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两首相似的诗,一首夸人喝酒,另一首却笑话人不喝酒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诗仙李白的为人就像他的诗一般,潇洒自如、不拘于世、狂放洒脱、不束于行,便如谪仙遗世。也许正因为李白这样天真自由的性格,才能写出那么多“天然去雕饰”的诗篇。
李白平生最喜三事:其一好酒,所谓斗酒诗百篇;其二好游,“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其三是好交友,游遍三山五岳,相交天下名士。
就像汪伦所说:先生好游乎?先生好饮乎?喝罢“万家酒”、游完“十里桃花”,最后便有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交情。可谓是一边游历天下,一边借此蹭酒喝,还能广交好友。
李白游历天下交好友的标准有时就显得很单纯:能一起喝美酒就是好朋友,不喝酒我就笑话你!譬如下面这两首诗,是李白写给两位县令的,一首就赞美之、另一首却嘲笑之。
且来一一欣赏:
戏赠郑溧阳
唐·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这首《戏赠郑溧阳》是李白游历江东时所作,当时好友郑晏正在溧阳县(今属江苏)作县令。李白听闻他日日饮酒赏柳、临风抚琴,过得如陶渊明一般自在潇洒,便心生向往,写下这首诗寄过去,告知自己将前往溧阳相会。
诗中将郑晏比作陶渊明,饮得“日日醉”,连种下的五株柳树回春发芽都不知;微醺时便抚无弦琴寄意,滤酒干脆就用头上的粗布头巾。足见其忘情世事,恬淡逸然。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也是以陶渊明高卧北窗,醒而醉、醉而醒,有羲皇上人之感来形容郑晏生活得悠然自得。
这般悠闲自在、率真超脱的生活自然深受李白所仰慕,更何况还有“日日醉”的没有,有好友共饮,真个心生向往。于是便有了“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的相聚之意。
可见,有酒可饮、有好友共饮、悠然自在的生活最是吸引李白了!而在他写给另外一个县令的诗,就没这么美好了,反而是戏谑嘲笑,笑话县令不喝酒: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诗题中的“王历阳”便如“郑溧阳”一般,是指王姓的历阳县令,不同是这位王县令从不喝酒。
据说李白游历至历阳县,素不相识的历阳县令仰慕李白之名,设宴招待。宴上自然是当地美酒管够,赏着雪景豪饮本是人生快事,但王县令却是滴酒不沾,这就让李白很扫兴,于是写了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来笑话他。
诗中先写历阳雪景,天寒地白、一派旷远,雪花大如手,飘飘坠落,这般景象当真该豪饮助兴。而王县令不饮酒,这一点能笑死陶渊明了。
为何笑死陶渊明呢?原来,王县令颇有隐士文人风范,处处效仿陶渊明:抚琴、栽柳、头戴葛巾。却是空有陶渊明之行,不饮酒便无陶渊明之神。
嘲笑之余还劝酒,“空负头上巾”引用陶渊明诗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用激将法劝王县令快快饮酒!
结尾一句“吾于尔何有”再次激将:你不喝酒还招待我,那我对你而言有何意义呢?言外之意便是好友相伴饮酒才是人生快事,我这个酒中仙便是来与你饮酒的!语带调侃嘲讽,还用上了激将,读来真是令人不禁莞尔,这首诗可谓有趣至极。
李白这两首很相似的诗,一首戏作夸好友日日醉、另一首嘲作却笑话他人不喝酒并且激将劝酒。从这两首诗中便可窥见李白性格上的率真以及饮酒交友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