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本石头拳详细图解
石头拳,据史料记载为清末河南商丘籍的武术大家唐殿卿(约公元1850~1926年)所传。该拳在清道光年以前由唐家内传,至咸丰、同治年时,唐殿卿的家父与二伯父应河南嵩山少林寺之邀前往寺内传播武艺,将此古石头拳授予僧众数十人,并以“上石头拳”与“下石头拳”命名。唐殿卿即自少年时代起,就得家父及其家族中多位长辈们的悉心指导,不但全盘继承了唐家的系列武艺,且更以“上下石头拳”及“石头母拳”为拿手技艺。青年时代,唐殿卿开始仗技闯荡江湖,由于其武艺高强且为人有礼,故被光绪初年的两江总督署大将军李德贵及标营把总李存义等圈内大家誉为“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
《秘本石头拳图说》系唐殿卿于光绪34年在南京三茅宫设点传艺时演示的“石头母拳”,并由唐之弟子金一明(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副编审处长兼首席编审员)学会后委托李松如(南京中央国术馆顾问兼董事会董事)先生亲笔绘图并手抄文字,制成孤本影印件。
石头拳,因其拳趟走势步履坚硬且招数之中震脚颇多,手法每每出招刚强猛烈、整体发力爆气十足,故与山中石头冠名,是为此拳之名称。这趟石头母拳由此也特别适宜年轻力壮者演练。另外,在提供此趟石头拳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中,向南京中华传统武术培训学校图书室古籍善本资料库借阅了《国立南京中央国术馆首期教授班讲义》上卷与下卷并照原手抄孤本扫描,在此谨向该校表示谢意。
石头拳术秘诀第一路
一、立正
立正姿势:两足跟在一线上,两足尖成八字形,两腿膝挺直,两臂掌垂直,全体端正,面目前视。(图1)
二、分手
1、两臂掌成正掌(拇指在上)向前平方伸直,与肩成水平线,同时左足向前一步,面目前视。(图2)
2、将左右两臂掌各分向左右平方成一字形,同时左足立线,右足向前旋转向左足右方一步立下。(图3)
3、两臂掌由两侧落至腰部转成仰掌 (掌面向上)曲肘向后,两掌紧贴腰部的同时左足向右足立线,靠齐立定。(图4)
三、并蹬
1、将右足提高,足尖向下,曲膝角向前,面目向左。(图5)
2、右足用力蹬地,左足急速提高,仍同右足前项姿势,同时两仰掌微伸向前,由下方往后上方划弧反转成平掌,贴置腰部。(图6)
3、左足用力落地,同时两腿下蹲两臂猛向下方垂直下撑,掌面子式向下,腿面约平,身体务正直,不可前俯。面目仍向左方。(图7)
四、双掌
跨左足向左一大步,同时身体向左转,左腿弓曲膝角关面,向右大腿面约平度,右腿伸直,后方两足尖半面向右成前弓后之姿势,同时两臂掌户向前平方伸直,成正掌面目前视。(图8)
五、连步双掌
1、右腿向左腿前方伸出,足面子度,左腿独立,务稳切不可两侧而歪斜,同时两臀掌(正掌)从左向下旋转至右方平度,右臂掌伸直,右方左臂曲贴胸部,掌约在右肋下部,身体正直,面目前面。(图9)
2、右足向前落下一大步,两腿仍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两臂掌从右向上旋转至左平方,仍如前变掌姿势。(图10)
六、花手单掌
1、两臂掌互成交叉,落至腹部,成正掌左臂掌内贴腹,右臂掌在左臂外部,惟两下半臂交叉,其余姿势均同前式。(图11)
2、右臂掌由左下方向上旋转至右平度,同时左臂掌由右下方向下旋转至左平方成一字形。(图12)
