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脱土坯
作者 高占和 插图 网络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盖房垒墙用的都是土坯。在那个生活窘迫的年代,土坯不用花钱买,可以就地取材,自给自足。
脱土坯俗称“脱坯”。那时候每个村子边上都会有个大坑,就是水泡子,周围地势平坦,谁家要盖房子,那就是脱坯的地方。其实那地方原来可能并没有坑或只是个小水洼子,脱坯的人多了,不断取土积水,也便逐渐成了大坑。
盖房子脱坯一般四五个人一组,盖房子用坯量大,所以生产队会出工帮忙,一般都会派三四组帮工。若是平时砌个猪圈垒个鸡窝啥的,用量不大,自家一两个人鼓捣就成了。
脱坯主要分三个环节:和泥、上泥、抹模子、码垛。
图为抹模子
和泥,首先要在大坑边缘挖黄土,黄土有黏性,是脱坯的上好料土。挖黄土要先开掉地表的黑土皮子,露出下面的黄土后,挖一层黄土撒一层“扬胶(jiao轻声)”,这样交替铺上几层,将大坑里的水足足实实地泼到土堆上。“扬胶”是东北方言,就是将麦秸铡成两三寸长的碎麦草,将其搅拌在黄泥中,可有效增加土坯的结实度。由于新挖的黄土湿度大,水泼上去一洇就透,所以泼完水的料堆就可以和泥了。和泥的人要穿水靴子,用二齿子将浸透了的土堆掐边儿扒开,一边扒一边将土坷垃怼碎,将黄泥和扬胶充分搅拌均匀,这样一档一档地扒,一档一档地拌,拌好一档,用铁锹往一边咵唧咵唧地敛一档,敛的过程中铁锹要甩得有力,一锹一锹地把大泥摔在一起,利于泥料增加黏度。和泥可以一组的几个人相互配合,交替有个歇息,但不管怎样,一堆大泥和完都会大汗淋漓。这时上到岸上,各自卷根儿旱烟,在明晃晃的太阳下点着,坐在扬胶堆上一边抽烟一边荤荤素素地扯上几句“大栏儿”,这功夫儿叫闷泥。闷泥也叫囚泥,道理跟蒸馒头醒面类似,泥囚上一根儿烟的功夫,再如此这般地往回倒一遍堆,再闷一会儿,泥也便囚得差不多了。囚好的泥扬胶软了,泥也黏了,接下来就是上泥脱坯。
图为和泥用的二齿子
上泥就是用洋叉或铁锹将和好的泥甩到岸上的泥兜子里。泥兜子是用一米见方结实的水凌布或麻袋做成,四角用指头粗的麻绳绑了,一端一根绳,绑完后两端就是两个绳套。将泥兜平展铺开,装满一兜泥,俩人哈腰抓起各自一端的绳套,将杠子往里一穿,一百几十斤的大泥抬起来呼呼就走。大坑周边开阔的地方都是坯场,由近及远,隔几步倒一兜泥,间隔度也就是一兜泥能脱出几块坯的距离。这样一兜一兜地抬过去,码完一趟,留出一块坯的距离,再码另一趟。坑下面的泥料上完就再和下一堆。
图为上泥用的洋叉
随着第一兜泥料落地,抹模子的人就大显身手了。脱坯的模具叫坯模子,用两公分厚的木板做框,模子内长一尺二、宽六寸、高二寸,两端堵头外各镶插一根竹筷或木条,作为起模子时的提梁。抹模子跟插秧类似,模子手倒退着干活,而且为了提高效率,通常都是两个人配合,一个供泥,一个抹模子。模子手身子往下一蹲,右手边放一水盆,先将坯模子里外淋湿,这样黄泥不粘模子。待坯模子周正地往地上一撂,供泥的就要一叉子泥不偏不倚地甩进模子里,泥量不多不少,恰好是一块坯的用量。模子手特别麻利,双手哗啦一下在水盆里蘸些水带到泥料上,这样也是为了手不粘泥,抹起模子来爽滑利落。蘸了水的双手顺势握拳,交叉怼向模子四角,眨眼间两个极为连贯动作便将四个内角的泥料挤压填实,然后张开手掌左右用力一边一抹,旋即,将坯模子往起一提,一块表面光滑且稍有凹陷、棱角分明的土坯就脱出来了,那沙楞劲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之所以要表面稍有凹陷,是因为砌墙时土坯要面朝下使用,如果坯面饱满凸起,会影响四角的稳定性。一块坯脱完,身子往后一退,坯模子挨着向下一挪,同时往后带一下水盆,一叉子泥就又甩进来,如此这般,周而复始。每脱几块坯,模子就要重新蘸一下水,以保持四框湿滑。这样一会儿功夫,长长的一趟土坯就整整齐齐铺排在眼前,如果是几盘模子一块干,一会儿就是一大片。
