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太阳生日

  在梅州下水地区(梅县区、梅江区、蕉岭县、大埔县一带)城乡,每到农历三月十九这天的早上,当红日从东方升起时,各家各户都在门前摆起八仙桌,桌上的供品有鸡、鱼、猪肉三牲,应时水果枇杷、黄皮果,还有客家娘酒、发粄(广府人称“松糕”)和面条。当天要吃炒面以作纪念,所以街头卖面条的人很多。

  祭祀的多为家庭妇女,她们点烛燃香,行三叩九拜的祭礼,边拜边念“太阳经”:

  太阳三月十九生,家家户户点红灯。

  太阳一出满天红,家家门前挂灯笼。

  太阳明明朱光佛,四大神明掌乾坤。

  当香烛燃尽时,烧化衣纸财宝、太阳衣、太阳帽。

  梅州著名教育家梁伯聪在《梅县风土二百咏》写道:

  十九日辰三月中,太阳诞祝万家同,

  遥遥三百年前事,犹记明亡念不穷。

  并在诗后注解:“旧历三月十九,明崇祯帝殉国之日,民间欲纪念而不敢显著,易其名曰‘太阳生日’。梅民至今遵行,能知其义者鲜矣。”

  据历史记载:崇祯十七年(1644,清顺治元年)农历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克京城,皇帝朱由检走投无路,奔煤山自缢。自此,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明王朝也随之寿终正寝。

  世德堂内锣鼓喧天(李涯摄)

  传说明朝灭亡时,梅县松口人,明太子少保、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编修,充东宫侍读的李士淳(字二何)为明朝东山再起,陪皇太子朱慈烺回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削发为僧,后太子太子朱慈烺在寺中去世,后人塑太子菩萨像供奉寺內。

  据传当年朱慈烺住在世德堂。世德堂在梅县松口镇铜琶村下店,由李士淳的侄儿建造,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九日举行“太阳生日”祭祀活动,其实是为拜祭崇祯皇帝。

  2015年5月7日(农历三月初九),梅州市梅县区电视台和各大媒体的记者到松口镇“世德堂”采访当地隆重的民俗“太阳生日”祭祀活动。梅州市客家文史研究会主席李国泰曾专程釆访。下面是李国泰采访文章摘录。

  参加太阳生日的人在世德堂吃炒面(李涯摄)

  2015年5月7日上午8时半,锣鼓开道,世德堂族中男人随后,转入化胎。(化胎,又称花头,意为孕育万物的一切事务以及承受天地之气的地方,也是客家传统家宅最重要的区域)后面的围屋套房“锦屏楼”,恭迎祖宗牌位。请出祖宗神牌位后,由辈分高的长者捧着走前头,锣鼓和众族人跟在后头,一路护送回到祠堂安放。司仪高喊:“主祭人就位”。李氏家族各房推出主祭人,在司仪的指挥下,先点香献爵(茶酒),次献供(“三牲”、果品),再献财宝(纸宝);三献后,长者唱祭文;在司仪的指挥下,全体李氏族人手拈燃香,男人在前,女人右后,向祖宗牌位三鞠躬;礼成,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帛财宝;然后长者和族中男人将祖宗牌位送回锦屏楼供奉。在男人送回牌位时,女人们收拾清扫厅堂,摆好桌椅碗筷。一部分女人在横屋天井帮厨,洗菜切肉,炒面煲汤。11时半,世德堂內排开几十张桌,香喷喷的炒面和执腾腾的红豆骨头汤就上桌了,连同看热闹的人在内,大家全都坐下来吃炒面。

  笔者采访松口的老人(梁章摄)

  笔者是梅县松口镇人,20世纪50年住农村的围龙屋里,曾经见到屋中老人祭祀太阳。如今农历三月十九日这天,家中还保留吃炒面条的习俗。

  本文入录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客家文化拾零》

  2020年3月17日

文章配图来源:作者提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梁德新║广东嘉应学院专家教授到松源镇考察王氏宗族文化
梁德新║我的祖屋王氏“儒林第”
梁德新║广东梅州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
梁德新║走近张资平