3、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胸下,掌外部约两手腕上部互成交叉,两臂同时旋转。(图13)
4、左臂掌腕由右掌腕上部(两掌约离许寸)向外旋转至右掌下方,将掌变成拳,紧贴腰部,曲臂肘仅休向后。同时,右臂掌由左掌腕下部向怀内旋转至左掌腕上部直向前左背,掌由左向上旋转至胸下,在右臂平方仲击两腿足架势仍如前式。(图14)
七、魁星独立
1、身体半面向左,同时左臂伸向后平方将拳成正掌,两臂掌似呈一字形。(图15)
2、身体向右转成右正面,两腿直起,两足原地不动,惟两足尖约转适当度数,同时右臂掌由前下方随身转至右平方,左臂掌由后向上随身转至左平方亦成一字形。(图16)
3、身体向左转成正面,同时右臀掌成拳(正拳),向首上方伸直,臂约贴于耳部。左臂掌成拳 (仰拳)收回贴至腰部,肘角向后,右腿亦同时原地立稳,即将左腿提高腿面务平膝角向前,足尖向下。以上动作均属同时。(图17)
八、恨步拳
1、左足落下,立于右足一线其余姿势仍同上式。(图18)
2、右足提高,随即用力著地,仍落原地成一恨步。同时两腿下蹲,腿面平度,身体正直,左拳成仰拳,掌面向上,向前下方伸直。右臂拳(仰拳)亦同时由上方向前下方左掌面一击。(图19)
九、花手勾掌
1、身体直起,左足退后半步,两腿成交叉形,同时身体向右转成正面,右拳成,掌左掌由右臂内方穿叠在右掌臂上部,左掌面向上成仰掌,右掌面向下成平掌,两臂贴抱胸部,面目右视。(图20)
2、右足向左足右方半步,以足尖悬立,足尖膝角向右前方,同时左臂掌由右肩向面首上部此时掌心向面部作操势(反掌面向外),旋转至左平方,成正掌,右臂掌由左向下旋转至右平方,两臂掌成一字形。(图21)
3、右足再向右半步落实直立,左足随之向右半步,足尖向左悬立,膝耍微曲,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下旋转至右肋下,曲臂贴胸反掌面向外,拇指向下转成反掌。(图22)
4、两腿下蹲以左足尖悬立蹬下,大腿面平为合格。右膝向前,左膝平面向左,同时右臂掌在右方作一旋转曲下向外,曲臂肘角向下,曲掌成鹰爪,掌背向上张拇指,五指向指下垂式,手拗与肩平。(图23)
十、马裆一字掌
1、将左足向左半步落实,腿蹬平,膝角与足尖相对,成马裆姿势。同时右臂勾掌伸直,右平方向前平方拂至左肩处(正掌),曲臂贴于左臂外部,面目向左注视 (在左足向左半步时面目应同时向左注视),身体不可前倾。(图24)
2、将左右两臂掌由胸前平方各分向左右平方伸直,与肩成水平线成一字形。(图25)。
十一、马裆捕拳
1、将左臂屈肘贴紧左腰部,掌置胸前,拇指张直向上,掌面向右。同时,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左臂外方,拇指向下(反掌),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图26)。
2、右臂掌面反向外方,拇指 (反掌)向下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反拳)转至头之右上方。同时,左臂掌成拳,由怀内向左平方直伸击出(转成正拳)(图27)。
十二、花手单掌
1、身体向左转成正面,两腿成前弓后箭姿势(左腿弓曲右腿伸直,后方足尖半面向右)。同时,两臂拳成正掌,由前方转落至腹部成交叉式(两小臂交叉将右臂在左臂外部)面目向前视(图28)。
