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译第三十枚西夏文钱币“入孤寳钱”佛宝系列
解译之前,简介历史:
公元1227年以前,在中国的大西北,有一个历时近190年的西夏帝国,这个国家从建国时期以“尚武重法”为立国方针,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逐步走向发展佛教,振兴儒学,转变为“重文尚法”,以儒治国了,使这个“骁勇善战”民族变得越来越文弱,最后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所湮灭。
西夏周围的邻国,都是有着深厚佛教文化的基础,对其深受影响,就像儒学一样,在原有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西夏建国后,统治者高度重视提倡推广佛教。因为长期频繁的战争,灾难深重的民众,为了寻找精神寄托,摆脱苦难,很容易就接受了佛教信仰。
“宗教是麻痹人民的鸦片烟”。西夏统治阶级推行佛教是为了掩盖阶级矛盾,让民众看不出剥削和压迫的本质,它让民众深信因果报应,忍受各种苦难,多多行善,灵魂不灭,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引导人民脱离现实。
西夏统治者带头崇奉佛教,大修佛窟、修建佛塔和佛寺,购置佛典,翻译经书,延请高僧前来传授佛法。百姓从事做佛法;盖寺舍;烧香礼佛;诵经等。形成了上下崇佛,僧人遍地的局面,使西夏成为了佛教国度。
佛教的发展,在客观上促进了党项人同汉人、吐蕃人、回鹘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和提高是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笔者展示一组西夏文钱币,既有大花钱,也有佛教供养钱,折十钱和不同批次铸造的小平钱,这种组合可作为同宗互证。
笔者将破译的这枚西夏文钱币与信佛礼佛相关系,从钱币的解译过程能悟出信仰佛教的深意。此钱币(上右下左)顺时针旋读,上方第一个字,《夏汉字典》解译为:溶、入、进也。右边第二个字,字典解译为:孤也。第三字和第四字是“寳钱”二字,不必多解。笔者把这枚钱币破译为:“入孤寳钱”,这枚钱币体现着对佛教虔诚的信仰。多数读者一定非常难以理解,西夏文钱币就是这么深奥,西夏文字难译,汉文意思难解。读过佛学经书和信仰佛教的读者也许容易通解,没有读过佛学经书的读者如能够通过笔者的释译得到明了,是属很有佛道悟性了。请看下方佛教解读:
佛(Buddha) 智者,觉悟者,福德和智慧修行圆满者。佛祖:释迦牟尼佛,自行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悟出宇宙中的三个真理,即《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意思是:宇宙的实相是永远变化不已的,没有一刻停息的实体,万物皆有变,有生必有灭。而人由于“自我”的利益观念,又不真正明白身心内在和外在的一切都不可能永远不变,从自我立场希望好的事物永远存在,不好的事物不要降临,惧怕“老”“病”“死”而痛苦。人,由于“自我”的利益观念而生出了贪欲;不满;愚痴;忧伤;悲痛;苦闷等烦恼……因此,人应该通过正确的修行了解“诸行无常”的真理,了解宇宙中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也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用这种观念去看待内在和外在的事物,就不会因时空的不如己意而生痛苦,慢慢地就能让自我的情绪寂静下来,从而达至“无我皆空”,达至得到轻安喜悦,永远祥和的境地。这个境地就是智慧的彼岸——涅槃寂静。
修行者需要无我地把自己融入所有的空间,融入所有的时间,能正确地看清“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即是明白生命的真理,能调伏贪欲;断贪欲;越贪欲,是名为“智”,能超越时空,融入时空,无我的融合与万象,就是“智者”。修行是为了消除自我的痛苦烦恼而达至永恒的喜悦境地,修行的路是孤独的,要自己走,生而孤独,死而孤独,要孤独地走向通往涅槃之路,成为一个觉悟的人,即“佛”。
此枚西夏文钱币由番字译成汉字,读作:“入孤寳钱”,再用佛学通解为汉文意思即:无我融入万象,孤独走入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