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林盟主在滑县落草为寇,竟惨遭灭门

单雄信、单雄忠弟兄二人在山西潞州(今长治)深受百姓爱戴,被誉为“二贤”。江湖草莽人士、南北绿林好汉都推举单二哥为大隋七省的总瓢把子、武林盟主。遥想当年,凤凰山上,单家兄弟每日介以盟主雄姿,迎来送往各路江湖豪杰,甚是气派,二贤庄里,定是昼夜通明,流水宴朝夕不断,煞是热闹!

单氏双雄

避祸潞州、义薄云天

单雄信,名通字雄信,祖籍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市曹县),出生在东昌(今山东聊城),其父单禹为北周护国将军,世代镇守东昌。581年,隋将李渊攻打东昌城,单禹兵败城破被杀。为避战乱,单母与正在襁褓中的雄信及其兄雄忠,辗转流落至潞州城(今长治市),在城西门外湛上村定居。在慈母的伴护下,弟兄二人在半耕半读中度过了少年时代。成年后,雄信弟兄二人为人侠义,武艺精湛,人称“二贤”,其所居庄园被称为二贤庄。

聚义瓦岗、勇冠三军

611年,单雄信的同郡老乡东郡韦城人翟让在今滑县东南瓦岗寨拉起一支反隋队伍。通吃黑白两道的单雄信早就跟翟让关系密切,一得知消息就带着一帮少年投奔瓦岗,跟随单雄信一同上山的还有一个十七岁少年英雄,就是智勇双全的徐世勣,他也是东郡人,祖籍曹州离狐,后迁居卫南(今滑县白道口东英公村)。就这样,在瓦岗寨,形成了以翟让为首领、单雄信为首将、徐世勣为谋主的早期瓦岗军。

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为早期的瓦岗军发展壮大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快瓦岗军在三大元老的努力下,以瓦岗寨为根据地集聚了上万人,靠劫获梁郡、荥阳周边汴水上来往的官私商船倒也自给自足。

左武威大将军

617年,李密加入瓦岗军后,逐渐做大并取代了翟让的领导位置建立大魏政权。李密称魏公,封翟让为司徒,单雄信、徐世勣为左右威武大将军,单雄信是瓦岗军名义上的三号人物。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密掌权后玩起了政治,老实人翟让逐渐被架空,原来的瓦岗旧部也慢慢被边缘化,王伯当、邴元真改换门厅成为李密的死党,新加入瓦岗军的原隋朝官员和其他反王都是奔着李密来的,所以瓦岗旧部逐渐被孤立。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爆发火并事件。

李密设下鸿门宴,“引让入坐,以良弓示让,让方引满,密遣壮士自后斩之,并杀其兄宽及王儒信。”老实人翟让稀里糊涂被砍倒后,“声如牛吼”,其内心肯定是充满了不解、不甘、绝望、悲凉。

此时,徐世勣也未能幸免:“为乱兵所斫,中重疮,密遽止之。”而单雄信等人来不及反应就被包围了,为了救下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单雄信选择了忍辱负重,双膝跪倒,向李密“叩头请命”。

李密谋害翟让之后,对单雄信乃至徐茂功都是狐疑而疏离的,虽然为了稳定军心,“命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但是却将徐茂公打发出去镇守黎阳,而单雄信连李密的中军大帐都接近不了——主管外马军,李密信任的是前隋朝军官秦叔宝、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他们四个带领的八千内马军,才是李密最后的底牌,李密曾经夸口说:“有这八千精锐,我就能横扫天下!”

洛阳王驸马

一心想为故主兼好友翟让报仇的单雄信,被李密严密监控防范,一直找不到下手的机会,直到李密开始犯错误:“密既杀翟让,心稍骄,不恤士,素无府库财,军战胜,无所赐与,又厚抚新集,人心始离。”《新唐书列传第九》这段记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李密开始排挤瓦岗旧将并且妄自尊大。而其后李密又在奸诈贪婪的小人邴元真怂恿下,跟对手王世充做起了买卖,以粮资敌,李密败局已定。

王世充邙山之战击溃李密,变相为翟让报了血海深仇,单雄信顺水推舟投降王世充,并当了他的驸马。其后,每战争先、战功赫赫,成了李渊父子的死对头。

有次单雄信差点灭了李世民,“秦王(李世民时为秦王)围东都,雄信拒战,枪几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单雄信看在老战友徐世勣的情分上,饶了他一命。

灭门之祸,誓死不降唐

得瓦岗者得天下,王世充打败瓦岗军头领李密,收了他的大部分将领,比如秦琼、罗士信、程咬金、单雄信等,但是姓王的为人不行,除了单雄信,其他瓦岗散将最终弃之而去、阵前降唐。包括后来的徐世勣、单雄信的生死之交在魏徵的劝说下也投靠了李渊父子。那么单雄信为什么誓死不降唐呢?

一是,前文说过,李渊是单雄信的杀父仇人,这是旧恨;后来李渊有用箭误杀了单雄信的大哥单雄忠,还在单雄信上了瓦岗寨后,李渊奉命灭了二贤庄满门,这是新仇!

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单雄信怎会投降呢?

好在,单雄信的好兄弟徐世勣信守诺言,在单雄信被李世民斩杀后,收养教育他的后人,帮其世代在唐朝做官,倒也衣食无忧,甚至在唐末黄巢起义中,单氏后人出了黄军四杰,即单雄信的第十一代子孙单兴、单旺、单茂、单盛,这兄弟四人对唐朝统治造成极大威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