是一支远洋海军。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近海海军没有补给的问题。在日本海军兵学校的英语教材里,根本没有“LOGISTICS”(物流、兵站)这个词,甚至在日本军事文化中存在着这样一句奇怪的谚语“辎重如果也算兵,蜻蜓都能变老鹰。”
日本海军用一种令人费解的方式告诉世界,他还不知道补给的重要性,因此南云忠一认为珍珠港的那点油不算多大事也很正常。从这个角度,我们就更能充分理解尼米兹在1943年登上阿图岛时讲的那句话:“要么是日本人还不知道什么是现代战争,要么就是日本人没有资格进行现代战争”。
南云忠一本来对突袭珍珠港作战心里就没底,上任后曾心事重重地对草鹿龙之介讲:“参谋长,不知你是怎么想的,我受此重任,实感力不从心。当时我的态度再坚决一些,拒绝接受此任命就好了。这次出征能取胜吗?我毫无把握。”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底气不足、惶恐不安的指挥官,在初战告捷、大喜过望之时,能够顶着压力、冒着极大的风险干到底。
在后来返航途中,一航舰曾接到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命令:“归途中,若情况允许,一定要空袭中途岛,力争将其摧毁到不能再用的程度。”结合后来中途岛海战的进程来看,应该承认山本五十六的前瞻性战略眼光。但南云在接到这个命令后,却以天气不好为借口,根本就没去执行。在他的逻辑看来,得胜还朝的路上还要干这些啰嗦事,犹如“在相扑比赛中,击败‘横纲’的‘关取’,在得胜归来的路上还要买个大萝卜带回来一样”。在这样的性格与心理的支配下,在这样战场环境的压力下,指望南云忠一“义无反顾地去锦上添花”和“创造性完成任务”显然是不现实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