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友”学点餐时胰岛素调整方法,这几个法则请了解一下
年轻的1型“糖友”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完全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如果不注意观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大、高低血糖交替的情况,因此非常有必要掌握根据自身个体情况调节胰岛素剂量的方法,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自由度,最大程度地减少血糖波动,保护好自己。
认识自己的血糖
首先我们来看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血糖。新近发表的一篇综述中提到,影响血糖的常见因素包括:昼夜节律、摄取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饮酒、锻炼、疾病、旅行、压力、月经周期、妊娠、工作模式及天气和气温。
知道了这些可能的影响因素,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这里没有什么特别讨巧的方法,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做好笔记,每天把饮食、运动和血糖的情况记录下来。尤其是患病初期,需要多多监测血糖。
一项来自英国的成本效益分析发现,每天8~10次自我血糖监测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血糖优化策略。只有掌握足够多的不同时间段、不同饮食运动情况下的血糖数值,才能够帮助自己找到自身的规律,了解身体在什么情况下,血糖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当然并非建议大家每天都监测8~10次血糖,这是不现实的,但在治疗初期找不到血糖波动规律,以及不了解自己的个体状况时,这样做是十分有意义的。
如果对自己的身体有了一定的了解,又发现在某些因素影响下, 血糖确实存在波动,该怎么办呢? 低血糖可以适当加餐,高血糖可以适当增加运动,但如果没能及时运动或即使运动了,血糖并未下降或下降不满意,掌握调整胰岛素剂量,保证血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降下来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一般来说,没有特殊情况,1 型糖尿病患者均应接受一天4次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或者胰岛素泵的治疗。一天4次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包括餐时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所谓餐时胰岛素是指3餐前注射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主要作用是控制餐后血糖;基础胰岛素是指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主要作用是控制空腹血糖。
本文重点谈谈1型糖尿病病友在餐前发现血糖升高,为了餐后血糖平稳,临时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的方法。
餐时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餐时胰岛素剂量的调整,需要先清楚即将进食的这一餐中碳水化合物的量,然后将目标血糖值、当前血糖值、进餐的碳水化合物(克)、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比值(即1单位胰岛素对应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数,用ICR表示,一般每10克碳水化合物使用1单位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指1单位胰岛素血糖下降值,需要计算得出),纳入一个公式中,得出餐时胰岛素的剂量。这个公式为:(碳水化合物÷ICR) [(餐前指血血糖-餐后指血目标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餐时需要的胰岛素剂量。
举例说明:1型“糖友”小王使用三短一长胰岛素注射方案,全天胰岛素用量40个单位。连续几天早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今天他测得早餐前血糖(指血)为10.0mmol/L,早餐准备吃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医生给他定的餐后目标血糖为7.0mmol/L,他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为2(如何计算得出下面交待), 已知ICR为10。那么,根据上述公式就可以计算当餐的胰岛素需要量。
公式中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比较粗略的方法,可供大家参考。即用83除以每日胰岛素总量。小王每日所用胰岛素总量(所有种类胰岛素,包括餐时胰岛素及基础胰岛素剂量都需要计算在内)共40个单位,那么用83÷40≈2,即小王的胰岛素敏感指数约为2(大家也可以算算自己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是多少)。不过,每位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并非固定不变,不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比如,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结构可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女性月经期前后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也可能导致短时间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那么ICR,即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比值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研究者们通常采取“500法则”或者“450法则”。
其中“500法则”适用于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用500除以一天全部的胰岛素剂量,得出1单位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能够覆盖多少克碳水化合物;“450法则”适用于使用短效胰岛素,用450除以一天全部的胰岛素剂量,得出1单位的短效胰岛素能够覆盖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
当然,这种计算方法也是比较笼统的,具体到个体糖尿病患者身上,食物结构如含有膳食纤维的多少可能直接影响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速率,从而影响ICR数值。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运动、压力、合并用药等等。因此,“糖友”需要经常监测血糖, 做好记录,以便让自己和主治医生能够了解个体化情况,使自己的胰岛素:碳水化合物比值(ICR)更合理。
那么你的ICR,也就是说1单位的胰岛素能够覆盖多少克的碳水化合物这个比值是否合理呢?当你通过上面这个公式,最终算出胰岛素剂量之后,这个剂量对于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糖友”来说,必须能让餐后2~3小时的血糖不高出餐前血糖2.0mmol/L。对于注射短效胰岛素的人来说,餐后4~5小时的血糖也要在这个范围内(即不高出餐前血糖2.0mmol/L)。这样就说明你的实际ICR是合理的。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的个性、生活方式以及经济预算。别人适用的方式可能并不适合您,因此不要照搬他人经验。对于您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血糖仪进行监测,从而寻找出自身血糖对于各种不同影响因素的反应。保存好您的血糖数值记录,同时使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您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不同寻常的事件,定期总结,一定能够找出这些事件对血糖水平的影响规律。正如著名的1型糖尿病病友Philippa Cooper所说,1 型糖尿病的生活具有挑战性,没有人的自我管理是完美的,但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学习实践,最终总能找到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