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转眼十年,新浪博客的“后知后觉”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墙外雾霾重重,屋里有一群写作者在追忆新浪博客十周年。
马未都说,“如果没有网络,没有博客这种新载体,我是断然没可能写下这么多文字的,所以我以一个博客参与者的身份,向这个时代致敬。”
今天下午,由新浪网主办的“2015新浪博客十周年庆典暨Z计划发布会”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颇让人失望的是,老徐和韩寒这一对“博客CP”、新浪博客的经典代表,却未现身。
2005年9月28日,新浪博客的上线,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写作时代,成为一批文艺青年、知识分子记录分享生活的自留地、参与公共讨论的舆论场。在名人效应的驱使下,写博客曾经风靡一时。
在周晓鹏看来,在纷繁变化的互联网领域,新浪博客历经十年还充满活力,这样的平台在业内屈指可数。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自微博兴、微信又起,新浪博客的尴尬越发显现,“博客已死”的声音也频频出现。如今,微信公号正当道,鲜有人提及“博客”这个字眼。
最新的数据是,至今已有超过1.2亿人注册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从2009年开放注册至今,据近期披露的微博Q3财报显示,日活就已经达到了1亿,而后起者微信的日活更是高达5.7亿,博客只在老一辈重度用户中活跃着。
2006年1月6日,资深媒体人朱学东注册了博客,至今仍坚持在博客写作。“当碎片化传播成为时尚的时候,许多朋友惊诧于我坚持每天写博客,但这种博客写作,在这个碎片化的浮躁时代,一定程度上让我沉下来,这些年坚持下来,受惠自知”,朱学东说。
的确,基于社交的微博和微信每天产生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在深度上确实不及博客。但有互联网观察者认为,博客“成于深度,也死于深度”。
SNS社交网站开始崛起,互联网上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趣,慢慢地“深度”不再是用户的第一刚需,娱乐、搞笑成为了接棒者。与此同时,用户无论是写博客还是看博客,还有另外一个诉求就是“交流”,但是博客在社交方面的产品体验,还仍旧停留在社区BBS上,丝毫没有进步,这也成为了博客最终没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博客没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的发展,移动端逐渐成为主流。有业内人士分析,“博客是web2.0时代的产物,不能否认博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随着移动端的发展,基于PC端的博客本身很‘重’,不能满足及时快速发声的需求,用户在手机上写长篇的可能性太小了。”
最为致命的,在新浪博客如日中天的时候,如何商业化、有效变现的问题却没有解决。魏武挥撰文认为,博客自身并没有订阅机制,订阅的完成需要第三方RSS阅读工具——但大多数人可能连RSS是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意味着博客并没有稳定的流量。它是依赖门户频道首页的。
“一个web2.0的旗帜应用,最终被新浪做了web1.0的附属品、内容供给者。于是,博客的商业化道路,失败了”,魏武挥说。
至于市场上出现过的所谓“轻博客”,企图让博客重获新生,然而并没有引起用户的关注。所以,新浪博客在今天启动的“Z计划”正是打算进军移动互联网。
所谓“Z计划”又被新浪称为“自媒体时代的全产业链再造”,是新浪博客平台针对新浪全媒体业务,通过新的客户端、运营模式、商务部分的全面升级,让博主不但能在新浪博客玩起来,也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段时间头条号推出的“千人万元计划”类似而又有所不同,新浪计划从全国挑选100名90后具有潜力的年轻写手,进行为期一年的青年作家训练营培养,以系统课程、名家培训的方式,并通过图书出版、文集汇编等宣传方式,使其成为新生代青年作家。
“作为捧红了很多名人的新浪博客,其新生代青年作家培育计划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新人原创优质内容的动力最强,在平台上把自己的优质内容有效转化为名气与收益,对平台来说,则可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不过,这种介于UGC与PGC之间的模式,体现了新浪博客的“后知后觉”,在这个领域早就有了百度百家、腾讯大家,包括虎嗅、钛媒体等平台。纵然新浪博客此前积累了海量用户,但如果没有一个更新的内容生产和推广模式、没有一个有效的内容变现模式,“已然没落”的帽子是不能从博客的头上摘掉的。

蓝媒汇|传媒圈第一新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