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方才懂得:真正厉害的人,早在这“四个地方”悄悄拔尖

人生中的有些道理,要趁早懂!

这句话,在我再次翻开并看完《老人与海》这本书的时候,感触尤其深刻。

很多人说,同一本书,不同年龄段的时候去读,因为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感受就会千差万别,截然不同。

可能有人会说,《老人与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本书么?我小学的时候就读过了。是的,我小学的时候也读过,只是那时候年纪太小,完全没有悟透这本书的精髓。

这本书的译者鲁羊说:“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早期原版,译到五分之一时,惊讶地发现,这件事做对了。在一间闹哄哄的路边饭馆里等着上菜,我读着书中的一些句子,几乎热泪盈眶。”

而在此之前,鲁羊对这本书的认知,是这个民间故事,硬汉的口号,就像汽车尾气一样,遍布城乡,令人生厌。一个译者,对一个名作的“恰当”翻译,太重要了。

多年后,我拿起鲁羊翻译的这本《老人与海》,同样在结尾处哭得一塌糊涂,思绪跟随着老人圣地亚哥在大海上经历了一场三天两夜的搏斗,而终于回归平静,并重新与小男孩有了温情的交集之后,喷薄而出的情感便再也忍不住了。

实际上,这部书朴实的语言里,一直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和精神。也是在这个年纪读罢这本书,我才恍然醒悟过来,人到中年,真正厉害的人,早已在这四个地方悄悄拔尖。

这位充满智慧的有着坚毅品格和信念的孤独而坚强的“老渔夫”,也在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故事,告诉我们:学会接受这四件事,你会过得更好。

一、人终究是要自己面对孤独的

老人有到底有多孤独呢?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简单的一行字:“他是个老人,孑然一身,驾着小船,在墨西哥湾流中钓鱼,如今已是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了。”

简短的几十个字,“老人”、“孑然一身”、“独自出海捕鱼”、“八十四天一无所获”,我们无法想象,在以打鱼为生的渔夫身上,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捞上一条鱼,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或许就像我们这些写文章的人,同一篇稿子写了八十四遍,仍被主编打回。是的,往往三四遍我就烦躁了,因为过高的期待和一次次的打击,我肯定很难在这种状态下把同一篇稿子写好。但老人,虽偶有气馁,却从未丧失信心。

因为不够好的运气,大家都不看好他,只有一个小男孩,一直对他很有信心,并且很喜欢他,照顾他的生活,想要跟着他出海大鱼,让老人多教教他东西,但他的父亲不允许。

因此,他跟了一条运气好的渔船,无法与老人同行。因为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老人孤独地出海,孤独地在海上,于是他就跟自己大声说话,就跟鸟儿说话,跟鱼儿说话,同情那些他所遇见的万物,想着他关心的球队的比赛。

人生实苦,实际上,每个人都要自己去熬过一些难熬的时光,特别是对于孤家寡人来说,孤独更像是家常便饭,如影随行。

而我们每个人,无论是家庭幸福还是工作顺风顺水,总有那么一些孤独的时刻,会需要我们自己去面对。

正如书中的老人圣地亚哥一样,你总得找到合适的方式,去打发那些孤独的时光。

二、人生中的有些难题,需要你自己去克服‍‍

老人圣地亚哥,在原本应该安享晚年的年纪,为了生活,却依旧不得不出海打鱼。在经历了八十四天的“一无所获”之后,在第八十五天,老人终于钓到鱼了,并且,是一条大鱼。

那鱼到底有多大呢?直到第三天那鱼浮出水面,老人才知道,原来它比他的小船还要长,足足有一千多磅,小船完全装不下,只能把它绑在船边带回去。

然而一个一把年纪的老人,想要战胜一条这么大的鱼,即使经验足够丰富,体力也总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好在老人有着非比寻常的毅力和信念,以及乐观的精神、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他是一位老渔夫,他有很多手段可以制服这些鱼,他敬畏这些生灵,同时出于自己的职业操守,又不得不打败他们。

