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五苓散证方药:茯苓,泽泻,猪苓,白术...

解读五苓散证
方药: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
方解:本方集猪苓,茯苓,泽泻,白术诸利尿药,重在祛内饮,泽泻用量重,取其甘寒之性,为方中主药,以解其烦渴,并与猪苓为伍兼清里执。复用桂枝不但解外,而且参降气冲,使水不上犯而下行,五味配伍,解外利水,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其适应证为太阳太阴阳明合病证。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午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解读:太阳病,治疗应当发汗,但发汗应微似有汗为最恰当,若发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使人津液大量失,胃中水液补夺而干燥,故患者烦躁不得眠,这种情况,如口渴想喝水时,可少喝一点,使胃气和既能愈。
如果发汗后而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里有停饮,误用发汗而致表仍不得解的证候,则宜用五苓散治疗。

(0)

相关推荐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六)

    伤寒论第72条辨: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发了以后,病人口渴,脉浮数,病人就是五苓散证,因为水都在皮肤表面上,中焦没有水了,所以病人会烦躁. 成无己说:发汗己解,胃中干,烦躁不得眠, ...

  • 【五苓散】【组成】:茯苓、猪苓、白术、泽...

    [五苓散] [组成]: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温开水送下,一日3次.煎汤去滓服.服后饮热水,温服出微汗.近人多改为汤剂,水煎服. [主治]:本方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 ...

  • 白术、丹参,茯苓、猪苓、泽泻、茵陈、山楂...

    白术.丹参,茯苓.猪苓.泽泻.茵陈.山楂.柴胡.郁金. 我这个方,总的来说,是在做三件事 ​第一:柴胡.郁金.茵陈--疏肝.解郁.行气.利胆--解决肝的问题. ​第二:白术.茯苓.山楂--健脾化痰.降 ...

  • 治水三宝:茯苓、猪苓、泽泻 – 经方派

    茯苓 古人论茯苓多认为它能够先上后下,李时珍就持这种观点.但类似于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的说法都不太令人信服,他是这么论述的:"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 ...

  • 治水三宝:茯苓、猪苓、泽泻有啥区别?

    茯苓     古人论茯苓多认为它能够先上后下,李时珍就持这种观点.但类似于先上后下或先下后上的说法都不太令人信服,他是这么论述的:"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 ...

  • 茯苓泽泻汤证方证标准√

    茯苓泽泻汤证方证标准√

  • 治水三宝:茯苓、猪苓、泽泻

    茯苓 <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我们来看,"气味淡而渗"就推出其性上行 ...

  • JT叔叔伤寒杂病论慢慢教:泽泻&猪苓及方药(126)

    接下来介绍泽泻跟猪苓这两味药,可是泽泻跟猪苓这两味药可以说是知道一下,只是增加一点知识而已.因为在临床使用上面,去教这两味药其实没什么意义.怎么讲呢,就是说因为在<伤寒论>的那个写作结构里 ...

  • 【利尿消肿三药:泽泻、茯苓、猪苓】

    泻:长于利水渗湿,泄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淋浊涩痛,遗精,脚膝痿软: 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 茯苓:不仅能利尿消肿,而且能益心脾,安心神. 猪苓:只能渗湿利尿. 泽泻. ...

  • 茯苓泽泻汤方 :经方五苓散

    [五苓散]猪苓(去皮)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上五味药以3:5:3:3:2合捣为散,每服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