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知识结构,素质教育与才能
知识,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知识通常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预见等思维形式和范畴体系表现自身的存在。人的知识(包括才能)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真实或歪曲的反映。
在“知识”的来源和实质问题上,各派哲学的见解是对立的。唯心主义者主张知识是先天存在的或头脑主观自生的。旧唯物主义者把知识看作是个人的认识或个人经验的成果。辩证唯物主义则从实践的社会性来了解知识的本质,把社会实践作为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
无论什么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科学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才是正确可靠的知识。知识可以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从总体上说,一切知识都发源于实践经验。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
科学知识对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人类知识已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F.培根在《新工具》中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知识随社会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知识的发展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深化和扩展。这种处在辩证运动中的知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可逆性和加速度增长等特点。
当代知识量的增长迅猛异常。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门类众多,各种知识相互渗透。知识通常可分为四大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随着各类科学知识的分化、综合与交融,出现了一些属于交叉或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或全向学科的新知识门类,形成科学知识的网状结构体系。哲学知识是这些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知识结构,知识系统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结合方式。具体有三种用法:(1)指人类社会总体知识的内在结构,即不同门类、学科的知识的数量、质量、类别及其相互关系与功能;(2指任何一门知识的内在结构,即“知识系列”或“学科知识结构”:(3)指知识体系(包括知识系列)在认识主体头脑中的内化而形成的由智力联系起来的多要素、多系列、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认识主体对客体对象的反映有着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各个时期的知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特点。社会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变动,同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现代科学知识具有复杂性和高度综合性等特点。现代化生产和社会生活中许多重大问题,往往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各种技术科学、工艺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力量进行综合研究才能解决。
现代社会生活内容极为丰富社会对知识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各种不同的社会专业,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从事现代工业、现代农业以及经济管理、文化教育和科研等不同工作部门,对个体的知识结构就有不同的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求人们具备反映客观事物的完整知识,因此在群体活动中需要相互学习互相补充,取长补短。知识结构,还包括知识更新这因素。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知识积累和淘汰也是缓慢的。现代知识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周期也随之缩短,人们加速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试教育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主要面向少数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健康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使学生负担过重。
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前所未有的紧密联系,使国与国之间呈现出综合国力的竞争。所有这些都证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与应试教育不同,素质教育从时代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学习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取得和应用信息、学会实践、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才能,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才能的一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反对把才能看作是纯粹先天生就的唯心主义见解,认为人的才智和能力虽然有一定的天赋条件,但根本或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才能的发展受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水平的制约。才能与知识有密切的关系,但也不是简单的等同。才能包括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主要是指在实际中运用和发展知识的创新能力。个人才能的发展,也同主观自身努力及善于向社会和群众虚心学习有密切联系。
以上内容来自《英语思维》(石海浪著)课堂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