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现象”同现,银行的“寒冬”时刻是否到来?
新一轮降薪潮开始席卷金融机构。据媒体了解,在1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多达10家银行人均薪酬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民生银行上半年人均薪酬同比下滑23.2%至14.6万元,下滑幅度和绝对金额均位列上市银行第一位。
与此相适应,上半年,多家银行的员工人数也在悄然减少,其中,中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行员工合计减少超过2万人,招行员工减少了7000多人。
降薪与裁员同时出现,这在以往,是很难与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的。至少,不会大面积出现。因为,银行一直被认为是躺着也能赚钱的行业。不然,无论是世界财富榜还是中国财富榜,银行都占据最显著位置,中国工商银行更成为全球最赚钱的银行。
显然,这源于中国企业的钱好赚,中国居民的储蓄贡献大。要知道,这些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大幅抬高了融资成本,开发了各种从企业身上榨钱的“武器”。而善于存钱的居民,则为银行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存款,供银行赚取很高的利息差,供银行再通过派生存款、派生贷款等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
那么,降薪与裁员,是否意味着银行的“寒冬”已经到来。要知道,如果银行能够继续维持暴利,继续享受高额利润,继续躺着赚钱,就不大可能出现降薪与裁员并存的现象的。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按照常理,应该是银行的经营出现了问题、发展遇到了困难,效益也出现了大幅下降现象。这一点,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7月7日举行的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上已给出了答案。他表示,对银行人来讲,可以说现在进入了“焦虑时刻”,银行业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相反,不良贷款则从2013年3季度开始,告别了过去连续多年的“双降”态势,出现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业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到4.01%,拨备覆盖率则下滑到175.03%。不仅如此,银行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可谓是腹背受敌。
尽管如此,并不代表银行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银行提供给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没有因为银行效益下降而下降。相反,有的还在上升。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企业的运行状况不佳,对高成本的资金需求下降,加上产能过剩行业的困难加剧,政府融资平台无法再给银行提供大规模的融资和固定收益回报,导致银行的效益也受到了极大影响。
事实上,如果银行的经营是与经济发展、企业运行紧密协调的,信贷投放是依据市场规律进行的,那么,银行的经营状况也要能够比较准确、客观地反映经济的运行状况,特别是企业的运行状况,而不是与经济运行相向而行。毫无疑问,近年来银行的经营状况是“失真”的,是没有有效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亦即经济在下行,企业在困难加剧,银行的利润却不断攀升。利润哪里来,不都是抽的企业的血、政府的血、居民的血,是以牺牲经济发展和企业利益为代价的。正是银行过度强调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才使得自身的长远利益和经济的全局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害。
面对银行降薪,民生银行股东之一的史玉柱表示,降低薪酬水平是昏招。可以减人,但决不能减薪酬,否则人才严重流失;企业减人是淘汰没用的人,减薪是赶走有用的人。话虽不错,但是,却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现在的银行,并不只在降薪,也在裁员,降薪和裁员是银行同时出现的现象。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现象。到底是短暂的还是阶段性的,是过渡的还是长期的。因为,经济和金融已经出现了严重不协调甚至对立的现象。作为银行生存基础的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由于长期得不到银行的有效支持,普遍面临经营困难的格局。企业活不好,银行又岂能活好呢?也就是说,银行要想摆脱目前的困境,唯有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可在效益下降的情况下,银行能够做出这样的调整吗?不调整,就只有让效益继续恶化下去,让降薪和裁员始终陪伴着银行。
正常情况下,降低薪酬对企业来说,确实不是一个高明的招术,裁员也不是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手段。但是,面对效益下降、经营困难,躺着赚钱的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银行也不得不出此下策。关键是,从银行目前的经营理念和思路来看,似乎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仍然沿袭传统的思维模式,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那么困难将很难摆脱。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快金融改革,已成为金融行业最为紧迫的课题。特别是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搅活银行这团死水,让银行不再在没有竞争中无序发展,是关键的关键。
降薪与裁员,不一定代表银行的“寒冬”已经来临,但是,不转变观念,不调整思路,银行的“寒冬”总有一天会出现。一旦真的出现“寒冬”,银行业的危机也就真的到来了。毕竟,银行目前的许多风险,都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才避免发生的。银行自身不引起警觉,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风险迟早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