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种原生家庭出来的人,长大后多会选择丁克,很难劝

我身边有一对丁克夫妻,男的42岁是事业单位的一个小领导,工资不高但胜在稳定。

女的40岁是某国企的部门主管,月薪比男的高一点,年入二十多万,性格是比较强势的那种。

他们对外界宣布的丁克原因都是统一口径,就是说两人都不太喜欢孩子,结婚之前就达成了共识,两人才选择了彼此作为一生的伴侣。

两个人现在四十多岁但是外表看上去像三十多岁,说明两人都比较享受目前的生活状态吧。

但丁克家庭把日子过好的前提是:

两人都同意这种生活方式,并且有不错的财务基础作为生活的支撑。

也就是说:【共识】很重要。

“结婚后是否要小孩?”

“何时要?”

“要几个?”

“养育小孩应该如何分工?”

等等,诸如此类,像这种原则性的问题,尽量在谈婚论嫁之前就沟通好,免得将来惹出更多的麻烦。

小编总结了一组规律:

这三种原生家庭出来的人,长大后多会选择丁克生活,并且很难改变心意。

第一种:原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好。

我公司有个女程序员,月薪两万,今年35岁,现在是离异单身状态,无孩。

她跟我们分享过她未来的婚姻计划:

“如果我将来再结婚,我可能会找一个跟我一样不要小孩的,哪怕年龄大点我也不介意。”

据说她之前的那段婚姻,就是因为她坚持丁克,她老公一开始同意,后来又不同意了,又没法说服她改变观念,两人就这样结束了十年的婚姻。

挖掘她的过去,就会发现她是小时候父母关系非常差,她父母几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每次她父母吵架,最后都拿她出气。

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家庭里孩子是多余的,是出气筒。

原生家庭终日争吵不休环境里长大的小孩,就容易养成这种心态,从而影响ta的生育观。

第二种:原生家庭孩子多,且经济能力比较差。

如果你是多子女家庭出来的,肯定会有一种体验,那就是:

很少有父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多子女的家庭,每个孩子性格等各方面都不一样,父母也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喜好。

如果父母喜欢活泼点的孩子,那么沉默安静的小孩可能就不受重视。

如果父母喜欢聪明伶俐的孩子,那么笨拙的小孩就会被斥责不会来事儿,从而受到打压和排挤。

如果家里有钱倒还好,若是没钱,那个被忽视的小孩就更惨了。

多子女的父母常常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个孩子都疼爱”,但是现实中,父母总会偏心某个孩子,而且多数时候都不自知。

因为人的偏见和喜好是藏很深的,有时候连自己的意识不到自己在偏心。

多子女家庭里,不被重视不受待见的小孩,往往会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

这个观念会直接影响他的生育观,到自己结婚生子的年龄,就会对生娃感到排斥。

再说现代人的生存压力不同于以往,成年人自己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如果再生个娃,岂不是让自己和娃都遭罪吗?

在生活的重压之下,那些来自多子女家庭、小时候受过穷的人,就会产生应激反应,拒绝生娃。

第三种:原生家庭的社会层次较高。

这一点可能有人很难理解:

为什么丁克的意愿会跟社会层次有关呢?

小编讲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我家小区里有一对夫妇,他们都是高校老师,工作非常出色,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非常出名的大V,收入特别高,也是一个丁克家庭。

而男方女方本身也来自教育世家,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学校的教授。

也就是说他们从小就是处于一个高于常人的文化氛围里,两人从小都很爱读书,也比同龄人更加早熟一点。

可能大多数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脑袋里只有吃饭、挣钱、结婚生子、繁育后代等等世俗的想法。

但在这些很早就启蒙了智慧的人的心目中,生命中有比生娃更重要的事情。

之前有个邻居挺没素质的,在我们业主群里暗戳戳挖苦这对丁克夫妇,说他们没孩子,生活没意义之类的。

丁克的女方就淡淡回复道:

“若生命的意义在于下崽,那老鼠和蟑螂都要排在你前面,因为这二者是世界上最会繁殖的生物。”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个后代很重要,然后就理所当然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应该觉得很重要。

殊不知每个人所看重的事物不同,你觉得很重要的事情在别人那里看来并没有那么重要,甚至不值一提。

或许他们有更高层次的理想和愿景,想要实现。

结语

可能现在还有有相当多的人把“丁克”这个选择认为是不孝,自私或者给扣上更难听的帽子。

但说到底,丁克只是一种人生选择而已。

就像婚姻,有人选择结婚,有人选择不婚,但只要没有妨碍到别人,这都是个人的自由。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命体,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小编比较认同童话作家王尔德的一句名言:

“想结婚的人就去结婚,想单身的人就保持单身,随你们的便,反正你们到最后都会后悔。”

自然,是否选择生育也是同样的道理。

讨论

有人说丁克就是自私,就是不负责任,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你认识丁克吗,他们现在怎么样?

欢迎评论区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