2、右臂掌由左下方向上旋转至右平度(转成平掌)。同时,左臂掌由右下方向下旋转至左平度(转成平掌),两臂成一字形(图29)。
3、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胸下。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上旋转至胸下,在右臂外部互成交叉,约在两手腕上部(图30)。
4、左臂掌腕上部(两掌约离寸许)向外旋转至右掌下方,将掌成举贴至腰部,曲肘向后(尽体所至)。同时,右臂掌由左掌腕下部向怀内旋转至左掌腕上部,直向前平方仲击。两掌互成旋转,两腿仍是前弓后箭姿势(图31)。
十三、穿掌勾罗手
l、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左足转向右足前约一步,足尖悬立,膝向前方微曲,双手置胸前,将左拳成掌(正掌)穿向右臂掌内部成交叉式,面目前视(图32)。
2、两腿原地下蹬(左足尖仍悬立蹬势,以左腿面平为合度),身体半面向左(不可前俯)。同时,左臂掌(正掌)由右掌内方穿向前上方 (掌尖约齐额部)。右臂掌亦同时向后方成勾罗于(五指撮拢,指端向上)(图33)。
十四、进步上击掌
1、将左足向前半步落实,右腿伸直在后方,左腿弓曲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左臂掌旋转向右由下而至左上方(头顶上方),转成一周成反掌。(图34)。
2、将右足迈向左足前,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将右臂之勾掌成拳(拳背向前),向后直向前上方左掌击去 (左掌掘右拳背)(图35)。
十五、花手勾掌
1、左腿向右半步,两腿成交叉式。同时,两臂下落曲贴胸部,将右拳成掌,掌面向下,左掌面向上(仰掌),身体半面向右(图36)。
2、右足向左足之右方半步,足尖悬立(向右,膝微曲)。同时,左臂掌由右肩向而首上部(此时手掌心向面部)作操势(反掌面向外)转至左平方。右臂掌则由左向下旋转至右平方成一字形(两臂掌均正掌)(图37)。
3、右足再向右半步落实 (腿直),左足随之向右半步足尖悬立(向左膝微曲)。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下旋转至右胁下,屈臂贴胸反掌面向外,拇指向下(图38)。
4、两腿下蹬(以左足尖悬立蹲下,以大腿面子为合格),右膝向前,左膝半面向左。同时,右臂掌在右方作一旋转(山下向外),曲臀肘角向下,曲掌成鹰爪势(张开拇指,掌拗向上,五指下垂),手拗与肩平(图39)。
十六、一字掌
1、将左足向左半步落实,腿蹬平,膝角与足尖相对,成马裆姿势。同时右臂勾掌伸直,右平方向前平方拂至左肩处(正掌),屈臂贴于左臂外部,面目向左注视(在左足向左半步时面目应同时向左注视),身体不可前倾(图40)。
2、将左右两臂掌由胸前平方各分向左右平方伸直,与肩成水平线成一字形(图41)。
十七、捕拳
1、将左臂屈肘贴紧左腰部,掌置胸前拇指张直向上,掌面向右。同时,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左臂外方,拇指向下(反掌),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图42)。
2、右臂掌面反向外方,拇指 (反掌)向下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 (反拳)转至头之右上方。同时,左臂掌成拳,由怀内向左平方直伸击出(转成正拳)(图43)。
