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湘菜88 湘乡米粉

闲说湘菜88 湘乡米粉

长沙人的早晨常常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

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到我们面前时,经过了米的浸泡、磨浆、滤水、蒸熟、切条、运送,再由米粉铺的人做成汤粉或炒粉。人们也许认为,一家一家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店铺经营,是米粉生产的基本方式,其实,一碗米粉在进入店铺之前,有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生产,再经过自己的流通渠道送达大街小巷。

让人意外的是,这条渠道的经营者,并非地道的长沙人,换句话说,成就长沙米粉的,并不是长沙本地人,更多的是外地人。长沙大街上有些挂着手工米粉牌子的店铺,真正由长沙人经营的没有多少。人们更不会想到,很少有店子自己制作米粉原料的,多数是由专业生产线提供的,其中当然有不少手工的成分。在长沙街头大行其道的常德米粉,也有挂着津市米粉或是“刘聋子米粉”牌子的,那是圆粉,有专门的生产线提供原料,风味大致相同,色重汤浓,以牛肉码子最为出名。另外一种被称之为扁粉的长沙米粉,相对软和一些,汤味鲜淡一些,不少是出自湘乡市月山镇米粉加工师傅之手。

有媒体曾经报道过,长沙市区有14家生产米粉的工厂,其中9家是湘乡人开的。至于长沙城里有多少家米粉店,没有准确的统计数,起码有上千家吧,不少于一成是湘乡人开的。湘乡月山的农民,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陆续涌入长沙,占据长沙米粉从加工到粉店这条产业链各个环节,已经长达40年的时间。

记得1982年初,我刚到湖南日报社当记者时,早饭当然是在食堂吃的,但晚上要是饿了,必定要出报社大门,跨过铁路到便河边的米粉店嗦一大碗。那家米粉店就是湘乡人开的。芙蓉路改建以后,那家店子搬到新闻大厦东边的巷子里,开店子的人换了好几茬,但都是湘乡人。

除了这一家以外,我经常光顾的,还有马王堆陈家顺米粉店,换了几个地方,招牌没有换,做米粉的还是湘乡人。

由此看来,所谓长沙米粉,大都是湘乡人做的米粉。湘乡人在长沙米粉市场占着主导地位,却鲜少见以湘乡元素命名的粉店。究其原因,可能与湘乡人只做扎实事,不大声张的秉性有关。除了店铺老板伙计的湘乡口音外,人们从长沙米粉味道里,品尝不出湘乡人的因素。

湘乡人,准确地说是月山人,凭借制作米粉的工艺融入这座城市,几十年里成了长沙米粉最忠实的守护者,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

第一批进入长沙的湘乡人,成了最早的万元户。他们开始时或许只是做米粉的原料,连带开店。送米粉的湘乡人,多半从粉店的后门进入,先前骑自行车,现在驾摩托车上载着几箱米粉,动作麻利地卸了货,把米粉送到后厨,然后匆匆离开。这些湘乡人,多少年后入乡随俗了,不但生产的是“长沙米粉”,还买了房、生了崽,安居乐业,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们那一口地道的湘乡话。

在老北正街那个地方,有个繁体字的“陈记粉店”招牌,显出些许老店的味道。这个店铺的名字没有太多的讲究,只因为老板姓陈,就叫了“陈记”。粉店经营汤粉、炒粉和馄饨,也做盖码饭,最有特色的码子,是长沙经典的煨码,酸辣、肉丝、牛肉、酱汁、杂酱,五味俱全。每天早上过往的学生,是陈记的重要顾客,当然也有不少街与过客坊,一天也可以卖百来斤米粉,都是些老顾客。

陈记老板学徒的手工粉作坊在通泰街,他记得那时候蒸粉还用煤球。米粉原料是蒸出来的,蒸粉的锅,只有湘乡才有得卖。最初是一个人掌一个锅,后来生意好了,一个人掌两个锅。作坊每天24小时不停歇地生产,每天能出1000斤米粉,送往各个粉馆。湘乡人就是这样把手艺带来了长沙,只是比在家乡更讲究一些,一斤米一般是出2斤2两粉,一张粉皮切126刀。不像在老家湘乡做米粉,兑水的比例随意,切多少刀也没有标准。湘乡人的制粉工艺,加上长沙人的精细,让长沙米粉走向某种标准化。

湘乡很早以前就有做米制品的传统,最有名的米制品,是烘糕,据说湘乡烘糕在清朝雍正元年(1723),由县城天元斋斋馆研制。其名声在外,得益于湘乡籍大拿曾国藩的大力推介。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曾以烘糕作为军粮,战后呈皇帝及朝廷大臣品尝,被钦定为贡品。1953年,烘糕作为粮食产品,销售由国家统一调配,如此一来,烘糕只能在湖南省内流通,成为一种地方特产,淡出了省外人们的视野。上世纪八十年代,烘糕曾有过短暂复兴的时期,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颓势尽显,西点和国内各种新糕点占据了市场,烘糕再难创造奇迹。

烘糕浸米、磨粉等工艺,多少促进了湘乡米粉加工业的发展。湘乡制作米粉传统晚于烘糕,但其工艺如出一辙。1996年版的《湘潭市志》中记载:“1981年后,人称'米粉之乡’的湘乡太平乡(现属于湘乡月山镇),农闲季节常有大批农民挑担进城卖米粉,多时逾千人,遍及长沙、株洲、益阳、武汉、韶关等大小城镇。”先行者中,最有名的叫吴祖胜,被湘乡人称为“米粉大王”。1981年,吴祖胜只身前往长沙开办米粉加工店。他依靠着米粉加工店挣了钱,成了村里的万元户,他的创富神话激励了乡里的后来者。在吴祖胜的带动下,21户进城开办米粉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跟随吴祖胜进城的21户中,出了12户万元户。和很多地域产业一样,亲戚、老乡传帮带,是湘乡人占据长沙米粉市场的秘密。

