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因果报应的力量很大
今天来打一个因果报应的卡,我先讲几个例子:
生活中,朋友有困难,请求我们帮助,我们要不要帮?或者说,什么情况下帮?如何帮?
我在系列文章中,最终导出一个我认为是真理般的结论,那就是佛陀所提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结论是一定成立的,因此,我在所有的文章都,几乎都在主张一个人生建议,那就是你要全面的在你的人生里面落地利他精神,把善行全面的融入你的灵魂。
结果,引来的很多反驳与攻击,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报应,甚至有人举出了很多反面例子来反驳我,说自己认识的某某某或者自己做了善事,却没有得到该有的善报,这是为什么?
“善行”得到恶报,为什么?
有一位读者给我发来了如下这个疑问:
你好,很荣幸能读到您的文章~
生活中有一件事情,让我不能够理解,也很让我很纠结,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
当你真心付出的对待一个人好,我指的是朋友,可是朋友做了一些让你伤心的事,要怎么平衡自己的内心呢?既然对一个人是真心付出,那就不应该计较回报,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我并没有想要回报,而是对方的一些行事让你感到伤心难过,我想知道要怎么去释怀呢?感谢~
我对此的回答是:想想你自己的发心!
他一开始回复我:“发心自然是向善的,但是内心接受不了”。
接着又说:
“我分析过自己的内心,首先是我的私欲所致的,因为与我的期望有偏差,没有得到以心换心~可是不能接受也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人为什么可以这么冷酷无情。为了被人让自己不开心,真心不值的,可是我真的有点走不出来,打不开心结”。
实际上,我想说什么?
这个世界一定是按法则运行的,因果报应一定是成立的,如果不成立,那么请先内问自己的发心。
自私的隐蔽性
稻盛和夫对此有过一个说法,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你觉得你做了“善事”没有得到你认为的该有的善报,那么请先问问你的发心,这种情况下,你的发心一定不是善的,你也存在私心,你也想利用朋友,只是你的动物脑的私心主导了前额叶欺骗了自己,让你自己以为自己是在做善事。
而我们确实认为自己是在真正的帮助朋友,而本质上这种你所谓的真心帮助,底下都是私心!
人都有一个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的心理倾向,这叫心安,让自己良心过得去,在这个过程里面,即使一个人在做着为已的事,他的动物脑也会主导着前额叶让自己相信,他是在帮助对方,帮用户。
这是人性里面,最为隐蔽的一个层面,人喜欢自欺欺人,而我们往往觉察不到,以为自己确实是在做善事,但是却最终引来恶的结果,因此愤愤不平。
比如,几年前我做电商的时候,我当时学到到稻盛和夫的利他哲学,就全面在团队及产品里面落地这种利他精神,我当时想尽一切办法去执行“利他”,比如提升员工福利,让员工双休,组织员工培训,体育活动与员工开会“公平”讨论所有政策。
同时,在产品上,也全面执行客户体验第一的原则,比如强化客户服务指标,甚至还实行无条件退换货的售后策略。
我当时以为我在全面利他,但是我完全没有觉察到,所有这些利他都有个前提,那就是为了提升我们的销售额,实现盈利,也就是,所有表面的利他底下都是私心,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
但是我当时确实以为我是发自内心的,我的动物脑欺骗了自已,让我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些我认为对员工对用户好的方式,而不自觉的忽略那些自私的地方。
比如所有利员工的策略实际上都是表面虚假的,没有真正为员工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考虑的,没有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状态,做出那些策略,更多的是想让员工为公司卖命干活,但是又从来不真正把员工当家人看待。
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以为自己很聪明,把别人当猴子耍!
实际上,被“帮助”的对方却是完全感觉得到你是真心的还是虚假的,心是可以感觉到心的!
因果报应是一定成立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提醒这位用户去仔细觉察自己的发心,因为人是相吸引的,真正善的人就会吸引善的朋友,有私心的人也会吸引自私的朋友。
稻盛说你“好心”借钱给朋友,但是朋友却没有还,他说那你一定是做恶业了,因为你没有考察朋友借钱到底是去干吗,他是去做恶业吗?朋友如果拿了你的钱去乱来,说明你的这个朋友具有一个恶的本性,如果你连这样的人也借钱,也交朋友,只说明一个问题,那你也是这样的本性。
很多人考察说我借钱给朋友是善,然后朋友没有还,就下定论说好心没好报,但是,当你借钱给朋友时,你与朋友形成一个对外的共同体,这个钱就是你们的共同代表,如果它去作了恶,你肯定也得不到好报,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个世界所有一切都是有能量的,而且一切都是流动的,相关联的,环环相扣的,甚至一句恶语,也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你也会得恶报。
因此,你借钱给朋友的时候,你也有私心,你也想着朋友回报你!因此,你碰上“恶”的人,往往也意味着你也是这样的人!
而真正纯善的人,借出去的钱,是不求回报的,因为如果朋友也是善的本性,拿去做一份善的事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那么我很乐意无条件帮助他,不求回报!
这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终极真相,你的“善行”得到恶报,那一定是你自己做错了!你要首先自问本性,自问发心。
因为人是相互吸引的!