十八、花手覆盖击掌
1、身体向左转,左足收回半步 (足尖悬立,膝角微曲向前)。同时,两臂拳成平掌(掌面向下)落至腹部互成交叉(左臂掌在右臂掌之内方)(图44)。
2、右臂掌成反掌(拇指在下,掌面向外)由左下方向上旋转至右下方,曲臂肘向后(转成正掌,掌面向内,拇指在上)置于腰部。同时左臂掌(平掌)由右向下旋转至左上方(转成反掌),在头之上部(臂微曲,肘角向左)(图45)。
3、左足向前半步,将两腿成前弓后箭姿势(见前)。同时,左臂掌转成平掌,向下盖至胸前成平拳 (见前)。曲臂肘角向后转,拳成仰拳,贴至腰部。同时,右臂正掌(见前),由胸前左掌之内部向前平方直伸而击出,面目前视(图46)。
十九、白鹤掠翅掌
1、左拳化成仰掌(掌面向上,部成交叉式(两掌转成平掌),然后两臂平掌各分向左右平方成一字形。同时,左足退至右足前方半步 (图47)。
2、左臂掌伸向头部上方(微向前),臂微曲,肘角向左(掌已转成反掌)。同时,右臂掌曲落至于腰部 (掌转成正掌肘角向后)(图48)。
3、左臂掌转成平掌由面前向下盖至胸前,曲臂贴胸转成反掌,置于右胁下部。同时,右臂正掌由胸前经左臂掌内部伸向右平方成仰掌(图49)。
4、右臂掌向左臂肘角部作巴佛势,然后将左右两臂掌(转成平掌)同时往胸下旋转,各分向左右 (撮拢指端向下,手腕约平头部) (图50)。
第三路
二十、左单掌
1、人身体向左转45度,左足向左前方迈一步,右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于后方,同时,两臂手成平掌引落至腹部,转成正掌,互成交叉,右臂在左臂外部 (图51)。
2、有足上二步置于左足前,左足跟随之悬起,腿膝微屈,同时,右臂反掌由左向上旋转至右平方,转成平掌的同时,左臂掌由右下方向下旋转至左平方(图 52)。
3、左足再上一步置于右足前,右足跟抬起,腿膝微屈,同时,右臂平掌向有下旋转至左肋部,屈臂贴胸反掌置于肋下(图 53)。
4、右足向左足靠拢立定,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上旋转,经右臂外部向下,转复至左平方,反掌击出,面目注视左掌方向(图 54)。
二十一、右单掌
1、身体面目向右转,右足向右前方一步,左足跟随悬起腿微屈,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下至右臂外部成平掌,两臂掌互成交叉式(图55)。
2、左足向右足前上一步,右足跟随之悬起,腿微屈,同时,左臂掌转成反掌,由右向上旋转至左平方,转成平掌。右臂掌由左向下旋转至右平方一成字形(图56)。
3、右足再向左足前上千步,左足跟抬起,腿膝微屈,同时,左臂掌由左向下旋转至右肋下屈臂贴胸反掌置于右肋部(图 57)。
4、左足向右足立线靠拢立定,同时,右臂掌从右向上旋转经左臂外部向下转后至右平方以反掌击出,面目注视右掌方向 (图58)。
二十二、进步独立掌
1、身体向左转45度,左足向前一步,右足跟抬起,同时,左臂掌下落至腹部成平掌,右臂掌向下转至左臂掌外部成平掌,互成交叉(图59)。
2、右足上步于左足前,左腿微曲,足跟抬起,同时,右臂掌成反掌,由左下方向上旋转至右平方、左臂掌向下向左上旋转至左平方成乎掌,成一字形(图60)。
3、左足上步于右足前,右腿微屈,足跟抬起,同时,左臂伸向头部上方,臂微屈,肘角向左,转成反掌。右臂掌屈落蚕腰部,成正掌,肘角向后(图61)。
