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亭子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文渊阁碑亭
文渊阁东侧碑亭盔顶,覆黄琉璃瓦。琉璃宝顶由顶珠和须弥座组成。四条垂脊做成草龙纹样式,扣脊筒瓦由塑成立体卷草纹的龙身代替,前端垂脊兽做成上颚长而卷曲的蘷龙首,与亭内的石碑和天花上的蘷龙纹饰相呼应。仔角梁端头的套兽与宫内其它同类相比,上颚亦要长些。
传心殿井亭
传心殿院中“大庖井”极富盛名,井水清甜甘洌,可与京西玉泉山之水相妣美,故有“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之说,井水至今仍未干涸。为保护水井作方亭覆其上,顶为盔顶漏空,为宫中最大之井亭。该井目前保存仍完好。
承乾宫井亭遗址
承乾宫是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为承乾宫。清沿明旧称。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
永和宫井亭
永和宫是始建于明代的汉族宫殿建筑,属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已改为铜质压力井。
已改为铜质压力井
永寿宫井亭
永寿宫是一座明代汉族宫殿建筑,位于翊坤宫南面,长春宫东面。是后宫之中离养心殿最近的一个宫。正殿有东西配殿各3间。后院正殿5间,东西有耳房。院落东南有井亭1座。
宁寿门外井亭
宁寿门在皇极门北,是宁寿宫区建筑的第二道宫门。这一区域原为明代一号殿旧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建为宁寿宫。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至四十一年(1776年)改建宁寿宫时,门制依乾清门制度改建,门名仍沿旧称。门外两端各设一座井亭。
西侧井亭
御花园内的10座亭子
澄瑞亭
澄瑞亭与千秋亭位置对称,形制相同。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檐枋下安华板。亭东西两侧的石雕栏板亦为桥的栏板,蕉叶纹望柱头。亭南北两面设踏步,作为进出口。檐下龙锦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浮碧亭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与西北的澄瑞亭相互对称,亭北正对倚园北墙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
千秋亭
千秋亭平面呈形,是由一座方亭各面出抱厦形成。四面抱厦前各出白玉石台阶,周围白玉石栏板。上圆下方的屋顶取仿“天圆地方”的古明堂形制。亭内天花板绘双凤,藻井内置贴金雕盘龙,口衔宝珠。
万春亭
玉翠亭
玉翠亭原名毓翠亭。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万历十九年(1591年)后重建。位于御花园的东北、西北隅。周围修竹作衬和园墙相l邻。方形攒尖顶,四柱,柱间设坐凳栏杆,天花板绘五彩百花。玉翠亭曾增设门窗。比较别致处是两亭的瓦是黄、蓝、绿三色琉璃瓦相间,如棋盘格,显得十分活泼,为宫中所仅有。
位于御花园的西北隅的玉翠亭
位于御花园的西北隅的玉翠亭
御景亭
御景亭位于御花园内东侧的堆秀山上。堆秀山,明曰堆绣山,这里原是明代观花殿的旧址,万历十一年(1583年)改筑堆山。山的东西各有登道,拾级而上可达山顶御景亭。御景亭是皇帝、皇后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地方。自亭上可俯瞰宫苑,远眺紫禁城、景山、西苑尽在目中。
御景亭。亭子平面方形,四柱,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攒尖顶,上覆翠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剪边,鎏金宝顶,四面设隔扇门。四周围绕着汉白玉石栏板。亭内天花藻井,面南设宝座。
钦安殿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宫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1535年)添建墙垣后自成格局。钦安殿东西两侧各有香亭1座。
无名亭1
位于万春亭南侧,亭子平面方形,四柱,六脊,上覆黄琉璃瓦。亭内无座,四周围石栏杆。
无名亭2
位于千秋亭东侧,亭子平面方形,四柱,六脊,上覆黄琉璃瓦。亭内无座,四周围石栏杆。
乾隆花园内的5座亭子
禊赏亭
禊赏亭平面呈凸形。这个亭子的命名和用意,是为了模仿古人习俗,在三月上巳之辰,举行曲水流觞修禊之事。古时曲水流觞,应是在小溪两旁,大约在唐宋之后,好事者便在无水的花园里用石刻制流杯的池子以代替小溪。乾隆花园本无水源,就在南面假山后藏巨瓮蓄水,山下凿出孔道,引水流入亭中流杯池,然后再从北面假山下孔道,逶迤流入“御沟”中。上下水道都隐在假山之下,好像泉源涌自山崖。在设计上确实煞费苦心。
撷芳亭
位于第一进院内的东南角,这里曲廊转折,围出一个小院,院内东南角叠石为山,上建攒尖顶方亭,名撷芳亭。
碧螺亭
位于符望阁前的叠山主峰之上,因其形制似梅花,构件亦以梅花纹装饰,又称碧螺梅花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亭平面呈梅花形,五瓣形须弥座,五柱五脊,重檐攒尖顶,上层覆翡翠绿琉璃瓦,下层覆孔雀蓝琉璃瓦,上下层均以紫晶色琉璃瓦剪边,上安束腰蓝底白色冰梅宝顶。每层五条垂脊,分为五个坡面,亦仿梅之意。亭柱间围成弧形的白石栏板上雕刻各种梅花纹图案。柱檐下安装透雕折枝梅花纹的倒挂楣子。亭内顶棚为贴雕精细的梅花图案天花。上下檐额枋彩画为点金加彩折枝梅花纹苏式彩画。亭前檐下悬乾隆御笔“碧螺”匾。
耸秀亭
耸秀亭平面呈方形,四角攒尖顶。黄色琉璃瓦件饰檐、脊,其余铺绿色琉璃瓦。檐下饰倒挂楣子,下设坐凳栏杆。亭下悬崖峭壁,洞谷幽深。登临亭内,可俯瞰园内外景致,是良好的观景点。同时,由于该亭高耸于石山之上,位置显要,加之形式简洁,外观玲珑剔透,又是园内的重要景观。
乾清门广场井亭
乾清门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乾清门是帝后寝宫以及嫔妃、皇子等居住生活区域。乾清门东为内左门及九卿值房,西边内右门及军机处。
乾清门内左门东侧外奏事处,其南面有五间板房,为宗室王公奏事待漏处。待漏处旁有一个井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