因果报应是一定成立的。
还有人会反驳说某某某做了很多坏事,却没有得到恶报,对于这种的解释,详见《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总之,从最大信息量来考察,纵观到人生层面,因果报应是一定成立的。
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因果报应具有极为强大的力量,而它正是这个世界万物演化进化的根本驱动力。
甚至可以这样说,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大脑,而它正是底层能量熵增定律下,万物演化的到人类的呈现方式。
大脑层面因果报应一定成立的底层原理解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脑神经元告诉你为什么一定会报》
帮人时自己会吃亏,那么还帮吗?
帮人时自己会吃亏,那么还帮吗?
动物脑的任何瞬间反应,首先都是为已的,如果我们觉察不到,顺着动物脑的本能反应,我们是一定不会帮的。
几周前跟团友跑30公里时,半途买了一瓶水,买了后,团友A开玩笑说放在团友B的肩包里,因为他有肩包,我没有,我必须拿在手上跑。团友B瞬间出现不愿意的表情。
我当时想都没想过要放团友B的肩包里,我宁愿自己拿着,这相当于让别人承认我的那份苦,是要遭报应的。
回来后,我一直在反思,如果换作我是B,有肩包,我会帮团友背吗?
我可以十分肯定的是,动物脑是肯定不愿意的,因为动物脑可以第一时间切身的感受到自己所需要付出多少劳动与汗水,因此它一定首先是不愿意的,这是人之所以如此自私的根本原因。
但是如果从团队精神与前额叶利他的精神来说,那么我如果在那个当下,能够克服这种“自私”,或许就存在可能。
又或者,如果在那个当下,有团队成员确实因为有困难,我会主动去帮吗?
我觉得这确实最考验一个人的本性,这也正是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一个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不把这个小困难当作是苦,而是乐,因为困难实际上才是最能让我们成长的,最有益于人生的,如果在团队里面,拥有这种精神,你在团队里面就会越来越有人缘,越来越可以得民心。
只有这样的精神,能够团结团队,这就是大成者与领导者的气质。
一个小事情,体现一个人的品格与是否具有领袖风。
我们都在追求想当领导者,但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在成员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够克服自我惰性,克服自我欲望,从而去帮助团队成员。
这是人与人的核心区别!
当然,这里的前提依旧是,我所帮助的人,他也是在做着一份善的事业,一份有益于社会的事业,我觉得只有这样一股共同向善的能量,可以帮助我克服动物脑的惰性与自私,去实现帮助有困难的团友“背肩包”!
这是一切的前提,不管是你帮助的人,还是你所做的事业,如果所形成的共同体,不是一个善的发心,那么这样的结构一定是会被淘汰的,一定是得不到能量的青睐的。
该不该帮?要不要行善?
我再讲一个故事:
上周,有一读者私信我说,自己负债,拿不出200块,问我能否满足一个想学习,想走出困境,但又没有付费能力的迷失人学习的机会。
我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是拒绝,动物脑利益受损,它第一时间本能般的条件反射。
正如前文跑友B的第一本能反应一样,动物脑之所以自私,是因为它能够在第一时间权衡出自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与汗水。
而我之所以拒绝,是因为《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几乎凝聚我过去几年的心血,为何我的劳动要免费提供给你?
这就是人之所以会如此容易就自私的原因,我们都是首先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的,因为这股情绪最容易被我们自己觉察到。
那天的随后时间,我一直在试图反驳我自己的这个决定,因为最近我刚好正在修炼利他之心,只是我觉得,我需要让这个利他之心发挥该有的作用,而不是被利用。
在事情发生的那个当下,我们一定最容易作出自私的决定,因为那个当下动物脑存在情绪,它有强烈的为已倾向,它会觉得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我那个当下一定是拒绝的。
随后我在反思的时候,就少了局中人的情绪干扰,前额叶能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能够整合更大信息量去清晰分析。
而这个所谓的更大信息量,就是前额叶能够推导出,如果我帮助了这个人,我们会形成一个合力,形成一个共同体,去共同对外参与更大共同体的分工与合作。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人类可以在利益面前,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给同伴,从而可以与同伴形成共同体去对外的原因。
动物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这正是前额叶的功劳。
后来我给“利他”确定一个原则,那就是如果我所帮助的这个他人他物,也是对世人对社会对世界向善的,那么就符合我的利他原则。
比如我想:我帮助这位读者,那么他是在传递善的事业吗?他是善的发心吗?如果是,我就一定帮,后来,我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了他的诚恳与发心,能拯救一个落难的灵魂,或许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些,这也是我不断奋斗的人生目标。
这样反思后,我决定帮助他。
这就是真正的因果报应该有的态度,而且它一定是成立的。
因此,如果你的善报得到恶报,只能说,你所实行的是“假利他”,你真正的目的是想要利用对方来最终实现自利,而这种假利他,是很多人事业与人生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打卡项目中,首先全面让大家打卡大脑动物脑的自私的本性,因为我们只有真正的觉察到这个本性,才有可能去反思修正这个本性。
这就是打卡反思的真正作用,人的本性是我们这辈子一定要面对的难关,如果你跨不过去,你会不断的碰壁,不断的犯类型的错,不断的轮回,最终导致一系列的苦难。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模型》的目的,先把人的本性彻底研究清楚,比如动物脑与前额叶,然后结合每日打卡反思的训练,不断的修正动物脑的每一个本能,最终改变自己的本性,从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
这就是改变人生的唯一路径,一定是必须从底层切入,搞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支配着我们,到底这股力量是如何运作的,然后顺应这股力量去经营人生,才有可能最终会结出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