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的十大骗局,出自《江湖丛谈》,涨知识了!

古代江湖的十大骗术,流传至今,看完后要谨防受骗!

“骗子”是最遭人恨的一类人,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很多人非常好奇,古代也有骗子?答案是肯定有的,已经无法得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骗子”,但是在古代的确存在过很多骗子,而且骗子的类别也比较花样繁多,他们曾经制造过多起骗局。在古代,这些骗子们分为十类人,每一类人制造的骗局也不一样,而且每一类人都有一个代名词,也称之为古代的“江湖十大骗”。

第一类,称作“风”,也叫“蜂”

这些骗子们喜欢团伙作案,所以被称为“蜂”,而且是像风一样来不影去无踪,所以也被称作是“风”,他们得手之后就会马上消失。晚清时期就曾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情,当时的官府及其腐败,很多犯事的官员都会上下打点,消财免灾。山西有位巡抚,因其贪污受贿被人举报,于是这位巡抚筹备资金准备打点。忽然城里来了一帮陌生人,他们操着京城口腔,巡抚以为是上面派人来调查自己的,于是他派人去先探探口风。

第二天派去探口风的人回来了,而且带回来一条白绫,巡抚急了,“这是要让我自缢呀!”于是他又命人送去了二十万银两,结果送去银子的人带着顶戴花翎和平安扣回来了,这回巡抚高兴了,“脑袋是保住了,但是要割去现职,贬为平民啊!”巡抚一寻思:“银子花都花了,何不再送点,弄个县官当当也行!”于是巡抚又派人送去了二十万两白银。

这群人收到银两之后,很快就消失了。没过几天,真正的督察院的人来调查这位巡抚,而这位巡抚还以为来的是“熟人”,上前打招呼:“年兄,知县足矣!”把督察院的人搞得是一头雾水,直至被抓走还大喊:“你够狠,还敢黑吃黑!”而此时,之前的骗子早已远走高飞,官府得知实情后全国通缉,也未能找到这群人。

第二类,称作“马”

这个“马”指的是单枪匹马的意思,这类骗子都是自己一个人设骗局,通常扮作道士或者是和尚,用世外高人的形象蒙骗他人。在清末时期,钱塘有位财主姓张,是个地主。有一天来了位和尚敲开了张家的门,并大声说:“给我百两白银,保你们平安!”张地主并未理会他,结果这位和尚在张家门口一坐就是三天,而且是不吃不喝,如此寒冬腊月,这位和尚是不仅没有饿的迹象,而且满面通红,周围的人都大为叹服,都说这位和尚是得道高僧。

于是张地主把和尚请进了屋内,并且好吃好喝招待后,送了他百两银子。之后过了很久,张地主才从江湖术士口中得知真相,原来当时那位和尚提前用人参做了几十颗罗汉珠带在脖子上,人参具有驱寒抗病作用,那位和尚每天偷偷吃两颗,所以连坐三天也没什么事。张地主知道上当了,但是再也没见过那位和尚。

第三类,称作“燕”,也称作“颜”

这类人都是以美色行骗,一般都是女性,当然也有少数的男性,只要对方起了色心,那就会上当受骗。这些行骗之人大多会点才艺,尤其是女性,通常都会化妆成花枝招展的样子,甚至有些女骗子身兼才艺、学识、修养、琴棋书画、作诗赋词等。清末时期,八旗子弟大多无所事事,整日提个鸟笼子喝喝花酒、逛逛青楼,于是这些女骗子有了钻空子的机会。她们会投其所好,然后再编织一些凄惨故事来煽动同情心,骗了这些八旗子弟的银两之后就会消失,然后再换个装,接着去骗其他人。

第四类,称作“雀”

