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和他的子孙——文/光山县 马军

能编出“史学双璧”之一的《资治通鉴》,司马光的智慧绝对非同常人,那他的子孙如何?

说起来,在子孙的问题上,司马光可谓不幸。司马光与妻子张氏生有两个儿子:司马童、司马唐,大约在司马光任并州通判的时候,这两个孩子夭折了。并州也就是今天的太原,通判是州郡的副职,掌管粮运、水利和诉讼等事务,同时对州府的长官负有监察的责任。司马光在并州待了大约一年多的时间,也就是三十七八岁时。在描写前往并州的诗歌《苦寒行》中,司马光还提到自己的妻儿,“妻愁儿号强相逐,万险历尽方到并。并州从来号惨烈,今日乃信非虚名。”在儿子夭折二十年后,司马光又写下感人至深的《梦稚子》:“穷泉纤骨已成尘,幽草闲花二十春。昔日相逢犹是梦,今宵梦里更非真。”

为了继承香火,后来把兄长司马旦的儿子司马康过继为子。司马康虽不是司马光的亲生子,却有司马光之风。司马光七岁时,“凌然如成人”,可谓少年老成。而司马康从小也端正谨慎,不苟言笑。且与司马光一样聪明好学,博览群书,对父母极孝。路人看见他,即使不认识,仅看他的仪容举止,也知道他是司马光的孩子。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司马康曾帮忙检阅文字,后来担任过著作佐郎兼侍讲等官职。司马光天性喜欢简朴,不崇尚奢靡,二十岁那年高中进士甲科第六名,在为新晋进士举办的闻喜宴上,按惯例每名进士都要戴花,唯独司马光没戴,有人劝说道:“这是皇帝赐的,不可违背。”不得已才戴上一朵。司马光希望司马康及后代子孙继承节俭的良好家风,专门写有《训俭示康》。司马康还真做到了,一生廉洁自立,“口不言财”。为给司马光立神道碑,宋哲宗赐给了两千两银子,因此前司马光丧葬费用都是官府给的,司马康这次拒不接受,但朝廷执意要给,司马康只得派人到京城接受下来,所得赏赐全部赠给族人。

司马康除了参与《资治通鉴》的文字校对,还参与过《神宗实录》的编写。曾上书建议朝廷在粮食丰收时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粮荒时拿出赈济灾民。鉴于治世少,乱世多,建议年幼的宋哲宗加强学习,以增进德才识。又认为《孟子》一书最为醇正,讲述王道尤其明白,建议宋哲宗及时读之。宋哲宗下诏让讲官编修《孟子节解》呈上,司马康不顾身体有病,坚持写出《孟子解》二卷。又建议高太后加强对孙子宋哲宗的教育训导,言辞极为恳切。司马光去世后,司马康居丧期间,住着简陋的房子,吃的是粗茶淡饭,又睡在地上,结果得了胃病,最终只活了四十一岁,在司马光去世四年后去世。

司马康一生结过两次婚,先娶朝散郎张保孙之女,妻亡后,续娶大理寺丞张淮之女。共有两个儿子:司马植、司马桓。宋朝有恩荫的规定,即父祖为中高级官员的,子孙可以不经过科举考试,直接授予官职。因司马光、司马康之故,司马植、司马桓都被授予从九品的承务郎这一三十阶中最低一阶的官职。

司马桓早夭,司马康去世时,司马植只有数岁。司马光编《资治通鉴》,在洛阳一共待了十五年,与从共城(今河南辉县)迁居洛阳的著名理学家邵雍关系极好。邵雍年长司马光8岁,司马光以兄长待之。邵雍先于司马光去世,司马光对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厚爱有加,司马康与邵伯温的关系也非常好。司马康去世前,把司马植托付给邵伯温,当时很多朝廷大臣都说:司马温公(司马光去世后,朝廷追赠司马光为温国公)的后人要想长大成人,非邵伯温不可。朝廷知道后,专门把在长子县当县尉的邵伯温调到洛阳,任西京国子监教授,以方便教育司马植。邵伯温到任后,严厉地对司马植说:“你是温公的孙子,司马康的儿子,贤能还是愚蠢,天下都在看着,一定要有所敬畏。”司马植没辜负邵伯温的教导,最终学有所成。关于孙子辈,司马光写有题为《观孙儿戏感怀》的诗:“我昔垂髫今白头,中间万事水东流。此心争得还如尔,戏走阶前不识愁。”

司马植贤似其父司马康,被人称为“真温公门户中人也”,妻子是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助手范祖禹的女儿,可惜这个司马植去世后,没有子嗣(《司马氏家谱》载,司马植有两个儿子:司马兴老、司马世孙,只是很早就去世了。但也有学者因《司马氏家谱》为后人所修,对这条记载不予采信。其实,即使这条记载真实可信,因两个儿子早死,司马植死后无子嗣却是千真万确的)。司马植死后,立其再从孙司马稹为嗣。所谓再从孙,即伯叔父的曾孙,也就是司马光堂兄弟的孙子。这样,司马稹就成了司马光的第三个孙子。偏偏这个司马稹是个不肖子孙,把祖上留下来的书籍、财产全折腾光了。

靖康之难,司马光兄长司马旦的孙子司马朴被金人掳走,金人授予司马朴官职,司马朴拒不接受,保持了气节。绍兴年间,南宋与金朝缔结和约,明明自己的国家软禁着司马朴一家,金国使者却挑衅地问:“如果司马光的后人在,你们还会重用吗?”南宋朝廷赶快派人在江南一带寻找司马光的后人,最终找到司马稹的第二个儿子司马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依恩荫之例,宋高宗专门下诏授予司马伋右承务郎的官职,作为司马光的曾孙,延续司马光家的香火。右承务郎是京官最低一阶,从九品。司马伋后来担任过吏部侍郎、龙图阁待制等官职,还曾以试工部尚书的职位出使金朝,因有司马光曾孙的身份,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以致“观者塞途”。作为司马光的后人,司马伋以光大司马温公之学为己任,积极搜集整理司马光遗稿,以《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传家集》为名刊行于世。今天我们能看到司马光的许多第一手文献,司马伋功不可没。有如此贤能的曾孙,如果司马光地下有知,也当备感欣慰吧。

(编辑 刘宏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