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盾签约华商林李黎建智慧律所!法律科技公司正成为律所技术合伙人丨律新社在现场

律新社丨王思雨

当一家律所既是律所也是科技公司时,将会有怎样的想象空间?
11月23日下午,擎盾数据(以下简称“擎盾”)与华商林李黎(前海·广州)联营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商林李黎所”)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古都南京圆满举办。擎盾将与华商林李黎所共同推进智慧数字化律所落地,探索法律人工智能助力律所一体化转型的新路径。

擎盾董事长杜向阳与华商林李黎(前海·广州)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李万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现场,来自擎盾、华商林李黎所、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道、白云产投集团的领导与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法律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与智慧数字化律所建设。

如果律所只是引入某一套信息化系统、某一项模块工具,并非是真正的数字化律所。智慧数字化是对律所进行全流程、一体化、智能化的改造,提升律师效率、实现法律服务质量的标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法律”,这是擎盾董事长杜向阳对智慧数字化律所的解读。智慧数字化律所里的每一个律师背后都有体系支撑,同时整个律所也将融入更大的法律服务业生态。

01

为何要打造智慧数字化律所?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AI)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AI与法律结合,将聚集怎样的势能?
擎盾给出的答案是,AI可以赋能法律,降低法律服务成本,提高法律服务效率,让法律普惠,成为老百姓触手可及的服务。
成立于2009年10月的擎盾公司,是一家深耕法律人工智能行业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运用区块链、深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理解和法律知识图谱技术,为政府、企业、律所和个人提供标准化、平民化、智能化的法律服务及解决方案。目前,擎盾集团启动“北京+深圳”双总部战略,南京为研发基地,并在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设立子公司。
自启动法律人工智能研发时,擎盾便确立了“打造最强法律大脑,让法律触手可及”的愿景。凭借在法律人工智能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擎盾开发了同案不同判预警系统、智能法律机器人“小法”、小法法律智能问答系统、全场景法律呼叫中心平台、交警法智等一系列产品,服务公检法司全法律行业客户3000余家,市场覆盖全国30省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有47.3万律师,但对于14亿公民与几千万中小微企业来说,律师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律师服务费用也相对较高。自创立之初,擎盾想要实现的便是让法律服务不再遥远,而律所正是法律服务的载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律师的参与。
五年前擎盾就规划了智慧数字化律所战略,先做To G端、To C端服务,将平台搭建好,待市场与技术成熟之时,与适合的律所合作,落地智慧数字化律所。
为何擎盾选择与华商林李黎(前海·广州)联营律师事务所携手?这要从后者的独特身份说起。
华商林李黎所于2014年获准成立,是中国第一家落地前海的香港与内陆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也是一家一体化律所。华商林李黎所主任李万秋对于法律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关注着数字化律所的发展。
华商林李黎所的合伙人之一——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华商所”)创立于1993年,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总部设在创新之都深圳,华商所与深圳市以及珠三角的政府部门、司法部门、企业界建立了密切、稳定的业务联系。

擎盾想要与地处创新高地的一体化律所合作,打造一个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智慧数字化律所,而华商林李黎所也想转型成一家基于大数据形成专业化分工的律所,将数据用到该用的地方,双方一拍即合。

经过对合作模式的多次沟通与探讨,11月23日下午,擎盾与华商林李黎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党工委、重点办,白云产投集团等单位的多位领导莅临签约仪式现场。

