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 柯劭忞趣话
《清史稿》已经加了新式标点出版了,这对学术、文化界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我不禁想起了当年负责编撰《清史稿》的一位胶县学人柯劭忞氏。
辛亥后,成立“清史馆”,第一任馆长是赵尔巽,,这位清代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又兼“将军”的“汉军旗”,是一位标准的“遗老”,当时曾自谓“作清朝官,为清朝人,吃清朝饭,修清朝史”以解嘲。不过他思想虽然落后于时代,而对史馆延揽人材上却是很可取的,柯劭忞氏就是他延揽的修史专家之一。其后,赵尔巽不久去世,清史馆即由柯氏主持。经过十三年的惨淡经营,于一九二七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五百三十六卷的庞大史书,柯氏是贡献了力量的。一九二九年年底,《清史稿》曾遭当时南京政府“永禁流传”的严令,这据说是因高阳李石曾氏的鼓动。说来,这也是一段早已被人遗忘了的历史公案了。
柯氏字凤荪,号蓼园,山东胶县人,是晚近极为著名的北方学者。同治九年中举人,年只二十一岁,直到光绪丙戌(一八七六年)始成进士,去中举已十六年,是时柯氏已三十七岁。后来曾历任湘南学政、国子监司业,并被派往日本考察学政。后任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经科监督、总监督(即校长)。
柯氏的父亲虽未得科名,但经史之学极有根柢。其母为掖县李长白之女,是当时有名的闺阁诗人,其《乱后忆书》诗云:“插架五千卷,竟教一炬亡。斯民同浩劫,此竟敢言伤……”此诗曾传诵一时,由此诗亦可想见柯氏幼年母教之熏陶了。柯氏早慧,世传其七岁时名句有“燕子不来春已晚,空庭落尽紫丁香。”很可看出一位早慧的儿童的情思。柯氏与北洋政府临时大总统徐世昌是丙戌同年翰林,曾参加徐世昌的“晚晴诗社”,于编史之余,时事咏吟,诗虽非其专长,然亦甚清逸,其题《水竹村人江湖垂钓册子》云:
“箬笠蓑衣一钓竿,白苹洲渚写荒寒,不知渔父住何处,七十二沽烟水宽。”
不论其“史”,仅论其诗,亦足以传了,何况还有其举世闻名的大著作《新元史》呢?柯氏因其文名,还得了一段姻缘:柯氏元配夫人去世较早,继配即桐城吴汝纶之女。据闻议婚时,汝纶先生夫人因新婿年龄与其女相差较大,且系续弦,坚不同意,但挚甫先生爱柯之才,因而坚决主张这门婚事,而且终成婚配,吴氏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女士哩。
王静安在溥仪南书房行走时,柯氏也同样在宫中行走。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写给罗振玉的信中记柯一件趣事云:
“凤老今晨上去面对半小时,语尚未闻,人时因身重,轿索断,致坠地,然未受伤,可谓吉人天相也……以凤之高年直前,恐当上必应感动,其坠车时想上必闻之。”
柯氏逝世于一九三三年,享寿八十四岁,比王静安先生晚死六年,多活三十三岁,在当时也算是享高龄了。柯氏不但家学渊源,幼年早慧,更重要的在其一生专心致志,治学勤恳,幼年因用功过度,身体很差,在治史之余,兼研医理,有很好的岐黄之技。而且兼治算学,能手制仿古算学仪器。开始不解“天元”(现在代数)之术,终日苦思,闷闷不乐,忽然有一天在吃中饭时,大叫起来:“我懂了,我懂了!”从此便解“天元”之术,真所谓“思之思之,鬼神通之”了。
柯氏一生最负盛名的大著作是他的《新元史》,这是用了三十年苦功才完成的。柯劭忞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作国子监司业,他入学(府考中秀才)时取中他的老师,即当年胶州知府四川宜宾人陈代卿来京看他,写有《北游小记》,曾云:“柯凤荪少司成,余权胶州时所得士也。……著有《新元史》,尝得欧洲秘藏历史,为中土所无。余在京见其初稿,以为奇书必传。”其后又过了十五六年,徐世昌作大总统时,《新元史》刻成出书,徐氏对之备加称扬,并通令列为“正史”之一。徐世昌固然是帮老同年的忙,而《新元史》本身则自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为此柯氏荣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这是六十年前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国当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极多,而得到博士学位的极少。何况柯氏又没有在日本留过学,只是清朝的翰林,曾到日本考察过学政。以这样的资格获得日本博士学位的,在近代史中,只有柯劭忞氏一人,其原因就是因为一部《新元史》。当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有”博士论文审查会”。根据不同的论文,聘请不同的专家来审查。审查《新元史》的是当年东京帝大极负盛名的史学权威箭内亘博士,时任教授。工作极为仔细认真。有一天他的学生仓石武四郎教授去看他,见满屋中摊的都是书,其师正在紧张查对资料。对他说:这部著作的价值可在博士之上;也可在博士之下,要把原书与旧“元史”不同之处,一一加以比较,查对核实评价之后才知道,所以这些工作是颇麻烦的。(大意如此。)可以想见当年帝大审查《新元史》时态度之严谨。不过后来毕竟是通过了审查,获得了学位。其后日本设“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因柯氏为东京帝大文学博士,名重一时,因而聘之充任委员长。
柯夫人是吴汝纶女儿吴芝瑛妹妹吴芝芳。柯氏在家中对子女教育也很注意,后来燕龄(长子昌泗)先生以下兄弟等也都是有名的学者,不过静安先生对他们评价并不高,一九二二年写给罗振玉的信中说:
“商君之书(指商锡永,字承柞)之《殷虚文字类编》)已见首册,其说尚平实不支,即此已为远到之基。胜于燕龄弟兄远矣。”
静安先生这点上很有眼力,这几位可惜相继都潦倒以终,今日知之者甚少了。
十几年前,全国政协董一博老校长想让我整理孙墨佛老先生的《书源》,准备出版,因数量过大,无法接受这一任务。不过已看了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印的此书的十篇名人序言。第一篇是柯凤老写的,最后一篇是燕龄先生写的,父子二人为此书十分捧场了。我和燕龄先生很熟,多次到先广宁伯街家中去看望,不过也是四十五年前的事了。
阅读链接
作者简介:邓云乡,学名邓云骧(1924.8.28----1999.2.9)山西省灵丘东河南镇人。上海红学界元老,与魏绍昌、徐恭时、徐扶明并称上海红学四老。青少年时期,先后在北京西城中学、师范大学和私立中国大学求学。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任教山西大同中学,天津中学。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工作。1953年10月起,先后在苏州电校与南京电校教书。1956年1月在上海电力学院教书,至1993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