在大鱼上钩后的三天两夜中,老人一直与大鱼僵持着,被大鱼带着往前快速的游动,老人吃力地拉着鱼线在自己的小船上支撑着,不只一次的想:如果小男孩在就好了。

是的,从这条大鱼上钩到他打败这条大鱼,这期间老人足足感慨了六次:如果小男孩在就好了。他知道当他和大鱼僵持的时候,他会帮他把鱼线弄湿;当他的左手抽筋的时候,他会帮他按摩;当他需要鱼线的时候,小男孩会帮他接好……

然而,小男孩并没有跟着他来,现在他遇到的所有困难,都得他自己去克服。于是老人只能一只用手和肩膀支撑着鱼线,并一只手和脚则去切鱼片、接鱼线。

虽然非常艰难,好在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在老人的安排下一件件完成。

不得不说,无论是书中老人和小孩的忘年交,还是生活中感情很好的父子,恩爱的夫妻,以及你的朋友、同事,人生中有些难题,他们真的帮不到你,你需要自己去克服。

为此,永远也别太依赖谁,永远也要自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三、努力过后要坦然接受“徒劳无功”

对于渔夫来说,大海是充满希望的,同时也是充满恐惧的。因为你不仅要面对变化多端的天气,还得面对你的对手——鱼,特别是大鱼。

老人圣地亚哥有多伟大,他的遭遇有多传奇,他受的苦就有多惊人。三天两夜与大鱼的僵持中,老人耗费了全部的精力和体力,终于制服了大鱼。

他预计着:看起来它至少也有一千五百磅,如果去掉头尾和内脏还有三分之二的净重,按三毛钱一磅来算,该是多少呢?

然而那时候老人还没有预料到,绑在船边的大鱼,因为有伤口,且在海水中散发着腥味,会引来海里的其他鲨鱼。返航的路途中,老人前后战斗了三次,杀死了三四只鲨鱼,大鱼被他们吃掉了三分之一的肉。

最后,在老人几乎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又遇到一群鲨鱼,成群结队而来。老人不想再战斗了,但仍用手中的棍子,拼命地拍打他们,最后连船舵都用上了,勉强留住了鱼头,鱼身已是剩一个骨架了。

在海上三天三夜,几乎没有合眼,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打败了一条巨大的鱼,原本可以卖一个大价钱的鱼肉,却在返航的途中,全被鲨鱼给吃掉了。此刻老人的心情,又该是多么的糟糕呢?

然而老人没有,他知道没有任何补救的余地了,也就没有感觉了,他只留意到,小船变得轻快了,这是多么令人满意,因为船边再也没有沉重的负荷了,他可以更快地回到家了。

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冒着生命危险在大海中得到的一切,此刻又全都回归了大海,甚至,他还是去了鱼叉、刀和船桨、还有半边的船舵,只有下累到无法动弹,满身伤痕,爬起来都艰难的身子。

然而此时老人却是如此淡定,没有气急败坏,没有暴跳如雷,努力过、得到过,如今也已然失去了,就好像接受每一次出海的空手而归一样,这一次的“徒劳无功”,他也坦然接受,他甚至还怪自己不应该出海那么远,是自己的错。

人生活到这个份上,通透平和如此,又哪还有什么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呢?又还有什么事情是无法释怀的?

四、永远别丢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故事的最后,老人圣地亚哥从沉重的睡梦中醒来,男孩问他:“你到底吃了多少苦啊?”

“足够多。”老人说。

而当男孩开心的说“我们又可以一起去钓鱼了”的时候,老人说:“我们一定要弄一支风力的鱼矛,一直放在穿上。你可以弄一块旧福特的弹簧片做矛头,我们把它拿到瓜那巴科亚去打磨……”

可以想见,过不了几天,老人依旧会驾着他的那条小船,继续出海打鱼,继续他的使命和职业。哪怕遇见了再大的鱼,经历了再多的艰难,哪怕所有的努力最终全部变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他自始至终,永不曾丢掉重新出发的勇气。

这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

正如书中的一段话:他已经证明过上千次了,但那不算什么。如今他要再一次证明。每一次都是重新来过,当他这么做的时候,他从不回想过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