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有的视而不见甚至贬低是通病,可以治

#原创 490#

昨天删了一篇推文。

因为有更好的例子。

今日补上。

妈妈给炖的甲鱼

最近正在阅读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

这本书详细阐述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权必删。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的等级。一种需要被满足,另一种原本被挤压到旁边的微弱需要,便会窜到中心位置,成为“刚需”

需求永不停息。一个需要的满足产生另一个需要。

我与妈妈讨论这件事,她说是这样的。

她小时候,每晚喝粥,吃不饱,想着若是能吃饱就心满意足了。后来能吃饱了,又羡慕人家有大房子住、有钱花。

因为要满足不同的需要,所以人们不懈努力。这大概也是人类社会一直往前进的密码吧。

不过,也正是不断寻求新需要的满足,

人们对眼下拥有的不在乎,甚至贬低。

“我们倾向于把已有的看成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如果我们不必为它们而努力或奋斗的话。食物、安全、爱、赞赏、自由这些一直存在着的、没有缺乏或被渴望过的东西,倾向于不仅不会给注意到,而且甚至于会被贬低、嘲笑甚至诋毁。”——摘自《动机与人格》

就像如今养病,每日有妈妈陪伴。起初感到很舒心,很温暖,也很感恩。

可时间久了,便对妈妈的付出视而不见,放大她给我的困扰,强调我们的不一致。

比如,白日无事,我俩在一起,通常无话可聊。我会看书或者写文字。妈妈便拿起她的手机刷短视频。外放的声音真是让人崩溃,而我又不能建议妈妈塞上耳塞,一方面伤感情,另一方面她不习惯。于是希望,妈妈不要那么关心我,不要一直陪着我。

妈妈的爱,在我这,渐渐变得廉价。

按马斯洛的理论,在妈妈的照顾下,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轻而易举得到满足,我便看不见这些的价值。

昨日一早,妈妈大包小包拎了一堆果蔬、食材进屋。进来之后,又不停忙碌。同时也和我聊聊家长里短。

早起,本就觉得精神萎靡,而且对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我原也懒得听,此时,更觉得妈妈无聊、聒噪。(公平地说,妈妈其实一点都不啰嗦,话很少,是我自己情绪不稳定。)

驳斥了她一番,仍觉得不足以平息心中的郁结。于是说了句,令我羞愧一辈子的话:“还是孤儿好,无父无母,无兄无妹,什么牵扯都没有。”

妈妈被我这么绝情的一句,砸得毫无防备。瞬间红了眼:“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说话。”

随后慌乱起身,打开冰箱,将从早市上买回来的甲鱼拿进厨房。

换位思考,若我是母亲,孩子对我这么说。我可能会直接将甲鱼扔进垃圾桶,然后买票回老家。这么不知好歹的家伙,谁要照顾你!

可妈妈并没有。

十分钟后,她大概稳定了情绪,拿出泡上热水的甲鱼,声音轻柔地对我说:“以后,你要做的话,得用热水将它表面这层皮泡开。”我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真应该扇自己两巴掌。

妈妈掏心掏肺、无微不至,都喂了狗。

马斯洛说得不错,人们对确定的满足(比如爱),不仅不会注意到,而且会贬低、嘲笑甚至诋毁。母亲对我的爱,永远安全、永远满足,于是便可以肆无忌惮。

在世间本就孤独,若再没了父母亲人的关爱,一定很艰难。我恬不知耻地说了那种话,只不过是仗着他们的爱够厚实。

幸好,针对这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问题,马斯洛也提供了解决思路。

只需要经历一下适度的剥夺或匮乏(如痛苦、饥饿、贫困、孤独、遗弃、歧视)就可以了。——摘自《动机与人格》

对,若是下回再犯,一定要让妈妈判我:“收回母爱,期限两年至终身。”


PS: 做错要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