4、左臂掌成平掌,由上向下盖至胸前下部,击至右膝,同时,右臂掌成正掌由胸前左掌内部向前上方穿击伸出,有腿亦同时曲膝向前尽量上提约至腹部,务稳足尖,向下贴紧于左膝,膝角与左掌面互接(图62)。
二十三、寒鸡拜佛掌
1、将右足用力着地,左腿提起,膝角向前,腿面平,足尖向下,足面贴于右腿弯之上部,同时,右臂掌由前方向左下旋转,经左侧肩部腹向前上方击出,掌与头平,左臂掌亦同时伸向后下方成勾罗手(五指撮拢,指端向上),身体微左转,面目前视(图 63)。
2、将左足落立于右足立线后方(以左足尖接近右足之跟),同时,两腿尽量下蹬,左足尖着地,足跟悬起接近臀部(图64)。
二十四、连退单掌
1、左足退后一步,身体上起,两腿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左臂掌由左下方转至前方腹部成下掌,右臂掌下落至左臂掌外部成平掌,互成交叉式(图65)。
2、右足退一步置于左足后,两腿前弓后箭,同时,右臂掌成反掌由左下方向上旋转至右平方成平掌,左臂掌由右下方向下旋转至左平方成平掌,两臂成千字形(周66)。
3,左足退一步置于右足后,两腿前弓后箭,同时,左臂掌伸转至头部前上方,臂微曲,肘角向左转成反掌的同时,右臂掌曲落至腰部,正掌肘角向后(周 67)。
4、右足退一步置于左足后,两腿前弓后箭,同时,友臂平掌 (成平掌)由上向下盖至胸前作抓势,曲臂,肘角向盾转成仰拳,置于腰部,同时,右臂掌曲胸前左掌内部穿向前平方击出(正掌)(图68)。
二十五、操掌单箭腿
1、将右臂掌(仰掌)-作操捕势成拳(仰拳),屈臂,肘角尽力向后拳置于腰部,同时,左臂拳成仰掌伸向胸前,成平掌掌背接近右臂,由右臂下方向前平方击出,右腿亦同时直向前平方踢出,面目注视前方,身体半面向右(图69)。
二十六、退步拳
1、右腿退回原位,左足急速随之退至右足前方半步,以足尖悬立,足尖膝角均向前方,同时,右臂拳成吊手(五指撮拢指端向下),由下向后平方伸直,左臂掌向下旋转经右胸前面至左肩前部;曲肘角紧贴腰部(图70)。
2、两腿下蹬成正马步,同时,右臂。手成正掌由下方旋转,经腹前向左臂掌外部转成反掌作抓势,(拇指在下拳背向内),引转至头,上方,臂微屈,肘角向右。同时,左臂掌成正拳,拇指,在上,掌背向外,向前左平方击,出,身体仍半面向右,目视前方(图 71)。
二十七、前踢右单腿
1、身体向左转,左足原地落实直起,右足跟随之而悬,同时,左拳成正掌,向下旋转至左后平方,—同时,右臂拳成反掌直向右前平方转成平掌,面目右视(图 72)。
2、右腿直向前平方右掌下踢出,足尖向前,足拗挺直,足面必平,膝部务直,同时,右平掌向右足面一击,左腿务必直立,足尖适度转向,以便稳立(图73)。
二十八;收腿右穿掌
1、将右腿膝部以下紧屈收回,腿面平,跳尖向下接近左膝部,左腿直立当稳,同时,右臂掌悯下旋转经腹部前方向上,由胸前屈肘角紧贴体之右侧,转成仰掌,约平右肩前部,同时,左臂掌向上旋转,由头上部向左下方盖至右臂掌外部转成平掌,两臂互成交叉,面目右视(图74)。
2、两腿下蹬,右足尖悬立,以右腿面为度,足尖、膝角均向前,两腿距离半步,同时,右臂掌直伸向前平方击出,转成正掌伪同时,左臂掌由右臂掌外部向下旋转而至左后平方(微高)(图 75)。
二十九、前踢左单腿
1、两腿直起,右足原地落实,左足跟随之悬起,身体向左转的同时,右臂掌随身向下旋转至右后平方,左臂掌亦同时向上旋转,而至左前平方成平掌,面目左视(图76)。
