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临死前称: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余年后预言成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描述诸葛亮的诗,用简单二十个字就概括出了诸葛亮的经历与遗憾。诸葛亮就是刘备的智囊,每当说到神机妙算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可见他足智多谋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
在历史上像诸葛亮一样聪明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诸葛亮再聪明还是三分天下,也没有完成刘备的遗愿,而刘伯温却帮朱元璋得了江山,说明还是刘伯温技高一筹,甚至他都预言到身后之事。刘伯温临死前称: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余年后预言成真,真的这么应验吗?
奇才入仕命运多舛
刘伯温出生在浙江山青水秀的的一个小乡村,大概是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刘伯温从小就非常聪明,别人还在识字的时候,他就能一目七行,阅读能力如此之强,让他在博览群书上占尽了优势,12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成为了乡村中知名的小神童。
再大一些学到高深学问时,别人同学理解都非常困难,他却能直接指出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并且还能触类旁通、引经据典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因此老师都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是难得的奇才,将来一定能考取功名,成为人上之人。
十七岁时刘伯温诸子百家无一不窥,更精于天文地理、兵法数学,在那个年代来讲已经是一位非常难得的尖端人才了。而刘伯温也不负众望,23岁就考中了进士,只是元末时期四处起义,再加上元朝内部贪污腐败,刘伯温命运多舛,他的满腔踌躇之志无处安放,只能暂时隐居山林。
弃暗投明劝主向善
刘伯温好不容易回到朝堂之上,结果又被那些资历深的老家伙们联合诬陷,一气之下就辞官回到了老家。1360年,朱元璋听说了他的大名,便派人请他出山,49岁的刘伯温终于找到了发光发热的机会,他弃暗投明,开始帮助扶持朱元璋攻打天下。
陈友谅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当陈友谅大军东向时,直接危及到朱元璋的生命安全,这时有人劝降、有人劝逃,唯独刘伯温一言不发,之后朱元璋私下里问他是何意见时,刘伯温则主张把劝降、劝逃的人都杀了。并且说明陈友谅是一个非常自大之人,言外之意就是说陈友谅是只纸老虎,只要集中兵力攻打,必能赢得天下。
朱元璋听了刘伯温的计策,最后果然赢了陈友谅,在关键的战略上,刘伯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不仅懂兵法,就连心理学也十分了解。为了帮助刘邦赢得民心,当天异象时,他先后让朱元璋下“罪己诏”、释放犯人、清理冤案等等,一心让朱元璋向善,朱元璋对他也是言听计从,朱元璋的人气与人脉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高涨。
嫉恶如仇得罪朝堂
刘伯温是一个综合型人才,论偏门,他会夜观星象掌握国与人的气运,论朝政他清明干练,出国策、讲律法都是一把好手,面对违法乱纪之事他更是嫉恶如仇,因为不徇私情还得罪了李善长。李善长也是开国功臣之一,当朝丞相,一般情况下不看僧面看佛面也会网开一面,而刘伯温却毫不留情面地杀了李善长的亲信,为此李善长给刘伯温下了不少脚绊儿。
但是当李善长有过错时,刘伯温不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替他说情,深得朱元璋的好感,于是朱元璋问他,李善长之后谁可以担任丞相一职,刘伯温毫不忌讳地回答:“杨宪具备当丞相的才能,却没有做丞相的气量。汪广洋的气量比杨宪更狭窄。”
当朱元璋提到胡惟庸时,刘伯温则说:“丞相好比驾车的马,我担心他会将马车弄翻”,如此推荐几人都不行,朱元璋说,那只剩下你了,刘伯温立马回答,“我不行,因为我太嫉恶如仇了!”言外之意是容易得罪人。殊不知他的这一翻对话就已经得罪了大半个朝堂,没为自己留下半条退路。
心系社稷预言九代
1370年朱元璋对开国功臣进行了一次大封赏,李善长封为韩国公,而刘伯温则被封为诚意伯。在封李善长时朱元璋说“善长虽无汗马劳,然事朕久,给军食,功甚大,宜进封大国。”说明李善长并没有立过太多的功劳,能有此封号完全是因为跟随朱元璋多年。
而刘伯温这个能够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才却只封了伯爵,说明此时在朱元璋的心里已经开始多疑在作祟,成绩突出者必然得不到重用,防止功高盖主。然而,朱元璋忌讳的不仅仅如此,接下来的一连串大屠杀,导致明朝开国功臣所剩无几,刘伯温稍好一点,但死得也是稀里糊涂。
刘伯温生病时胡惟庸曾奉旨带着药去看他,刘伯温吃完他给的药之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把这个情况说给朱元璋时,朱元璋让他安心养病的淡淡反应让他心灰意冷,最终刘伯温一病不起,就在临死之际,他还心系社稷,和儿子交待了一系列治理朝廷的政策,并且算出,“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
除了这些遗言之外,刘伯温在得死前还说:“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这时的刘伯温与那些开国功臣均被诛杀相比,也算是善终,但家境肯定是日渐衰落了,死前的一句预言谁也没当真,结果百余年后预言成真。
1531年嘉靖在位时期,和朝臣们闲聊时有人提出:“(刘)基宜侑享高庙,封世爵如中山王(徐)达”,意思是说刘伯温的政绩和徐达一样显赫。之后朝廷再度讨论刘基的功绩,并决议刘伯温应该和徐达等开国功臣一样,配享太庙,而刘基的九世孙处州卫指挥刘瑜袭封为伯爵。一切都被刘伯温言中。
小结
“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不但是出色的政治家、文学家,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天文学家,他的才能与诸葛亮相比,不相伯仲,但他的政绩却要高于诸葛亮,他帮助朱元璋统一的天下,却没想到狡兔死、走狗烹,落得了一个惨淡的结局。
好在有后世之人想起他当初的功绩而为他平反,为子孙后代带去了福祉。有时候做事也要看运气,诸葛亮不是没有才能而是运气差了点,而刘伯温则是在之前用光了好运,因此才在明朝建国之后稀里糊涂死在朱元璋的手里,以他能预言百余年之后的事情,也许他早就知道自己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