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坛最有潜力的代表人物——黄贤安
黄贤安,1948年生于北京,自幼随父学画,以画马著称,为当代画坛百名杰出画家。现为:中国美协江苏会员、华东书画院副院长、南京梅花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南京金陵六朝书画苑理事长、南京馨竹轩画院名誉院长、江苏省九三画院理事等。
在国内外举办过个展十数次,国内外数十家报纸对其艺术做过专题报道。1997年上半年应国务院台办邀请赴京为“九七回归”创作巨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上获奖并被广泛收藏。名字被收入《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中国现代书画家名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等。出版有《黄养辉、黄贤安父子画集》《黄贤安画集》《黄贤安画辑》等。
生活总是充满着艺术和惊喜
1948年11月,黄贤安出生在北京。从小他就看着父亲画画、写字。受父亲的影响,他也喜欢上画画。看着孩子极有艺术天赋,父亲就开始培养他的兴趣,教他画画、临帖。那时候,父亲与北京很多著名画家素有来往。徐悲鸿、廖静文、周怀民、刘继卣等人经常来家里做客时,五、六岁的黄贤安就跟在他们后面玩,有时还将自己的“杰作”拿出来给他们看。
黄贤安画得最多的,是临摹刘继卣的小人书《大闹天空》。之所以喜欢这本小人书,主要是上面的故事引人入胜,人物刻画非常传神。虽然他画的线条稚嫩,但刘继卣每次看过后都说,他非常有才气,有天赋。
除临摹《大闹天空》外,黄贤安还画古代大将军,画将军胯下的战马。看着自己喜欢画马,父亲不仅手把手指导他画线条,还给了他一本徐悲鸿的骏马图画册,让他临摹。应当说,那些连环画是黄贤安最早的艺术启蒙老师。
尤其是徐悲鸿的骏马图画册,让黄贤安原本渴望自由的心灵奔腾起来,每次临摹它,就总会陷人一种长久的愉快与满足之中。因为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走上绘画之路,加上天赋与热爱,又受刘继卣、徐悲鸿的影响而灵感腾飞,以及后来在南京又受到多位著名画家的悉心指点,黄贤安以马为主题,开掘出一片崭新的画马艺术天地,个性天成,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1960年,黄贤安随着家人一起迁居南京。他住在总统府江苏省国画院宿舍内,左边邻居是钱松岩先生,右边邻居是宋文治先生,他俩都是当今画坛名宿,没事的时候,黄贤安就去他们家,看他们画画。
黄贤安转入南京就读后,艺术才情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连连称赞,成为了学校墙报和宣传栏的“主创”人员。他个性平实、内敛低调、不事张扬。文革中,虽然父亲到五七干校劳动,但自己不参加任何派别,躲在家里看书、读帖、临摹,热练三伏,冬练三九,不仅习得书法、绘画之奥秘,还触类旁通,深深领会了中华文化之精髓。
由于幼年时就迷上了画马,他反复学习揣摩了徐悲鸿大师的水墨淋漓的大写意马,又学习了古代韩干、李公麟、郎士宁等名家的画马方法。中国画的技法,主要是线与墨,二者尽显中国画之精神。
黄贤安吸收了刘继卣画马的造型,兼收国外和汉唐石雕、壁画中骏马的矮壮和外国马的高大融进自己的作品中,从而使自己不断获得了技艺的精进。 画马得从生活中来,要热爱马、熟悉马。黄贤安在繁忙工作之余,经常去南京周边的马场看马,去草原看马,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马文化的书籍,仔细观察、研究马的各种姿态神情。
他知道,只有在深刻理解马文化之后,才能追求一种更高的境界,才能准确生动地表现出马的形貌神情,画出鲜活灵动的、独属于自己的马来。 马的高雅以及俊秀的形态和灵性的神态,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创作源泉,这是人们赋予它深厚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黄贤安笔下的马,就是在这文化内涵的美学基础演绎出来的一个符号标志,既具形象,又具形神,恣意纵横,形神具备,充满生命的活力。
黄贤安马画构图更显别具一格。他尚简,喜留白,这跟他的生活习性有关。他从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染,不为物欲所惑,心底干净。他把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使作品保持一种高洁,除画马外,他还选择画荷花,不仅是为画荷花的美丽,更是为画荷花的风骨。 于是,反映在画面的,多不置背景,显得干净。有时,即使点缀一些树木、山石、草地、流水,也旨在构成一种意境。
他的马画,均为写意,耐品耐读。品读的不是马之形,而是马之神,以及马的生命力量甚至包括人类的生命意味。他的马画,在手法上多变形,而变形的则明显地受到了徐悲鸿大师绘画技法的影响,吸收了西画表现主义的手法。
他笔下的马,多扬鬃嘶鸣奋蹄,怀腾空之壮志:头颅昂扬,肌肉雄健,体魄骠悍,关节刚劲,甚显骐骥之威武。他用线用墨,皆由心生,达到炉火纯青地步,其线条刚柔、粗细、断续、徐疾,随心所欲,气韵贯通;其笔墨浓淡、湿燥、纯杂、速缓,漫不经心,淋漓酣畅,突出马的骨骼与肌肉的处理,既画出马的野性与霸气,又画出马的力量与速度,那种优美与壮美的统一,让人耳闻如风樯阵马、萧萧马鸣之壮烈,有汉魏之风骨,盛唐之风采。
情性所致时,黄贤安也画温柔与温顺的马,或信步闲游,或埋头吃草,或互诉衷肠,不乏一种静态的美与柔性的美。这种内在神韵,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并从中悟出许多哲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为更好地积淀自己,黄贤安还特意拜在南师大教授、著名画家黄纯尧的门下学习中国画,艺术才情开始如汨汨泉水不断涌出。由于刻苦勤奋,1975年起,黄贤安的“一支猎枪”、“郑和下西洋”、“达尔文”等多部作品开始陆续出版发行。其作品得到当代书画大师肖娴、亚明、黄永玉等大家及各界有识之士赞赏。
针对他的马画作品,著名美术评论家左庄伟撰文说:“他所塑的奔马颇有过飞鸟、超夕阳、追疾风和跨大洲之势,他的群马有清人徐诞所说的‘四山强似晴霞卷,万马蹄如聚雨来’的意境。”他像一颗耀眼的星星,闪烁在中国画坛的上空!
黄贤安的才华是多方面的。除绘画、书法外,他还喜欢摄影。他的摄影,不但是专业摄影的风格,而且是用手机随时记录下生活中的意趣,让瞬间之美定格成为永恒。作为一个并不是从事专业摄影的艺术家,黄贤安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这种发现,比专业摄影家还要专业。他善于用简洁的画面,在强化主体的同时,又着眼于画面的对比,通过鲜明、强烈的点线面对比,来表达一种在真实上美化、在影调上反差、在神态上力求瞬间的刻画,比如,他在加拿大西部迷人海湾所拍摄的风景画,每一张都是一幅油画,每一张都是一件艺术品,每一张都不需要剪辑都可以用作挂历画面,真是美不胜数。
艺术是相通的。或许正是对这种通透的理解与表达,才使得黄贤安的艺术才情得以无限的升华,艺术境界得以无限的扩大。而这种升华与扩大,必将会让他探寻到更多艺术的精妙,释放出更多的灵感火花……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