2、左腿直向前平方之左平掌下踢出,足尖向前,脚腕绷直,足面平度,膝部挺直,同时,左平掌向左足面一击,右腿务必直立,足尖适度转向以便稳立(图77)。
三十、收腿左穿掌
1、将左腿膝部似下紧屈收回,腿面务平,甩尖向下接近左膝前部。右腿稳立,同时,左臂掌向下旋转经腹前部向上由胸前而至左肩前部转成仰掌(平于肩部),曲肘角紧贴体之左侧的同时,右臂掌向上旋转,由头上方向左下方盏至左臂掌外部,转成平掌,两臂交叉,面目左视(图78)。
2、两腿下蹬,左足尖悬立,以左腿面乎为度,足尖膝角均向前方,两足距离半步,同时,左臂掌向下旋转而至后平方(图79)。
第四路
三十一、朝地龙
1、身体向左转45度,同时,左足向左斜前方半步立实,右足跟抬起,膝微屈,同时,左臂掌收回;曲肘角紧贴腰部,转成仰掌,平于肩郁前方,右臂掌亦同时落至右后下方成勾罗手(图80)。
2、右足落于左足左后半步,两腿互成交叉,同时,右臂掌向前旋转经腹部,前方向上转至左臂掌外部,转成反掌,互成交叉 (图81)。
3、右臂反掌转至头上部,臂微屈+肘角向右,同时,左掌指端向下,掌面向外向下直伸至左侧下方,同时,左足向右足左前方迈半涉,很尖悬立,膝角微曲,均向左斜方左啦贴接左腿(图 82)。
4、两腿下蹬,左足即向左前方尽量前眦,同时,左臂正掌贴随左腿伸向左前的同时,右臂掌向右上方伸直,转成正掌(图83)。
三十二、进步上击拳
1、身体转向左斜方,左腿向前弓屈,右腿后方伸直,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左臂掌由下随身向前上方转伸至头上方成反掌,臂微曲,肘角向左,同时,右臂掌落至右盾下方成勾罗手(图84)。
2、右足向前方一步弓屈,左腿直伸于后方,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右臂手成拳,由后下方直向前上方头之上部左掌击去,左掌握右拳(图85)。
三十三、跃步十字掌
1、右足收回提高,腿面平度,膝角向前,足尖向下近接左膝的同时,身体重点移于左腿,稳立为要,身体微向左,同时,右臂拳成掌向下旋转经腹部前向上转至胸前,屈肘角贴接右侧腰部转成仰掌,平于右肩之前部(图86)。
2、右足立线跃落原地的同时,左足跃向右足前线一步,两腿仍成前弓后箭之姿势,同时,左臂平掌向右下方盖至右臂掌之外部,转成正掌,两臂掌互成交叉式(图87)。
3、右臂掌由左臂掌内部直向右平方转成正掌击出的同时,左臂掌由右臂掌外部向下旋转经腹前下部转向左平方,两臂掌与两腿足互成十字形(图88)。
三十四、左捕右击拳
1、屈右臂肘角贴接右腰部,转成仰掌约平肩部,同时,左臂掌向下旋转经腹部前向上转至右臂掌外部成反掌,互成交叉(图89)。
2、右臂掌成拳,向右前平方直击伸出,转成平拳,左臂反掌成反拳,由右臂掌外方转伸至头上方,臂微屈(图90)。
三十五、肘击
两足以足尖为轴,身体原地右转,以新转方向为正面,面目向右视,右腿向右方弓屈,左腿伸直,两腿仍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屈收右臂肘角向右平方击出,成平拳贴接于右侧肩部,拳平肩,左臂不动(图91)。
三十六、下击拳
1、将右臂肘下半臂向下旋转伸直右平方,仍成平拳,同时,左臂平拳向下落至左肩前部;曲肘角向左,臂肩相平(图92)。
2、身体向右转的同时,右臂拳成反掌转伸向头上方,臂微屈,肘角向右,同时,左臂平拳向前下击出,面目前视(图93)。
三十七、上踢单腿
1、左足迈向右足前半步,足尖悬立,膝角微屈向前,同时,左臂拳成成平掌,向上屈臂贴胸前,将掌转成反掌,贴置右肋下的同时,右臂掌在左臂外由上向左旋转,经左方向下旋转,后转至右平方成吊手(图94)。
