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杨静的随笔《消失的茶楼》

消失的茶楼 

突然有一天,她感觉到,那些她曾经去过的茶楼,好像都消失了。
黄石的茶楼兴起大概是在21世纪初。她第一次去茶楼是哪一年呢?起码是2001年吧,因为那个时候她和男友还都住在单身宿舍,一日,听去过茶楼的同事说,里面有炒面,男友听了狂笑,她也觉得茶楼里面有炒面好像不太像,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逛街时看到市内新开张的茶楼,挺有档次的感觉,害怕里面的茶喝不起,不敢进,如此看来他们应该也消费得起。于是,再上街,他们就去了一家茶楼。
好像去的是南京路的一家茶楼,在集贸市场斜对面的一条巷子口,忘了叫什么名字,也不记得那一顿吃的什么,毕竟20年过去了。
她倒记得他们曾经吃过的其他一些餐饮店。金虹百货下面的一家店,格外的灯明几净,男友点了一盘菜很辣,辣得她直咳,感觉很有损形象,所以记忆深刻;摩尔城那里原来不是摩尔城,有一排羊肉火锅店,他们吃过一家;郁香巷,曾经有一家叫“万兔速丽”的西式快餐店,奇怪又可爱的名字其实是英文one、two、three的音译,他笑着说,“一万只兔子迅速地美丽起来”;南京路口,曾经也有一家西式快餐店,叫“麦肯姆”,他又笑着说,“麦当劳和肯德基的母亲,比麦当劳和肯德基牛”,后来那家换成叫“佳佳基”,后来又换、又换......
说茶楼的,扯远了。
她记得她后来带父亲、侄女和侄儿去南京路那家茶楼又吃过一次。她已经是熟门熟路,而父亲他们觉得很新鲜。回到家后,父亲跟母亲讲解,“一个小铁锅,里面蒸的饭,有牛肉有西兰花有煎鸡蛋,那两个小的哈吃完了”,父亲说的是煲仔饭,母亲听着笑,只要她的孙女孙子吃得好,她就开心。
她记得名字的茶楼是“秀玉红茶坊”。那里她不止去过一次。一次是和弗兰克,弗兰克说这家的牛排是黄石最好的,弗兰克还专门为她点了一份蘸千岛酱的零食,软糯、香甜,好吃极了。再有一次还是带父亲、侄女、侄儿,四个人要了一间小包房,点了几份牛排,送了几样零食,吃啊、闹啊,非常欢乐。还有一次,是和两个女网友,围着一个小圆桌,桌上煮着热乎乎的水果茶,一边喝一边聊着网事。
那家秀玉在消防路,不知道现在还开不开。后来在大上海广场又开了一家,但她一直没有去过。
和弗兰克去过的茶楼,还有一家在正隆大厦上面,叫“淑萍咖啡”。她记得她点了一个小小的披萨,那是她第一次吃披萨,那个时候必胜客还没有进黄石。那次那个披萨刚刚出炉,面饼和奶酪都酥得不得了,口感极佳,连弗兰克都赞不绝口。她后来在必胜客也没有吃到过那么好吃的披萨。
那两次和弗兰克在秀玉和淑萍的时候,她一边吃一边疯狂地拍人家茶楼的菜单。菜单上的菜名都又长又拗口,什么“罗马恺撒沙拉”、“地中海奶油海鲜汤”、“墨西哥烧烤鸡肋排”、“迷迭香烧烤热辣羊小腿”、“碳扒菲力佐香煎鹅肝”、“澳洲带骨西冷扒”,配的一张张图片真诱人,充满了异国情调,关键是菜名还配了英文,她觉得这真是学英语的好途径,赶紧拿出数码相机拍啊拍,那个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弗兰克笑话她,说那上面的英文不标准,她不管,总有一些单词是准的吧。现在在电脑里翻,居然照片还在,都是2010年、2011年的了。记得那个时候她想,要是把这菜单上的菜品全部吃遍,不知道要去秀玉和淑萍多少次,可是,弗兰克回国后,她就再也没有去过。
曾经在湖滨大道边、十六中对面,有一家她同事的朋友开的茶楼,好像叫“名仕”。同事带她去吃,她记得她点的是意面,大概是看她吃得挺香,陪坐在对面的女老板也要了一份,临走还送了她俩一人一张贵宾卡。她后来用这张卡请过男友一次,仍然推荐意面,她则换了一道食物,结果男友吃了回去拉肚子,她一点事儿没有,她哈哈笑。后来那一带拆迁,这个同事朋友的茶楼自然也就没有了。
仍然是湖滨大道,在中百仓储的楼上,曾经有一家“夜上龙庄”存在了好些年。她的一位在武汉的朋友因为他的朋友带他去过,于是他也带她去那里吃饭。饭后服务员给他们沏上两杯绿茶,他说,“不要这种,要一壶”,两杯和一壶比起来,价格差得很远,但对于他这样的人,一壶茶钱不算什么。
有的男人在茶楼就不会点一壶,而是叫服务员不停地续杯。一次在团城山的银马茶座,那个医学院的鹰眼、鹰钩鼻男博士,就什么吃的都不点,只喝茶;又一次在新下陆的阳光茶楼,别人介绍的有色医院的秃顶男医生,也是只喝茶,喝得她后面老上厕所。
越去回想,越发现她曾经去过的茶楼还真是不少:团城山小李子楼上的蓝湾海色,杭州西路青龙大厦负一层的金苹果,新下陆铜花南路的2012茶餐厅,磁湖天地的伯爵伦咖啡,还有什么心内阁、绿茵阁......有的彻底消失了,因为拆迁,或者因为生意不佳难以维系;有的还在营业,只是她自己没有再去而已。
幽暗的光线,舒适的卡座,隔挡的轻纱,喧嚣都市中一方难得的静谧私密的空间,可以歇脚聊天、可以酌饮慢食、可以读书发呆,比起那些街边站着等待的奶茶店、很多人共享一个大厅叽叽喳喳的星巴克,她觉得那些茶楼似乎更好,尽管它们不是国际的品牌,也没有网红的名气,可它们也有它们存在的价值。
走吧,再去茶楼吃个饭,约吗?