梁德新║忆50年前玩矿石收音机

梁德新║回忆五十年前的往事“学生大串联 ”

张长兴║千年古镇育人才——梁德新《客家乡情》读后

梁德新║我参与姓氏文化研究

梁德新║热心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刍论客家文化研究

梁德新║钟情于木偶艺术的邓学良先生

梁德新║我参加梁氏宗族文化研究二、三事

梁德新║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梁德新║我家的二叔是书法家

梁德新║“财储堂”的功名匾考证

梅县松口人生礼仪(作者:张华华、梁德新、饶熙龙)

张华华、梁德新║松源麦芽糖

作者简介

梁德新,梅县松口镇人,中学退休教师,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兼学习文史委员)。有文章在报刊发表,编著书数本,吸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对客家文化有研究,曾邀请出席嘉应学院、三明学院等单位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文章和论文约5万字入录《客家文化拾零》书中。

编辑:夏鸥;校对:梁德新

策划:饶云;责编:梁德新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0)

相关推荐

  • 梁德新‖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回忆我看"禁书"的经历 文/梁德新 1966年秋至1968年秋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的初期.全国学生停课闹革命,破四旧,揪斗资产阶级当权派,红卫兵大串联,有些地方还发生武斗,全国乱哄哄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家里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居住在梅县松口镇.那时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二十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和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是教师做家教 ...

  • 梁德新‖家庭支持我写作

    家庭支持我写作 文/梁德新 我钟爱文学,2000年起我是个用电脑写文章和在网络上投稿的"业余自由撰稿人".为了方便写作我买了一台电脑和一部打印机. 我的写作得到家庭的支持.妻子和大 ...

  • 梁德新‖丘菊贤教授编写《韩素音研究文集》

    丘菊贤教授编写<韩素音研究文集> 文/梁德新 丘菊贤是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河南大学<史学月刊>出版社领导.1992年丘菊贤教授退休后与妻子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城区居住.他发挥余 ...

  • 梁德新II我在家偷看“禁书”

    我在家偷看"禁书" 文/梁德新 我是老三届的中学生.1966年9月至1968年10月的2年间,全国的大学.中学.小学的学生罢课.在罢课期间,我有一年多的时间呆在家里. 我的家乡是人 ...

  • 梁德新‖神奇梅教村,名人母亲的故乡

    神奇梅教村,名人母亲的故乡 梁德新/整理 前泰国总理他信到其母亲曾经居住过的故居广东梅县松口镇梅教村寻根问祖,国内外报刊,电台.电视.网站都作了报道,使梅教村一时成为众人关汀的焦点.这重新唤起人们关于 ...

  • 张华华 梁德新‖松口寻古

    松口寻古 张华华 梁德新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距梅州市区50多公里,地处闽粤要冲,水上交通发达,自古至今商贸物流活跃而蜚声中外.松口建置于南汉乾和三年(945年),距今已越千年.2010年总人口66 ...

  • 梁德新II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文/梁德新  1998-2003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那时全县有政协委员180余人,这些人来自社会各届人士,其中共产党员占40℅.依委员们的专长安排工作,如有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梁德新 祖国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作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 ...

  • 梁德新 饶熙龙‖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松口墟市的历史与发展 梁德新 饶熙龙/收集整理 松口的墟市形成在北宋.北宋初的"松口盐务"之设,标志着它作为闽粤间重要贸易中转站,那时墟市已初步形成. 如果从水路看,松口港通过松江 ...

  • 黄家祥‖客家人的“太阳生日”【客都推荐】

    客家人的"太阳生日" 黄家祥/整理 "太阳生日"是梅南各地民众特有的一种节日.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梅县.大埔两县. "太阳生日"定于农历三 ...

  • 饶熙龙 梁德新‖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松口饶氏"父子三进士" 文/饶熙龙  梁德新 在文化之乡梅县松口镇铜琶村在清朝年间"柏树楼" 出了父子三进士,有关他们刻苦读书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