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园地 | 南门吹雪守宁中
宁海中学军训晨景(罗群星摄)
南门吹雪
高一(3)班 李浦银
某 “ 高材生 ” 给宁中的两个门卫写了长长一首打油诗,一届传一届,传到我们这儿,就只剩下“ 南门吹雪 ” 这最经典的一句了。但留下的都是精华,果真。南门门卫师傅姓华,因长年守着一个偌大的校园,出于尊重,老师同学们多称他为 “ 华老师 ” 。印象中,华老师一直都是一头白发,因为过长而一根根搭在一块儿,梳得齐整,很精神。大约是那一头银丝耀眼得过分,想细细说出他的五官,身材云云,就很难再想到什么。这样的经历应该不是我一个人所有的,不然那一头白发也不会被扣上这样一个诗意的帽子——“吹雪”。
学校不大,事情不少,门卫的工作是一日也不闲着的。勤快的学生六点半就到校了,大门口卡一刷,一声清脆的“叮咚”,唤得太阳的眼睛在迷蒙中懒懒地睁开一条缝;晚的则拖拖拉拉到七点后,太阳就睁大了眼睛等着看他们被嗔怪的好戏。继而是老师们各色各样的小轿车,小电驴,那黄色的栏杆就耐着性子周而复始地一起,一落……到了晚上,八点一批初一初二,九点一批初三,十点一批风华高中,十点十分一批宁中本部。身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家长一点一丛地簇拥在大门口,车灯,人流,闲谈声 …… 此外,家长在门外请求着: “ 师傅,我给我孩子送两件衣服,行个方便吧!”同学们思量着:“我订的报纸到了吧。”老师们呼唤着:“华老师有我的包裹吗?”企图进校做广告的小商贩缠磨了半天只得悻悻地走开。各班的男生挤在一块儿等着向华老师拿水票换水……
零碎的事情一大堆,华老师却都做得精致。譬如日日上百的车流量,老师的车,家长的车,外来车辆,牌照型号,仪器般的精准,不曾识错一辆;譬如某班的某某感冒药在门卫放了一天还不见来领,他就很是着急地亲自送到教室;譬如矿泉水桶在储藏室内整齐地垒成一面高墙,每一张水票上工工整整地裁剪,工工整整地印着“华××印”;譬如帮学校做的发票一类的小活计也做得一丝不苟……
印象深刻的是暑假里某个飘着雨的傍晚,我向华老师要来钥匙去取落在培优班教室的课本。他从守卫室里间取出一串钥匙,又翻来覆去地捡出那里面的两把:“喏,这把是楼下的,这把是楼上的,楼下的是铁门,得这么开……”嘱咐了半天,终是不放心:“还是我陪着去妥当,楼下的门很难开的。”我就道着谢谢,跟在后面,看那满头银丝上飞着的细雨和红霞。
华老师常说,宁中的学子的确认真,每年寒假都会有那么几盏到大年三十都不灭的灯。那些不灭的灯下的学子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夜里门口晕开的那一抹橙黄,下面十年如一日地坐着一个守望青春的老人。
华老师心里藏着一个宁中,华老师手里捧着无数宁中的故事。和他谈起宁中的那些老师,开口总是“那老师好”。他也会无意间讲起一些宁中就读的学生,讲那些追梦的故事,讲着,眼里闪烁着骄傲而柔情的光,仿佛在讲他的那些孩子。
哥哥来宁中接我的时候感慨万千:“看到华老师就觉得亲切。都没变啊,大门,教学楼,好像穿越回以前一样。”
我顺着哥哥的目光望向华老师,满头白发的华老师,宁中的“吹雪”。他用双手拾掇着这学校点点滴滴的小事,用时光叙写着给这方土地的情诗。
他流在宁中的血液里,他同宁中一起吹拂着千万学子生命里雪一样纯洁的青春。
指导老师:郑建明
□ 文章:李浦银
□ 摄影:李秉运
□ 编辑:水东居士
□ 审核:白溪钓翁
“传播乡土文化,弘扬宁海精神”,感谢您对“乡土宁海”公众号的支持。“宁波东胜”赞助的“乡土宁海”是公益事业。
xiangtuni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