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这些药广泛药敏检测不敏感,而你在临床治疗中还在傻傻的用!
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我们眼前的正在发生和进行中的“数字化智能时代”,养殖业可以把养殖链条上的各个环节“数字化”和“智能管理”,然后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以促进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动物健康等工作的提高,最终体现在料肉比低、发病少或不发病、饲养周期短和更好的品控等生产指标上。那么,对于抗菌药的治疗使用来说,A养殖场的呼吸道治住了、B养殖场的拉稀治住了、C养殖场的包心包肝治住了、D养殖场的腹膜炎治住了、E养殖户的气囊炎没治住淘鸡了、F养殖户的鼻炎太严重了没治住......这些成功了失败的案例,除了病例本身和结果的定性描述和过去就永远过去了,成功和失败并没有形成对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疫病防治等后来和长期的改善及提高上。原因在于,没有积累。对于一个专业、想长期从事养殖业的企业或者养殖者来说,你在养殖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对你今后的发展都同样重要。
只有在过去众多的成功点上不断成功和失败的点上不重复失败,那么你的养殖事业才会越发展越好、你的事业才会越做越大。我们了解的很多倒闭的企业和失败的养殖者,不是被今天的问题和挑战打到的,而是从创业开始就始终没有从“既往的失败中走到正道上”,问题越积累越多、越积累问题越大,乃至最后扛不住了,倒下了。所以,很多失败的企业或者养殖者,不是倒在今天,而是倒在过去。但是,每天繁琐的、长时间的、只是凭借笔头的积累,任何一个养殖企业或者养殖户都做不到。你可以凭借管理手段、物质激励、一时兴起等“热乎一段”,但永远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做到永远的”。因为这个工作费人(用人)、费时(耗时)、费神(耐心)等,但是又出成绩/效益慢。所以,成功的人或企业,都是耐力和毅力特好的、长期坚持成功做法的人,这挑战人性的弱点和极限。
我们知道,在远古时期,人们最简单、最高效的记事方式是“数字”符号;文字只是叙事的需要,才发展为今天记事的主要方式的。但是,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比如说需要长篇大论、比较繁琐、耗费时间、效率低下等等。而数字就把文字的这种劣势全部变成了优势,但是它的劣势也很明显,比如说叙事不详、太过于简单等。那么,在古代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数字的劣势很难解决。现在不同了,科技日益发达,可以把文字的逻辑用各种功能性的软件替代,然后人们只需要在软件相应的“功能窗口”和“功能按键”上输入数字就行了。这样,“软件+数字”的新技术,就解决了成功与失败详细记事和高效、长期积累的问题。这样,对于一个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来说,你就可以在基本不增加人、不增加工作量的前提下,用这种新技术手段把每时每刻、每天每月、常年累月的养殖过程中的数据记录下来。
这些积累的数据,来自不同的养殖场/户、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间点等,软件自动存储、长期保存、持续积累、后台自动分析等等,根据下阶段要开展的工作的需要或想做得更好,按相应的功能键可生成相应的统计表和分析报告,从而把过去的成功“经验放大”、“优化提升”和过去的失败启示/警示接下来的工作。比如说,通过药敏试验把药品的敏感性数字化,可以指导药品的招标与采购、药品的储备和临床科学高效使用。
表1 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和贵州地区病料分离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统计表
类别 |
药物 |
药物敏感度 |
青霉素类 |
阿莫西林可溶性粉 |
江苏0、福建0、广东0和贵州0。 |
复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粉 |
江苏21mm、福建24mm、广东20mm和贵州19.8mm。 |
|
阿莫西林硫酸粘菌素可溶性粉 |
江苏18mm、福建17.5mm、广东18mm和贵州16.5mm。 |
|
氨苄西林可溶性粉 |
江苏0、福建0、广东0和贵州0。 |
|
氨基糖苷类 |
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 |
江苏20mm、福建18mm、广东15mm和贵州17mm。 |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
江苏10mm、福建9mm、广东11mm和贵州0。 |
|
硫酸庆大霉素可溶性粉 |
江苏19mm、福建22mm、广东17.5mm和贵州20mm。 |
|
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 |
通过广泛采集上述地区典型细菌性鸡病的病料,进行实验室的病原鉴定与分析、分离病原的药敏检测等,再结合既往数据库里积累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出细菌病原的变化和规律性、细菌耐药性的变化和规律性、用药治疗的生产指标等,从而给出当下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和鸡病治疗等的综合建议。很显然,通过药敏试验检测数据分析,以及过去治疗失败的经验“数据”,氨苄西林可溶性粉、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等,这些对大肠杆菌不敏感的药物,临床“单独”用于鸡大肠杆菌的治疗就是个“坑”,是需要规避的。使用它们不但增加了药费、耽误了生产指标,更为关键的是鸡病不等人——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可能会使接下来的再治疗失败,但至少是增加了再次治疗的难度(鸡病进一步恶化)。
因为氨基糖苷类药物之间具有“交叉耐药性”,即你频繁使用一个耐药比较严重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会造成那些敏感的硫酸庆大霉素可溶性粉、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和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耐药性增加”,乃至对它们也不敏感。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没能展示联合用药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统计表,从而从另外一个数据分析的角度阐述“如何解决和规避抗药性”。也就是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虽然对鸡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高,但是它便宜啊、又吸收好和代谢快,如果能有解决其耐药性和提高其敏感度的技术,把它们应用到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在临床的治疗中,不也是一个不错的用药思路吗?不错,确实是这样子的,专业是能解决的。但是,需要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去“证明”,这种设想能保证体外与体内“一致”的效果。比如说,阿莫西林可溶性粉与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配伍,就是一个专业又合理的配伍。
科学而又合理的配伍,对专业人士来说,没有“门槛”。你知、我知、他知、大家都知道,可是往往应用到临床实际治疗上,很多都有一种“被骗”的感觉。以至于,很多人对药敏试验产生了巨大的不信任感,甚至有些人从此对其就丧失了信心。这可以理解,一次被“欺骗”,傻子才会上第二次当?!可是,不专业的人这样想或认为,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人,就应该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体外敏感,体内效果不好;那肯定是药物没有到达其作战部位(病灶),或者到达作战部位的兵力太少(药少)。这些数据证明,你选的兽药产品技术不行,药物没有吸收进入体内,即生物利用度低,自然体外、体内效果不一致了。你选用的兽药产品稳定性不好,自然到达作战部位的兵力就不可能够,血药浓度不够或维持的时间太短,自然体内的治疗效果与体外就不一致了。
因此,我们说兽药产品在水中、饲料中、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很多人都不在意。兽药厂喜欢生产少投入,只是来料加工、分装销售,没有技术含量就无这方面的成本,产品到市场上就可以比那些有技术的产品卖得便宜。一分价钱一分货,有技术和没有技术的同种产品,如果都卖一个价格,谁还愿意投入研发和技术?且不说你买那些便宜不稳定的兽药产品,实际是买着便宜用着贵呢?!药效降低或无效,这不是把买的便宜省的那一点钱,又在最终治疗成本、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给填平了吗?因此,通过象药敏试验这样的专业、技术手段,把体现“高效价值”的药品参数、病原参数、敏感性参数、配伍参数、协同参数、用法参数、效能参数等“数字化”和“智能化”,就可以规避失败、识别成功、嫁接成功再成功/提高,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远。
说明:转贴请注明“兽药药理与处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