2、左足再向前方上半步落实直立,身体重点移于左足,右足跟随之悬起,向前半步,足尖悬立,膝角微屈,同时,左臂掌向下旋转,经左方向上而至头上方仍成反掌,肘角向左臂微屈(图95)。
3、右足直向头部前上方高踢,足尖与左掌互接,膝挺直,足尖前勾,左腿膝务直立稳,不可以身俯近右腿(图96)。
4、右足随之落于左足前,足尖悬立,膝角微屈,其余姿势保持不变(图97)。
三十八、花手上击拳
1、左臂掌成平掌,下盖至胸前,曲臂贴胸,转成仰掌,平右肩前部,同时,右臂手向下旋转,经腹前部向上转贴至胸前左臂外部成正掌,对正,两臂互成交叉(图98)。
2、右臂掌向上旋转,经右方转向右下方成拳,拳背向前,同时,左臂掌成平掌,向下旋转经左方而转至左上方成反掌于头部前上方,臂微屈,肘角向左(图99)。
3、右腿足向进一步,弓屈,左腿伸直成前弓后箭之姿势,同时,右臂拳直向前上方左掌下击去(图100)。
三十九、跃步进击掌
1、右足收回提高,屈膝向前,腿面平,足尖向下接近左膝的同时,身体重心移于左腿,两臂下落至前平方,右臂拳成平掌转向左,由左臂下而至左肋下,屈臂贴胸,左臂掌同时转成仰掌(图101)。
2、右足仍落原地,左足疾速随之跃向右足前,成前弓后箭姿势,足落地的同时,身体向左转,左右两臂掌向下旋转,各向左右两平方转成平掌击出,注视右前方(图102)。
四十、巴击拳
1、右臂掌向下旋转,经腹前部向上转至胸前,屈臂贴胸,掌在体之左侧,同时,左臂掌转向头上方转成反掌,臂微屈,肘角向左边,(图103)。
2、右足向左足前迈一步,两腿成前弓后箭姿势,同时,左臂掌转成平掌,向下转至右肘角作巴拂势,成平拳收回置左腰部,转成仰拳,同时,右臂掌以肘下半臂向上旋转至右肩部成正拳,直向右平方击出(图104)。
四十一、二起腿
1、身体向右转,同时右臂拳成掌,由前平方向下转至后下方,同时左臂拳成掌,向后下方旋转,向上转至前上方成反掌,臂微屈,肘角向左边(图105)。
2、右臂拳由后下方向上转至前上方的同时,左臂掌由前上方向下转至后下方,左腿同时直向前平方踢出,膝直足尖向前(图106)。
3、左腿落下的同时,右足直向前上方高踢,膝直,足尖向前,同时,右平掌向右足面作一击,右掌向下约至前平方(图107)。
4、将右腿膝部以下紧屈收回,足尖近接左膝上部,膝角向前,同时,左臂掌向胸前屈贴,转成反掌,置右腋下方(图108)。
四十二、双花独立掌
1、右腿足直向前方一步落下立实,左足跟随之悬起,并向前半步,继之将身体向左转,左足尖及膝角随之转向左方的同时,右臂掌由右平方向下旋转,由左向上后至右平方转成正掌,面目左视(图109)。
2、左腿提起,腿面平,足尖向下,接近右膝上部,右臂掌同时向上旋转,向左向下后向上经右而转至右上方成反掌,臂微屈,肘角向右,同时,将左臂掌直向左平方击出(图110)。
四十三、收手
1、左足退落至右足后,足尖悬立,膝角微屈,同时,右臂平掌向下旋转至胸前屈臂近接胸部,掌平左肩,面目左视(图111)。
2、右足退立于左足后半步,足尖悬立,膝角微屈,左足原地立实,同时,右臂掌直向下方旋转,向右至右平方,左臂平掌同时向上旋转,向左至胸前屈臂,近接胸前,掌平右肩(图112)。
3、右足原地立实,左足退向右足,靠齐立定,左臂掌同时向下旋转至左平方,然后右掌成乎拳,左掌成正掌,两臂掌同向前平方互接,臂微屈,肘角各向左右,下盖至腹部(图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