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玉脉络看中国的玉文化历史(二):玉文化内涵——侯彦成
作者: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会长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古国,玉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面对蕴藏着数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代玉器,在浩瀚的中华文明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沧海一粟……
作者 侯彦成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会长
由于玉的美是一种天赋的自然之美,是由内向外慢慢透射的蕴藏深厚、柔和含蓄、魅力无穷的美,因此,玉能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理念,其外表温和柔软,本质却坚刚无限。
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先哲们的作用下,玉又被赋予了吸呐日月山川之精华,凝聚人间之美质的特征,成为品藻人物的道德标准。
《玉组佩》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
河南省信阳楚墓出土的
彩绘漆木女俑身上组玉佩中的珠子使用示意图
贵族士卿受“观物比德”思维方式的影响,宣扬“君子如玉”、“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观念,把玉的色泽、质地、形状等比附为人的德、仁、智义等品德,于是玉具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乃至“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玉佩饰成了显示贵族身份的标记。
1
2
2
3
陕西韩城梁代村遗址出土:玉组佩
右滑发现更多……
战国早期 玉组佩
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1316号墓出土
玉管 战国晚期
安徽省长丰杨公2号楚墓出土
玻璃珠、管、珠3件 高1.2—1.8厘米
管1件 长4.3厘米、直径1.2厘米
1975年湖南省湘乡市牛形山1号墓出土
进而玉玺成了国家和王权的象征,甚至一块美玉竟要用15座城池去换取,和氏璧就此名声大噪。
海昏侯 玉印
皇帝奉天之宝,通高15.2厘米,印面14×14厘米。碧玉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章奉若”之用,即表明清代统治是奉天命而行的。玺文朱文,左满文,右汉文。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曾侯乙墓出土玉璧
先秦典籍中对玉的使用也有严格的制度,《礼记 ·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月。……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居则设佩,朝则结佩……凡带必佩玉,……佩玉有冲牙。
洛阳金村出土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诗经”国风》之《卫风“木瓜》亦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里的琼琚、琼瑶、琼玖,均为佩玉。《秦风”终南》:“君子至此,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等等,说明士庶用玉之普遍,也说明先秦时期的玉,不仅寓意人的道德品行,表述一种精神境界,而且是从君王到士庶赏赐和结同好的贵重礼品。
洛阳金村出土 曾是玉佩饰 包了铜做成了玉带钩
《方形玉镯》 战国早期
长7.2、宽7、高1.5、厚0.3-0.4厘米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玉兽面纹牌饰》 春秋晚期
河南省淅川下寺一号楚墓出土
特别是这一时期的知识阶层,还将自己对理想道德最高境界的追求,比附于玉之精美坚洁;将高尚人格的砥励磨练,寓之于美玉的琢磨精雕。因此,玉又是君子规范道德、约束行为的标志。孔子说玉有十一德,管子云玉有九德,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举玉之五德:“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洁之方也。”由此可见以玉比五德的观念对玉审美的影响。古人辨玉,首先看重的是玉所寓意的美德,然后才是美玉本身所具有的天然色泽和纹理。这种首德而次附说,使得玉由单纯的饰佩变为实用、审美与修养三位一体的伦理人格风范的标志。因此,郭宝钧先生在《古玉新诠》中认为我国的玉器是“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
《玉韘》 战国早期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玉璜》 战国晚期
长5.3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
湖南省澧县新洲1号墓出土
《龙形玉璜》 战国
长13.5厘米、宽3.7厘米、厚0.3厘米
安徽省长丰县杨公战国墓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