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如何理解?什么是同?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天地尚不能久,何况于人乎?”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段经文: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河上公注:“道者,谓好道人也”,道者就是热爱修道者。老子告诫修行人,发心第一重要,人应该设定人生的目的地。如何修行呢?很多世人说自己已经在修行,那为什么这个世界还是这么浑浊呢?
修行有三途,第一途是修道,第二途是修德,第三途是假修行。修道是圆满修行,修德是半圆满修行,假修行是口号上修行,行为上不修行,而且还要求世人向他学习。飘风骤雨喻邪道,离开本位。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从事于道者就是“古之善为道者”,远古的大宗师和跟随大宗师的发心修道者。同于道就是心与道相应,心浸润在道中,这是第一等的修行人,上士属于此等人。
河上公注:“同于道者,所谓与道同。”此段经文诸家不知精确文意,关键是对于“同”一字没有深究。
释德清注:“惟圣人从事于道,妙契玄同,无入而不自得。”(《老子道德经解》53页)这是唯一的用老子的玄同思想注释“同”的,而且正是此章的奥义所在。
军队行军遇到一条河,就不能继续前进,于是需要架设一座桥梁。人的精神世界充满断沟(河流),无法通过。这就是人经常自相矛盾的根源,精神世界的自相矛盾就会导致行为的自相矛盾。
老子说:“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古代的大宗师不会犯这种过失,因为他们有玄通的能力,玄通就是可以通过俗人的一切精神障碍。
玄通的能力来源于玄同的思维能力。学人把“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中玄通二字忽视了,也就忽视了老子最重要的思想“玄同”。玄同是不同而同,阴阳就是不同而同。本来道是道,人是人,永远无法接近,不要说等同了。正是因为玄同思想,把不同消解了,证得真正的同。这正是“善为道者同于道”的内涵。
老子此段经文对玄同思想有所发展。玄同一般指向上玄同,向另一极玄同。人与道玄同是向上玄同,阴与阳玄同是向另一极玄同。但老子下文又指向下玄同,这不是玄同的常义,是为了入浊世感化世人。释德清把同注释为玄同是极为高明的。
经文争议:
后世注释家把“道者”叠字删掉,于是经文就成为:“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与王弼原本:“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意义极为不同。关键是下面还有二句:“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而且还与第四段“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得以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的理解关系极大。
“道者”叠字是衍文还是正文,必须深入领悟才能判断。范应元本保留“道者”叠字,明朝沈一贯删掉了“道者”叠字。近当代注释家几乎都同意删掉“道者”叠字。
《淮南子》引文没有“道者”叠字,帛书甲乙本都没有“道者”叠字,依据似乎很充分。其实不然,释德清的注释说明“道者”叠字十分重要,王弼河上公此处文本正是正本。帛书不理解老子奥义,后面整句改变原文,今人还引以为正本,误导不浅。
老子此处阐述了道者的圆融中道义。道者只要心守住本位(希言自然),“勿生一念”,将三界圆融(道、德、失),可以入浊世救度众生。
人可以分为三类:道者、德者、失者。道者是修道人(道家),德者是修德人(儒家),失者是无道无德人(失败者)。
老子把无道无德人称为失者,失望之深!失者就是失败者,人生的失败者,白来人世一趟,辜负天地好生之德。失者就是人渣,极为低下的名称。道者入浊世,要度的主要是这类人。
这使我们想起地藏菩萨的誓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老子的三同三乐意义相同。
老子入浊世,看到人有三等:道者、德者、失者,又称为三道:上士、中士、下士(四十一章),这样一对应,老子的分类法就清楚了。
孔子也把人分为三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愚而不学。这与老子的分类法差别明显。孔子分类以知识为主,老子分类以悟性实修为主。
经文:德者同于德。
河上公注:“德,谓好德人也。”德,就是热爱修德者,是第二等的修行人,相当于中士。前面从事于道者一句贯穿到底:从事于道者,德者同于德。
按释德清的注释,古之大宗师,不仅与修道者玄同,而且与修德者玄同,激发修德者继续修行,完成道业。修德者是救度的对象,决不能放弃。但对于修德者,这个“同”就是十字路口,向上与道者同,向下与失者同,保持原位,则与德者同。
