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杜甫看山写下“狂诗”,后世文人争议不休,年年入选课本
唐代两位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很多读者对于他们的印象是有很大不同。李白被尊称为“诗仙”,他的诗作天马行空,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他本人也是一生“狂傲自负”,敢于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而杜甫则被尊称为“诗圣”,他的诗沉郁顿挫,很多都充满现实主义思考,他本人则是一生“潦倒失意”,到了晚年只能感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但是这样的印象都只是片面的,李白虽然狂傲,但是他的一生其实也是失意的。他早年间也是有志功名用世,见到名士李邕的时候便曾写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千里”的雄心壮志,奈何他一生仕途并不顺遂,即便是被皇帝赏识亲召入京,也只是做了一位写歌功颂德诗文的供奉翰林,这也让他最终选择离开长安游历天下。所以他的人生底色其实也是失意落寞的。
杜甫,比起李白则是更为失意,李白虽然仕途不顺遂,但好歹曾经也是伴在皇帝左右的“红人”。而杜甫虽也有功名用世之心,奈何一生仕途无望,颠沛流离,算是连仕途的大门都没有推开过。所以诗中的沉郁顿挫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不过早年间的杜甫,比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白,其实也并不差多少,他也曾有过“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的狂傲。
公元735年,23岁的杜甫赴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无奈落榜。距离下一次科举考试还有三年时间,于是他便效仿自己的“偶像”李白,也开始游历天下。次年,24岁的他北游经过齐、赵等地,从远处看到雄壮的泰山,于是便挥笔写下了下面这首“狂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相信对于这首描写泰山的诗篇,大家已经是再熟悉不过了,毕竟这是一首年年入选课本的经典佳作,在上学的时候大家便已背得滚瓜烂熟。
这首诗起首两句堪称“神来之笔”,以设问的形式开篇,将自己第一眼望见泰山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接下来则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历朝历代描写泰山和其他名山的名篇佳作不在少数,但是大多都是从山的高大峻峭出发,常以云雾衬托。但是杜甫却给出了不一样的体验,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一山横亘在两国之间,通过在齐鲁两地远望泰山来衬托泰山之巍峨挺拔。
次两句描写的则是近望泰山的秀丽高俊。似乎造化把世间所有的神奇和秀丽都聚集在了泰山之上,“钟”在这里是聚集之意,和“钟灵毓秀”中的用法相同,一个字便将泰山的景致写得淋漓尽致。而它的高耸,更是将山两边割出了黄昏和拂晓,这里其实说的是山阴和山阳两面,但是诗人用一个“割”字,却突出了泰山的挺拔,高度足以隔断阳光,让人读之似乎便能感受到泰山的遮天蔽日。
五、六两句则是描写细望泰山的景象。山间云雾缭绕,绵绵不绝,似乎内心都被这云雾所荡涤,变得胸怀宽广。诗人正看着泰山秀美的风景着迷,突然眼前闯进一只归巢的鸟儿,才知天色已晚。由此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望着巍峨泰山油然而生的,想要登顶其上的想法。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在最高处俯瞰群山。这里既再次表达了泰山的高耸挺拔,又写出了诗人想要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这里看似写的是想要登顶泰山俯瞰群山,但当时的诗人才24岁,还有着功名济世的雄心壮志,所以这里的“会当凌绝顶”,未尝没有位极公卿的意味。不得不说,这样意气风发的杜甫“狂傲”程度丝毫不逊于李白。
这首诗的经典程度自不必多言,但这首诗却引起了后世文人的争议不休。有些文人对于这首诗推崇备至,像宋代范温在《潜溪诗眼》中评价这首诗“后来文士极力道之,终有限量,益知其不可及”;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称这首诗“‘齐鲁青未了’五字,已尽太山”。
也有些文人对于这首诗有颇多诟病,像明代钟惺在《唐诗归》中却评价这首诗“此诗妙在起,后六句不称。用望岳语景作结,便弱便浅”。不过对于钟惺这种看法,和他同朝代的王嗣奭在《杜臆》中驳斥“俗人之见也”。对于王嗣奭这一观点,笔者十分赞同。所谓浅和俗,从来就不是从字面来判断的,这首诗起句很大,如果落得虚而不实,整首诗的结构是没有张力的。杜甫显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一向工于格律和炼字的他,才会在一个问句后用几个景物描写作结,这是非常高明而又新颖的。钟惺虽为诗评名家,显然没有体会到这一点。
对于杜甫的这首“狂诗”,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