这类人都是精于算计的人,他们通常会提前做好局,而且一定要做到运筹帷,万无一失。“雀”也称作是“缺”,就是缺口的意思,这类人的专长就是找某件事情的缺口,然后设计一个骗局。这类人一般由以下几人组成:美少妇,外表温柔,内心狠辣;师爷,美少妇的姘头或者亲人,负责设计骗局;打手,也是跟美少妇和师爷关系亲密的人,或者由师爷自己担任。

在民国初年发生过一件真实的例子,川西有位县太爷告老还乡,这说明即将会有新的县太爷上任,于是这类人在县太爷来上任的路上杀死了他,然后他们拿着委任状找个落魄书生假冒县太爷,这时美少妇会出来表示以身相许,落魄书生巴不得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头上,又有美女又能施展抱负。

这些人带着落魄书生上任之后,开始大把大把的捞金,捞够了就以探亲等理由玩消失。等上面来人突查时,这位落魄书生还蒙在鼓里。

第五类,称作“瓷”

“瓷”就是指“碰瓷”,很可恶吧?清朝末期就有以碰瓷为生的骗子。他们经常由四到五个人组成,然后由其中一人抱着个假瓷器走在大街上,看到身着干净华丽衣服的人就往其身上撞,趁机把瓷器摔碎,然后周围一大帮子的人就围上来了,不掏钱别想走!

但是这些个“碰瓷”的人也有点背的时候,曾有一伙人“碰瓷”碰到了微服私访的李鸿章,开始喊打喊杀的,结果一看官兵来了马上求饶,李鸿章可不是善茬,直接把这几个骗子给办了。

第六类,称作“金”

这个“金”指的是算命的人,说得好听点就是用周易预测,也叫易学。这类人大多装作是个瞎子,然后仅凭生辰八字就能判断一个人的未来,神奇吗?其实他们凭的是套话,不仅能套出测算者的心里所想,还能跟测算者产生共鸣,最后目的就是为了给测算者解灾,也就是为测算者指明方向。其实测算者心里早已有答案,只是左右不知如何去选,算命的人只是根据测算者的心里所想给予肯定而已。

第七类,称作“评”

也就是古代说评书的人,他们为了更好的博得粉丝,为了多赚些银两,通常都会把一个故事讲上个十天半月的,而且每次都是讲到关键时刻就会结束,然后第二日接着讲,然后又在关键时刻结束。读者朋友们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吧,总是能让人惦记着,粉丝越来越多,银子也越来越多。仔细想想,在几百年前就有人懂粉丝经济,不经商白瞎了这经济头脑。

第八类,称作“皮”

在二十年前还能经常看到一些人在大街上卖“灵丹妙药”,他们号称自己的灵药能治百病。其实这类人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开始只是一个人卖药,后来演变成一伙人卖药,也许身边围着10个人,其中9个人是他们的同伙。买这类灵药的人大多都是穷苦百姓,花不起钱去正了八经的地方看病,所以把这些“灵丹妙药”当成了救命稻草。

第九类,称作“彩”

什么叫“彩”呢?那是在中国古代的一种称呼,西方称之为魔术,一会帽子里飞出鸽子,一会手指头上冒烟,有时还能隔空取物,其实都是骗人的手法。只是当做魔术表演也就算了,在清朝时期,这类人通过这些手法把自己装饰成能人异士,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骗钱。

第十类,称作“挂”

这些人大多都是学武之人,身体强壮,同时也会点“彩”的技艺。他们经常在大街上表演胸口碎大石、单掌断砖、口吞刀剑等,表演完毕后他们称自己能有如此能力完全依赖于一种“大力丸”,然后就开始卖药赚钱。

以上就是古代江湖的十大骗术,也叫十大骗局。这些骗局并非小编胡编乱造,而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曾有为叫“云游客”的人,他揭秘了这些个骗局,并且编辑成一本书叫《江湖丛谈》,多年来,书中的内容被世人拿出来当作饭后茶余的聊天内容,所以流传至今。以上的内容就是出自《江湖丛谈》,涨知识了吧?大家看完后一定要谨防受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