只有向上一途才是人生正途,其他二途均是邪路(世人好径)。所以“德者同于德”有二重玄义。站在道者看有一重玄义,站在德者看又是一重玄义。既含有老子的悲心,又含有德者必须做出人生选择,向上一路,否者会退失到失者。
孔子把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称为六君子,他们是以修德为业。周公是修德事业的代表人,修德的大宗师。孔子心中最向往的就是周公这位修德事业的大宗师,临终时哀叹:“甚矣,吾久不复梦见周公矣!”我的病太严重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后世就有梦周公之说,还有周公解梦的解梦书。
前文“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二十章)只提到德,然后就深入宣说修道五步实修法,现在开始进一步宣说修德之法。修德的归宿在哪里,果报是什么?老子一句话“同于德”,得到德的果报,与德相应。老子是赞同修德还是不赞同修德?如果修德以修道为最终目标,这就是孔德,上德,大德,修行方法是“惟道是从”,本质上就是修道,是二步成道(先修德后修道),这样的修德老子肯定赞同。
同于道是顿修,同于德是渐修,根据不同根性而选择自己的修行之路。但如果只是修德不修道呢?如果不是“惟道是从”呢?老子一句“同于德”,也就是得到下德而已。六君子就是榜样。老子目标极高,人间的六君子还是中士的境界,第二等修行人而已。孔子也把六君子当做小康社会的杰出代表,而不是大同社会的典范(黄帝、尧、舜)。
老子更是直追上古无名氏的大宗师。真正的大宗师都不会留下名字,这也是老子和庄子都高度重视无名的原因。只有无名,才是真正的大宗师,才是真正的道。
庄子说至德之世“相爱而不以为仁”,故“事而无迹,行而无传”。那些伟大的大宗师出现于世,但没有留下名字,也没有留下事迹,但确实存在过。我们历史书上记载的好人多还是没有记载的好人多?当然是没有记载的好人多。
庄子说的是真话。修行人不仅要向留下名字的大宗师学习,更要向无名的大宗师学习,后者才是最崇高的。同于德者很多留下了名字,但同于道者几乎都没有留下名字。
老子的名字也是一种巧合,不然老子的名字也可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老子也是无名的另一个称呼,即“那位老者”,如同“河上丈人”。姓李,名珥,字聃,都是假名吧。一旦留下真名,就是同于德了。
经文:失者同于失。
即从事于道者,失者同于失。既不修道,又不修德,那就是失者,失败者。桀纣幽厉四位被称为古代四大暴君,桀纣更甚。周公之德高于禹汤之德,大禹是苦行第一,周公是德行第一。幽厉没有让周朝灭亡,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东周,应该是周公德行的荫庇。没有幽厉二位无道之君,周朝会延续很久很久。
经文有二重玄义。失者(失败者)因为既不愿修道又不愿修德,只有接受作为失者(失败者)的果。因此人的发心很重要。发修道的心就得道果,最高等级的果;发修德的心就得德果,次一等的果;发失者的心,破罐破摔,就得失者(失败者)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子看到这样的因果报应关系。老子劝世人珍惜此生,不可空过。
第二重玄义是,有道者面对失者,不会失去信心,不会放弃救度失者的心愿,而是以自己的大智慧与失者沟通,玄通玄同。
有道者自己也是俗人中转变过来,与俗人有同的一面。有道者又经历了从失者到道者的转变,深知凡夫都有见道的渴望,只要走上正确的修行路,一定可以实现见道的大愿。所以道者与失者玄通玄同,度过心理隔阂的河流,完全圆融,从而达到救度失者的目的。这是同的二义。释德清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注释此章经文。这样注释就与第四段联系在一起了。
第三段经文宣说了道者、德者、失者,正是第一段经文和第二段经文的内容。自然是道者,天地是德者,人是失者。
“希言自然”一句是道者的气象。“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是德者的气象。“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是失者的气象,与天地相比,人是等而下之的。
从现实地说,此章对天地提出了极大的批评,与第七章对天地的赞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正是注释家的疑问处。知道老子此章道者、德者、失者三位说法,以道者为究竟地,德者只是临时住所,必须继续前行,否则也是必然灭亡。
天地德高,犹不能违道。人是失者,德行浅薄,岂能违道?这样就知道老子用心良苦了。老子此章对天地的严厉批评,实际上是更严厉的批评人(失者)。
这中对天地人的批评是从现实地说的。但从究竟地说,道、天、地、人又是玄同的,不分高低的。老子说法现实地和究竟地双行,这是玄之又玄。
二十五章(下一章)就是宣说道、天、地、人的现实地和究竟地双行的妙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从现实地说法,“道法自然”从究竟地说法,然后现实地和究竟地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