一人在长沙立了足,亲戚上门学艺、帮工,学成之后,自立门户,靠着这种野蛮生长方式,湘乡月山人几乎垄断了长沙米粉市场。靠着老乡情谊连接、建立信任的米粉市场,外地人、即使是长沙本地人也很难进入。

不过,对于食客而言,谁“制造”了米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米粉口感好,吃起来像手工蒸出来的一样,再加上汤料讲究,码子新鲜,还加点榨菜、酸豆角、泡菜、腌菜为佐料,那就是长沙的味道。湘乡米粉流行于长沙街市,湘乡人只是幕后英雄。

(0)

相关推荐

  • 来长沙必吃的12种美食,好吃到让你爱上这座城,来了就不想走!

    长沙是一座"饭桌上的城市",每一个在长沙居住的本地人.到长沙驻足的游客都是流水席上的一员. 深夜,每有一家米粉店关门,就有另一家米粉店开张: 在长沙,每年吃掉的小龙虾虾壳可以堆成一 ...

  • 长沙超牛米粉店,大叔从22岁卖到60岁,一开门就爆满!

    长沙超牛米粉店,大叔从22岁卖到60岁,一开门就爆满!

  • 疯狂收割2.5亿 热度,这部纪录片告诉全世界:湖南YYDS

    小编可是太喜欢湖南了. 每次去长沙,还在高铁站就已经被令人上头的塑普拉入"快乐大本营". 拿杯茶颜悦色散步街头.坐在粉店里嗦碗盖码粉-- 十足的烟火气和肆意享乐的生活态度让小编这个 ...

  • 在长沙——春节不容错过的美食

    创作立场声明:实话实说. 1.前言: 长沙,是湖南省的省会.早在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住.秦统一六国后,原为楚地的长沙便被设为长沙郡,成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西汉时期,这里立为长沙国.到了东汉,又复设 ...

  • 走,嗦粉克!

    走,嗦粉克!  誰最中國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來自網絡」 湖南人的一天,是从早上嗦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开始的. 早晨起床,顺着脚就走去家楼下最熟悉的那家老粉店,不用多说,老板就知道你还是吃老 ...

  • 闲说湘菜13 街边摊上吃米粉

    闲说湘菜13  街边摊上吃米粉 米粉是湖南人的最爱. 米粉是主食,不属于湘菜的一个品类,但米粉确实是湖南人不可或缺的食品. 长沙人的早餐,常常是一碗米粉,加点榨菜.萝卜条.酸菜什么的,那是神仙过的日子 ...

  • 闲说湘菜89 炒码米粉

    闲说湘菜89 炒码米粉 张效雄 我母亲住在长沙市晚报大道附近的崇文阁,崇文阁往东走,有一家很不起眼的铺子,小招牌的名头叫"手擀面".这小铺子卖的不光是面条,还卖米粉. 这个手擀面的 ...

  • 闲说湘菜67 文化主题名宴

    领导同志给评审团专家颁发聘书 启动仪式现场合影 文化主题名宴 4月23日,由湖南省湘菜产业促进会.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湖湘饮食文化研究分会.劲牌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1长沙市首届文 ...

  • 闲说湘菜66 从盘龙说就餐的仪式感

    前几天应邀去长沙市河西的秦皇食府吃饭,满桌佳肴,给人耳目一新的一道菜是"盘龙带鱼". 酒过三巡之后,漂亮的服务员端上一盆摆成塔型的大菜,细细分辨,是整条带鱼油炸以后,从盘子底层起卷 ...

  • 闲说湘菜65 湘菜与诗

    湘菜之推广,大都与文人墨客的品尝与赞誉密不可分.文人墨客大快朵颐之后,余兴未尽,常常写诗填词,对湘菜的色香味形大加赞赏,湘菜之美名则随着诗词的流传而遍及五湖四海. 赞美湘菜的名句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 ...

  • 闲说湘菜68 吃鱼乐在“老许家”

    海参烩鱼脯 老许家鱼头 腊鱼蒸腊肉 松酥九肚鱼 佳制鳜鱼丸 闲说湘菜68 吃鱼乐在"老许家" 著名湘菜大师许菊云的手艺,我在30多年前做记者的时候,就在他主厨的玉楼东酒家品尝过,那 ...

  • 闲说湘菜69 巴陵亿口香 小龙虾盛宴

    小龙虾大拼盘 就是这样的大碟子组成的"龙虾阵" 秘制臭鳜鱼 闲说湘菜69 巴陵亿口香 小龙虾盛宴 长沙是个好吃好玩的城市.有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旅游城市人口流量排名,长沙位居第四. ...

  • 闲说湘菜70 婚庆宴

    扣肉 锦绣前程 甜甜蜜蜜 甲鱼 闲说湘菜70 婚庆宴 在长沙生活了快四十年,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婚庆宴.在灯红酒绿.喜气洋洋的气氛中,与宴会主人一同感受欢乐喜庆的同时,也能深深地体会市井文化的韵味. ...

  • 闲说湘菜71 湘菜创新 贵在用心

    餐桌中央的装饰 象鼻蚌拼三文鱼 老虎斑古法蒸 海参拌青稞面 闲说湘菜71 湘菜创新 贵在用心 如果有人问:湘菜的生命力在哪里?不论是行内人还是行外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创新. 这些年里,创新的湘菜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