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 月
望 月
(1)
在中秋之夜,到小区中心湖畔去望月,似乎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
此刻,“月亮走,我也走”,回味着刚刚品尝过的不同美味月饼的我,漫步来到湖边的圆亭,举目仰望那镶嵌在天幕间的神秘而又可亲可爱的一轮皓月……
月明星稀,清辉如水,洒向四面八方,洒向尘世人间,也洒向这一泓碧水的湖面,仿佛在向那追逐着的鱼群送来快乐舞蹈的追光灯。
“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我刚刚想起沈小岑的《月之故乡》,却被甬路上传来的女童音的歌声所打断:“妈妈月亮之下,轻轻地我想你了……”这深情悠扬而稚嫩的歌声令人陶醉,也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回到儿时的那个山乡小村。
(2)
记得儿时的八月十五晚上,我双眼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一心渴望着的却是母亲要分给的月饼。
小院中心,那个小饭桌上面的两个盘子里,一个是葡萄、柿子和鸭梨,另一个放着的则是母亲托人从集上买来的藏在那包包里的月饼。一个用土黄色的纸张层层包裹着的、用麻绳捆绑得紧紧的包包,附在上面的一张小方红纸盖头格外显眼。
只见母亲上了香,便开始一层一层地去剥开那红盖头下的黄纸包包,我的心也随着剥去的纸张而提了起来。很快,当四个摞在一起的散发着香甜味道的月饼展现在面前的时候,我的口水早已流了出来。母亲先是拿出两个,说是留给父亲和哥嫂的。然后,就用切菜刀小心翼翼地把余下的两个月饼分成四块,我,二姐、大姐和母亲每人手中分得一块。
拿到手中的月饼,我恨不得一口就吃光,心里想的是,再跟母亲多要一块,哪怕是一小块儿。猛然,我想起了什么,便对母亲说:
“娘!天天过八月十五吃月饼多好呀!”
二姐说: “你就知道吃好的!”
大姐说:“月亮不会天天是圆的!”
慈祥的母亲,看着我们仨的吃相儿,听着我们的话语,脸上露出和蔼幸福的神态。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平静地说了一些我当时听不明白、至今想起来仍有嚼头的一番话:
“过日子得干活儿,不能光想着吃好的。月亮不会天天圆,一年一个八月十五吃月饼,有盼头才有味道。人一辈子走顺了,不能高兴过了头;遭难了,别太丧气,想想八月十五月亮总会圆的。”
那时候,我对母亲说的话,并没有当回事儿。白天疯玩儿,晚上常梦见有一大堆摞得高高的月饼,可当我上前要用双手揽到自己怀里的时候,那堆月饼突然就倒塌了,化成了水,流走了,走远了。
(3)
长大了,生活越来越好了,每到八月十五夜晚,自己双眼看着那一盒盒包装精美、价格不菲而有点儿“望而生畏”的月饼,心里想着的却是那天上的月亮,是远在天上的母亲的话语。
长大了,我渐渐懂得了,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太阳、地球和月亮还自转。如此,周而复始,就有了春夏秋冬,有了阴阳八卦五行,有了嫦娥奔月、玉兔银蟾、吴刚砍桂树等的传说。
如今,我明白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因为矛盾普遍存在,自然界错综复杂,转化永远不会完结。
如今,我理解了60多年前母亲的话语,人活着就得辛勤劳作。人或许不会倒在逆境和困境之中,却容易沦为舒舒服服好日子的俘虏,忘记初心,忘记责任,忘记砥砺前行,以至走向悬崖!是的,易了,顺了,想想“月盈则亏”;难了,逆了,想想“祸兮福所倚”。在台上,不可忘乎所以欺压人;在台下,不能阿谀奉承昧良心。得了理,也要懂得设身处地谦让人,总之,要夹着尾巴做人。
如今,我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不再为曾经的成绩和某一时段的顺境而沾沾自喜或得意忘形了,不再为随时可能出现的诸多难题、困境和矛盾而心急如焚或惴惴不安了,不再为过去和将来缘遇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而大惊小怪或怨天尤人了。因为,这些都属于自然,正常;因为,一切都在变化。做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我,当承担起做人的义务和责任: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祖宗、父母和家庭子孙。
我感觉得到,皎洁的月亮沐浴着我的心,天上的母亲懂得我的心。
垂柳婆娑,鱼群戏谑,秋风微起,秋蝉似鸣。中秋之夜的月亮,嵌在天上,映在湖面,印在心里。我久久地望着,望着那轮遍洒清光如玉盘的明月,起伏的胸中涌动着的一股无法抑制的气血,正迅速汇集成那支发自于心底、默默吟唱的歌儿:
“天之大,唯有你的爱是完美无瑕;天之涯,记得你用心传话。”
2017年10月于丽晶园。
作者:崔承志
◆崔承志:【简心诗苑】简心诗苑九月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