杨静:教师,爱好写点文字、记录生活。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0)

相关推荐

  • 758期 || 张妥诗歌:春天 /杨静雅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美丽小语: 春天来了,您听到春天向我们走来的序曲声吗?您感受到春风刷新山河.原野.城市的绿意了吗?年轻的姑娘,用春天般的声音为我们诵读 ...

  • [黄石文坛]杨静的随笔《国庆游江南三大名楼》

    国庆游江南三大名楼   湖北.湖南.江西,号称中三角.很巧,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起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几年前的国庆,我特意将这三座城市.三大名楼作为我的旅游目的地一一 ...

  • [黄石文坛]杨静的随笔《我的暑假》(上)

    我的暑假(上) 杨静 2021年的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掰着指头算算我居然度过了39年暑假,其中前十六年是学生时代的暑假,后廿三年是上班以后的暑假.这么些年的暑假我都做了些什么呢?我努力回忆着--先回忆 ...

  • [黄石文坛]杨静的随笔《我的暑假》(下)

    我的暑假(下) 杨静 走过了上学的八十九十年代,我步入了上班的零零一零年代,真快呀,一晃都二十三年了.     零零一零年代的暑假,有过依然和父母同住的时候,但我更想记录的是独立生活的日子.有时候我会 ...

  • 游江南三大名楼

    ​作者:虎尘老师 [题记]江南三大名楼,前人题诗备矣.吾游经三楼前,备感状貌辞穷,故,化用前人"生花妙笔",记之. 1.<岳阳楼> 洞庭烟波淼, 朝晖夕阴妙. 仲淹抚忧 ...

  • [黄石文坛]杨世林的随笔《姻缘之托梦神君》

    姻缘之托梦神君 天下活计三样苦:撑船.打铁和磨豆腐.相传北宋年间,水乡聊城,有个忠厚豆磨郎,自小磨豆腐,专供聊城百姓食用,颇有声望.谁料,人近六旬,身体日渐不适,整天居家医病,足不出户,豆腐亦未再磨. ...

  • [黄石文坛]欧阳高光的随笔《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想念我的矿山高中老师   退休了,梦做得最多的是少年时的梦.梦见的人,多为小伙伴,父母,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是我的父亲,他是乡村小学教师.在父与师面前绕膝,我缺乏尊师重教的意识.直到进入矿山高中,见了老 ...

  • [黄石文坛]马英的随笔《稳稳的幸福》

    稳稳的幸福  儿子(剑剑)去部队一个多月了,他本周六在电话中除了问候家人外,电话中的意思想我们暑假期间去云南看看.短短的电话中让我们更加牵念.   想起儿子在家的时候,我没有照顾好他,我愧疚感满满.我 ...

  • [黄石文坛]姜飞的随笔《这委屈向谁说去》(外两篇)

    这委屈向谁说去 大姐夫在奈何桥驻足片刻,最终还是没有回头.如果真有孟婆汤,我会劝他一饮而尽.放下许多放不下的人和事吧,这样,在我们竭力顾左右而言他时,就算还是逃不开那一副副闪现的音容,也不至于太悲恸. ...

  • [黄石文坛]柯浩然的随笔《在校住读的日子》

    在校住读的日子 一篇忆母校出炉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和几位同学分享,也请熊老师和移顺同学指导了一下,最后才定稿.有位同学看后电话给我,浩然,你写的还可以啊,勾起了我在学校三年美好的回忆,是不是再写点学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