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庸》看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有经典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
《中庸》开篇就讲到“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对于此“教”,阳明先生在《薛侃录》中有以下解释:“圣人率性而行,即是道。圣人以下,未能率性于道,未免有过、不及,故须修道。修道则贤知者不得而过、愚不肖者不得而不及,都要循着这个道,则道便是个教。此'教’字与'天道至教,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之'教’同。”可见,此处的教是依循天道、受教于天命,若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则此“上”应为“上天”。
《中庸》首篇同样也论述了“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据此,“中和位育”成为了儒家的重要思想。关于“中和位育”,朱子解释如下:“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可见,此处的“育”,不只是“养子使作善”,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万物并育”;“位育”不是为某种“位”而“育”,而是各安其位、各循其道,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中和位育”是“一分为四”:“中”是本体,“和”是发用,“位”是关键原因,“育”是结果呈现。
根据“天命”、“率性”、“修道”的层次逻辑,《中庸》之“教”和“育”就有三种类型:
首先是“天地之教”。它遵循天地之道,行不言之教,化育万物。正如孔子所言:“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其次是“圣人之教”。圣人为生而知之、由诚而明的“诚者”:“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因至诚而能尽己之性,进而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效法天地而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第三种是常人的教育。常人即学而知之、由明而诚的“诚之者”:“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尽管人的天性禀赋不同,但人皆可以为尧舜,都可以修己育人化物:“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此“一”即“诚”,诚于己(致良知)。知则明,诚则行,明诚相生,知行并进。换言之,明即明心,诚即真诚净心,明心净心,建设心灵品质。这是《中庸》所言“修道之教”的关键所在。
(转载请在下方留言ID,不得擅自二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