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非常道】王修为何咄咄逼人
八公山人王世国狂草《怀素上人草书歌》:“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纚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四尺整纸)
东晋王修,字敬仁,官至著作郎,是当时的名士司徒左长史王蒙的儿子。他少年时就有美善的声誉,13岁时就写出了《贤令论》,名士刘真长看了后,赞赏嗟叹不已。
王修深受父亲王蒙的影响,也擅长书法,隶书和行书都写得好。他与王羲之关系很好,有一次,他向好友王羲之求书,羲之就书写了一纸小楷《东方朔画赞》送给他。
王修得到王羲之的墨宝后,整日临摹,想把王羲之书法的精妙之处都学到手。后来,每当羲之的儿子王献之看到王修写来的书信墨迹,总是对王修书法飞快进步、日益精妙,惊叹不已。他非常佩服王修,不由自主地说道:“咄咄逼人!” 很明显,看了王修的书法,让一向对自己书法非常自负的王献之都产生了危机感。
当年王羲之伯叔王导非常喜欢钟繇的书法,他的衣带中经常装着钟繇写的《宣示表》。因北方八王之乱,晋王朝南迁过江以后,王羲之从王导那里得到了这件墨宝,后来又借给了好友王修。
晋穆帝升平元年,王修才24岁就去世了,他母亲认为《宣示表》是儿子生前心爱之物,于是就将它放入棺中一并埋葬了。就这样,千古名迹从此与世永绝!
王羲之写给王修的小楷《东方朔画赞》(传)
【八公山人语】
“咄咄逼人”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势令人惊惧,大有紧逼超越之势。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人是王羲之书法的启蒙老师卫烁,她是汝阴太守李矩的妻子,世称“卫夫人”。
当年卫氏与王氏一样是东晋时的门阀士族,也是书法世家。卫夫人的曾祖父卫觊、祖父卫瓘、叔父卫恒,都是魏晋时的大书法家。卫夫人从小就在祖父卫瓘的教导下学习书法,又师法钟繇,善写隶书和楷书,谢安称赞她的书法“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芳树,穆若清风。”当时她是誉满江南。王羲之的书法有姿媚习尚,大概就是受卫夫人书法影响的结果。
王羲之少年时师从卫夫人学习书法,进步很快,特别是在他偷看了父亲收藏的《笔论》后,更是日新月异,更令卫夫人大为吃惊。她在一封书信《与师书》里说道:“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这便是“咄咄逼人”成语的出处。没想到多年以后,竟然被王献之用在了王修身上。
王羲之是琅琊王氏,而王修则是太原王氏。王修与那位给王羲之“小鞋穿“,逼得羲之辞官的王述是同族。尽管如此,王修与王羲之依然交好。据当时人评价,正是受到王羲之书法的影响,王修的书法“流奕清举”,能尽王羲之书法之妙,但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未能尽得王羲之书法之美。可惜王修没有书迹传世。
王世国 著《中国书法家》,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扫二维码购书(也可看本书介绍),近期可获出版社7.2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