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政治:蜀汉破灭的基因图谱
《三国》蜀汉政权的破灭基本随着三大战役的失败走到尽头。这三大战役分别是刘备发起的夷陵之战,诸葛亮发起的六出祁山,以及姜维发起的九伐中原。三大战役或丧师失地,或劳而无功。三大战役的失利,又无不与蜀汉政权核心人物的人格缺陷,或者性格基因相关。
桃园三结义
刘关张都是“草根”出身,属于典型的“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贫贱人格类型。由于出身的贫寒,三人成长早期缺失良好的教育和必要的心性修炼。其中,关羽自持功高,傲慢无礼,俾睨天下,最终招致杀身之祸。作为蜀汉政权核心人物的刘备极端自我,缺乏大局观念。荆襄之战,对身陷危局的结义兄弟,国家栋梁见死不救。可以说,刘备的狭隘非但葬送了自己的兄弟,甚至也亲手埋葬了自己艰难开创的蜀汉帝国。其后,刘备发起夷陵之战更属利令智昏,肆意妄为。刘氏兵败,东吴陆逊顾忌曹魏威胁,停止追杀。此后,蜀汉政权苟延残喘四十年余年。假使刘备获胜,曹魏南下、西出并举,那样吴蜀断无存活之可能。
刘备摔孩子
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西川。《三国志》记载的诸葛亮并非《三国演义》描绘的“智圣”形象。《三国志》作者陈寿认为诸葛亮“治戎所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意味着诸葛亮长于社会管理,短于奇谋克敌制胜,且不善处理将帅关系。从本质上更像一个文人政治家,而非军事家,更不是曹操那样的权谋家。这似乎与诸葛亮作为一个出身贫贱的文人人格相符。诸葛亮在刘备时期,饱尝关张的歧视,刘备的冷落。在其执政蜀汉后,最明显的人格特征为不自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原有荆州集团悍将和川蜀人士的不信任。
失街亭
一出祁山,街亭重地,诸葛亮无视赵云、魏延的等一干老将的存在,派遣自己得意的马谡守街亭。即使是出于培养嫡系的考虑,也不能拿军国大事开如此的玩笑。从某种意义上说,马谡是不可能守得住街亭的,即便他按照诸葛丞相授意的当道扎营。街亭地势开阔,两侧也没崇山峻岭可以形成地形优势,不利于坚守。另外,交战双方的将领军事素养和军事实力都不可同日而语。马谡,有似“纸上谈兵”的赵括,缺乏独立指挥大军团作战经验。对手却是曹魏久经沙场,勇冠三军的张郃。加之,双方兵力悬殊,马谡又与大将王平不睦,不能形成犄角拱卫之势。街亭之败,实属必然。
鞠躬尽瘁
世人多赞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的大兵团作战,主帅“事必亲躬”却未必是好事。战略家应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事必亲躬,首先意味着对他人不信任,对自己不自信;再有就是专治滥权。事必亲躬,就诸葛亮而言,牵涉了他作为主帅的过多精力。对于军旅征战大局,反倒举止失措。自己保守,局促无功;又不能放手魏延建立独当一面。以至于“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有如儿戏;穷兵黩武,祸国殃民。
借东风
相对于曹魏政权的人才辈出,蜀汉政权可谓后继乏人。个中原因,首先是政权领导阶层的狭隘,压抑、限制,甚至扼杀了集团内部新生力量的发展壮大。再有就是,作为蜀汉领导阶层接班人的“蜀二代”,源于缺乏必要历练所导致的孤陋、平庸。关张赵云,以及诸葛亮,早年颠簸流离,奔命沙场,子息晚见。没有曹氏、司马氏,子承父业,沙场磨练、学习的机会。蜀汉领袖后代均平庸,面对司马兵士,或颟顸自毙,或俯首就擒,几为笑谈。即使是蜀汉后期,诸葛亮亲自教导、培植的接班人姜维,也身负骄娇二气。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破强敌。和诸葛亮丞相一样,尴尬而亡,诚为天下笑。
姜维之死
蜀汉英雄刘关张,狭隘、傲慢,自损基业;继任者诸葛丞相,文人治国、治军,有失智勇,且自私、短视,焉有不败之理;又兼蜀汉后人,或懦弱、或颟顸。唯狭隘、自私,作为政权基因,一脉相传。蜀汉早亡,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