杜向阳 擎盾董事长
在签约仪式上,杜向阳董事长分享道,经过智慧数字化改造之后的律所,律师的办案效率大概能提升3—5倍,这是一个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大幅度提高律师的产值。
李万秋 华商林李黎(前海·广州)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万秋主任在谈到对智慧数字化律所的理解时表示,律所的智慧数字化转型为律所引入数据、智能,给律所插上一双翅膀,让较为传统的律师行业搭上科技的车轮。
邓文 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局长
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局长邓文指出,群众对法律的需求非常多,但是大多数法律服务对于群众来说费用比较昂贵。擎盾公司将法律跟科技结合,提高法律服务效率、降低法律服务成本,造福群众,非常有社会价值。
今年6月3日,广州市白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始正式对外营业,服务中心的两台法律咨询自助机器正是由擎盾开发,其提供的24小时法律服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黄符伟 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党工委书记
广州市白云区鹤龙街党工委书记黄符伟提到,鹤龙正在打造广州法律服务集聚区,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聚集效应,聚集了30多家律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等。法律和科技的结合,对于丰富法律服务区的业态,打造全产业链的法律服务聚集区非常有帮助。

02

如何构建智慧数字化律所?
律师的立身之本,就是专业,律师需要大量时间学习新法、研究案例与学理。但现实是,多数律师的日常被寻找客源、接待客户、维系客户、处理繁杂资料等与专业服务不甚相关的工作压得难以透气,不得不牺牲休息时间学习。如果客户的法律需求并非接待律师擅长的领域,律师是选择硬着头皮上,还是忍痛将案源转手他人?
自动识别法律需求、精准对接给专业过硬的律师,律师只需要负责法律部分的工作。这个看似理想化的设想,在智慧数字化律所中,正在被实践。

在擎盾的智慧数字化律所构想中,产业链上游的是互联网律所,通过与百度、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合作,利用他们的流量与擎盾平台的数据进行集中的案源的开发,让律师不再传统地通过关系人脉去找案源;而数字化律所则身处产业链下游,通过法律人工智能技术减轻律师负担,让律师专注于法律专业。

在服务C端客户时,擎盾通过“人工智能咨询+大数据肖像刻画”,精准刻画出有潜在法律需求的用户,将这些数据对接给智慧数字化律所的律师,由律师来完成将数据转化为案源的过程。筛选出来的案件将点对点派发给全国范围内的优秀律师。
据华商林李黎所主任李万秋介绍,只有将有法律需求的人链接到专业的团队,才能产生效能。智慧数字化律所像是一个导诊台,由专门的律师根据大数据辨别案件类型,判断案件属于“内科”还是“外科”。甄别完之后,就进行案源的派送,把案源送到每一个专业的部门里面去。同时律所还会进行质量把控,假设“内科”出了问题,可能就要置换内科医生。
以华商林李黎所作为载体,擎盾进行了第一家智慧数字化律所的孵化。未来,当智慧数字化律所在全国布点时,它会成为一个相当于案管或者是案源分化中心,也就是律师行业里常常被提起的替代性法律服务。
在智慧数字化律所中,法律人工智能可以完成很多挤压律师时间的重复性劳动,让律师有时间也有动力去深耕专业知识,帮助律师完成专业化分工。“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要替代律师,这点我并不赞同,实际上我们是希望能提供工具给律所、律师,帮助律师提高效率。”杜向阳董事长告诉律新社,智慧数字化律所改造,将帮助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获得晋升通道和更高的收入,给律师提供一批非常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岗位。

法律人工智能的普及,使得法律服务成本降低,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获得法律服务,从而养成诉诸法律解决纠纷的习惯,在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也为律师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03

重构法律服务新业态
科技公司和律所相结合,一种新型业态的律所就此诞生——智慧数字化律所既是一家律所,也是一家科技公司。据杜向阳董事长介绍,擎盾相当于成为了华商林李黎所的技术合伙人,成为了律所的科技研发部门。

与传统的律所孵化法律科技或者购买外部法律科技产品的模式相比,这种科技公司和律所结合的模式具备两点优势,首先在生态的关系上,这样的结合使得科技公司与律所的信任程度较高。

其次,在这种新型业态律所中,科技公司能给予律所较大的支撑力度。技术的进步是飞速的,智慧数字化律所建设需要大量长期的投入、不断地迭代技术。杜向阳董事长认为,只有当科技公司与律所的关系类似于股东之间的关系,实现长期绑定,才能紧密合作、完成数字化改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