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矿日记:我们又打到铜棒子啦
《找矿日记》诞生记:
找矿犹如寻宝,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抛开运气成分,如何在广袤的天地、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深奥的成矿理论中,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把握关键,快速、高效地寻找有用的矿产资源,是找矿人的梦想与追求!
我们以往听到的找矿故事,大多是在矿被找到之后。本工作室荣幸得到融拓铜业的鼎力支持,将该公司在阿拉善一带开展的找矿工作同步分享给大家,与大家一起体会其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与败,经验与教训。
找矿过程一定充满艰难曲折,但这不过是见证美丽彩虹所必然经历的风雨。让我们一起迎接挑战、满怀希望,经过不懈的努力,梦想成真!
我们又打到铜棒子啦?
看,又打到铜棒子啦。。。
就在XT18区!!!
ZK0003孔见到的块状黄铜矿(还含铅锌哦!)
ZK0003孔设计深度400米,预计见矿260-270米(温习一下找矿日记4),实际终孔进尺398.8米,开始见矿位置276米,见到块状铜(铅锌)矿。钻孔岩心的矿化蚀变非常强烈,块状矿石呈现条带状构造,块状矿层上盘为硅化-黄钾铁矾化-伊利石化(绢云母化)酸性流纹质凝灰岩,下盘为灰白色粘土化-黄铁矿化层纹状凝灰岩。
光下耀眼的“铜棒子”,沉甸甸的!找矿人梦中熟悉的感觉……
Q
矿体&激电
找矿日记4介绍了XT18区激电异常的效果,视电阻率反演断面图非常清晰地反映了含矿火山岩建造的组成—基底为中基性火山岩,盖层流纹质火山岩呈高阻异常特征,中间的含矿层位-酸性沉凝灰岩夹层呈低阻异常特征,整体呈“三明治”结构特征,在低阻夹层空间同时伴随着激电异常的同步发育,指示着海底中基性火山岩与盖层流纹质火山岩之间、为喷流沉积的块状硫化物提供的完美的赋存空间。
经钻探验证,激电异常与矿化蚀变带对应的非常好,同时找到块状铜锌多金属矿层,激电在该区的找矿效果得到充分的印证。
“河”里的激电=“鱼”?
勘查找矿实践说明,通过激电测深,在“河”里抓“鱼”是可行的。
兴奋之余,冷静地想一想:“河”里激电异常就是“鱼”吗?
通过初步构建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我们认为“河”里的激电异常=“鱼”的概率非常高。
后期将通过钻探工程,对典型的激电异常开展验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块状硫化物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模型。
下篇预告:“河”里什么地方藏“鱼”
咨询单位:两山资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勘查单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
授权审核:阿拉善盟融拓铜业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