抹模子虽不像和大泥那样大汗淋漓,但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泥是站着干活,四肢都能协调活动;而抹模子是蹲着干活,而且总是一个姿势,腿和腰同时受力,一般人一会儿腿就会支持不住,腰也会疼得受不了。所以抹模子的人平时都是干活的好把式,一人一盘模子,还常常相互较劲,看谁手快出活多。我大哥就是抹模子的一把好手,一天能抹五六百块大坯,谁家脱坯,都愿意请他帮忙。
和泥和脱坯是东北出名的力气活儿,东北民谚有四大累,“和大泥、脱大坯”首当其冲。如此辛苦,东家自然要酒菜犒劳,虽然生活拮据,也要买上几斤酒,炒几个菜,再蒸上几锅平时难得一见的暄腾腾的白面馒头。
图为 立坯
脱坯一般选择种完地下锄前的那段日子,那段时间天气大多晴好少雨,利于土坯干燥。一般晒上两个晴天,就把平卧的土坯立起来,这叫“立坯”。此时土坯已半干定型,一块一块地搬着长边的侧面原地立起,这样多面透风见光,会加快干燥速度,再晒上两天就八九成干了,为避免雨淋,要及时码垛。
码垛,就是在坯场选择地势高不宜存水的地方把土坯集中码起来。码垛可以码单垛也可以码双垛,单垛就是打底时将坯一块接一块并排横着摆放在地面上,每块间隔一两寸的距离,底长两米半左右为宜,底打得越长坯垛就会码得越高,既费劲也不安全。从第二层开始,两端逐层向内收回半块坯,这样一层一层地码上来,码到顶就形成了一米半左右高的三角状坯垛,最后将两侧的斜坡从上到下并排用两块顺坯码到底,如遇下雨,利于顺水,且只能浇到最上面的一层,可以减少损失。在那个连塑料布都没有的年代里,这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所在。双垛就是并列码出两个单垛,可以节省一点坯场上的空间,给再脱坯的人创造方便。这样码成的坯垛(也叫坯码子)因为坯块之间留有空隙,便于通风,利于继续干燥。
以上码垛都是短期行为,待土坯干透就可以拉回去盖房了。还有一种是码大垛。那年月人们不只是缺钱,物资也相当匮乏,或钱款不足或房料不足的原因,有的人家往往提前一年备下土坯,存到下一年才盖房子,这样就把所有的小坯码子归成一个大垛。大垛码成长方状,这时的土坯已经干透,坯块之间不必刻意再留间隙,只是打底用立坯摆出花洞,便于通风防水,即便雨大也只能泡到打底的一层。码到最后,垛顶也要斜坡起尖,跟起脊的屋顶一样,目的还是利于顺水。我家一九七二年盖新房时,就因为木料不足,父亲提前一年备好了土坯。码大垛时我虚龄六岁,打小就爱干活,大人一次搬四块甚至更多,我则一次一块,双手搬着土坯抵在肚子前,屁颠屁颠地穿梭在大人群儿里,踩着颤巍巍的跳板上上下下,大人越夸干得越起劲儿。
图为 码垛
随着岁月变迁,人们的住房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即便乡下,砖房也早已成为主流,有些村镇楼房化住宅也已渐成规模,土坯房实在已是难得一见了。土坯虽不如古建筑中的青砖可以经久存世,但在人类生存史尤其在东北人的生活中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忘不了曾给我们遮风挡雨的土坯房,忘不了曾经的艰苦岁月。记下脱土坯的工序,既可让人感悟今昔生活的变化,也可让这门老手艺弥存泛香于我们温暖的记忆之中。
作者:高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