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楼高悬诉沧桑,崖上滴血未始干--独闯小水峪“错长城”

一直就想去看看大水峪东侧的那段错长城,去年底今年初穿越石门山-青龙峡的时候,曾经在青龙峡东侧的山脊上看到过山谷深处那段孤单的城墙,以及“错长城”上方一段规则的人工构筑物疑似挡马墙;网上搜索得知,这段长城叫“错长城”,因其两端均与长城主线不相连,只在两侧山脊上,孤立地分布着数敌楼,而我们穿越石门-青龙峡的途中,也途经了至少三座楼;后来看到其他驴友所发的活动照片,知道进入山谷还有一个小水库,一条冰河,一条冰瀑,就愈加想去一探究竟。只是去年冬天忙,加上个别驴友游记里提到绝壁难行甚至搭梯子攀爬,一个人也还是有点担心,故而一直没有机会成行。

想着元旦户外活动的目的地该去哪儿,突然想起了这段长城,于是临时起意,决定前往探寻。由于周六是工作日,就一个人前往。

行前查了一下天气情况,29日周六,气温:-3至-12度,晴,风力二三级间四级。

一、冒严寒沐金辉迎日出赏沿途风光

乘早上7:10至大水峪村的公交车,终点站下车。

天色有点早,气温在零下12度左右,手一会就冻僵了,戴着手套也难御逼人的寒气,围脖开始当帽子用,护住脑袋与耳朵,而后调整为围脖用途,护住耳朵与嘴巴并兼顾脑袋,只是偶尔会感觉呼吸不畅。天色昏暗,从停车场看到的山巅上的敌楼尚在朦胧之中。

东北方向的小水峪敌楼(这座敌楼看起来地势最高,在后来的行进途中,一直想寻找这座位于最高点的敌楼,但一直未能与哪一座楼对上号。后来在整理照片时,放大了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独眼楼,或称“错二楼”)。

 

北偏西方向的大水峪(青龙峡)东侧的长城与敌楼。这段城墙因地势较低,修建了完备的墙体,越过下方的大水峪关,向西与河防口长城相连。

 

早上的阳光上升得很快,几分钟工夫,光线就亮了起来,山上的长城已经清晰可见。

 

转过一座民居,看到了跃跃欲升的太阳。

山坡与长城上立刻金壁辉煌。

 

日出盛景

 

民居墙上的壁画

 

沐浴在金辉里的大水峪西段长城。

 

东北方向的一眼楼,离得愈加近了。相机的视力比我的视力好,我的肉眼其实未能在当时看得清这是一眼楼。

 

一列火车,缓缓从山脚下的铁路驰过,沉重的负担,导致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青龙湖的桥上水雾从冰面冉冉升腾,消散于冬日寒冷的金色晨光里。

 

过青龙湖,穿进一片果园。行经白家村,然后沿村路上铁路。

果园中所见大水峪两侧完整的长城城墙。

 

从此处上铁路。

 

铁路线上,视野立即开阔。

 

更远处的河防口长城及鲤鱼背段长城也清晰呈现在视野之中。

在此铁路道口,脱离铁路线,沿简易公路向北行进。

二、石塘峪水库的冰瀑冰河

平坦的乡村路走到尽头,出现了一座小水库。地图上没查出水库名称,从其他驴友的多篇游记中找到这处水库为石塘峪水库,在西沙地村的北偏西方向。沟口有四块牌子:长城西沙地段的石碑,密云保护长城告示牌,怀柔公安局防火告示,密云西田各庄镇封山育林碑。因此,这里是怀柔密云交界之处。

(长城碑距离起点3.04km 当前海拔134m)

水库完全被冰封。由于长时间不下雨,冰面落满灰尘。

 

冰面形成瓷器的釉裂一般的纹路。

 

从谷口南望,山间的密云-怀柔平原雾霭迷蒙,紫气升腾,经久不散。

 

枯木在晨光的金辉里伸开枝叉,努力地张扬着,等待着春暖花开的生机。

 

远山如同浮荡于仙界或者大海之中的浮岛,左右飘摇。

 

谷口的水坝下,溢流的水凝结成冰瀑,又不断地在流水的冲刷下融化;向里迎面可以看到还有一挂冰瀑。

 

往上走,要通过这座小桥。

 

简易的小桥久无维护,仅一侧安装的栏杆已经倒下,桥面铺设的木条呈现陈旧腐朽的迹象,入口处的木条已经完全腐朽,临时更换的格状木条细而柔弱,不知能否承受得起人的重量;木条网格的两端勉强搭在桥体的铁栏杆上,不知一旦错位,是否会跌落冰面。

 

小桥过后,有一段要在贴近断崖的钢架栈道上通过,栈道上原应铺设有木板,也由于年久未有维护,木板也呈朽色,并且有几块并未固定,走上去左右倾斜;后来干脆只剩钢筋骨架,木板消失了。

 

冰瀑从水坝的缝隙中渗出,凝结成冰挂;新的冰挂不断生成,层层累积,形成冰瀑

(此处距离起点3.34km 当前海拔136m)

 

为了拍照,手杖掉落冰面,干脆下去走一段。冰层厚实,晶莹剔透,冰层之下的水应该很深,看不清底;并且冰面裂了一道长长的裂痕;脚踩上去试一下,很稳,并无落水的危险,于是放心地在上面行走。

 

 

栈道到头,又是一道水坝。这是一座两阶水库,上方是又一层水库的水面。

 

在此处登上二层水坝,寻找继续上行之路。这块巨石,突兀地向峡谷的有限空间里伸展。

前面山崖的崖壁,如同鲜血染红,仍在顺着岩缝汩汩往下滴落,浸透山石,无声地倾诉历史的雄壮悲歌。

 

有驴友游记里好像是从这块凸出的巨石缝中向上攀爬。不过石缝里现在生着数株酸枣枝,有碍上行,且巨石过于光滑陡峭,缺乏足够的着力点,尝试了一下,一个人得不到帮助的情况下,从此处攀爬并不安全。于是下来在旁边继续观察。

(此处距离起点3.45km 当前海拔143m)

 

从巨石里侧的灌木丛中,闯出一条路,终于这段陡崖上方。

 

借助轨迹,在陡坡上走了一段,不断向轨迹靠近,终于发现了山路。(这段山路自右下方延伸上来,因此登山的路似应在巨石下方某处)

自此后,山路清晰,可以放心地顺路前行。

三、发现“错长城”,寻找“边墙沟”

山路基本贴近悬崖边前行。深不可测的谷底,是水库向上方延伸的冰河,一直延伸到山体很高的位置。

(此处距离起点3.75km 当前海拔176m)

 

这段峡谷,两侧山体如刀削斧劈,如同大地撕裂的伤口,撕裂的断茬仍然新鲜不断向外渗出体液,那就是崖壁间随处可见的冰泉挂,所以从两侧山岭到幽深的峡谷之下,基本无路可行。

 

山崖边的山道上,出现诸多羊粪。不知是家羊还是野山羊。怀柔密云一带的山里,有野生羊生存,有个别当地驴友会下套捕捉这些野生动物,包括野山羊、狍子等;野猪应当更为常见(在本次徒步过程中,还见到了大型食草动物的粪便、某种食肉动物的粪便)。

山路迴转,有岔路指向下方的山谷深处,我选择往上方走。行不久,转过一段山体,视野开阔,眼前一亮,一段长城出现在前方视野正中。内心一阵狂喜,看见"错长城"了!
(距离起点4.32km 当前海拔271m)

 

一路疾行慢走,绕过一段山谷,然后目标径直向长城奔去。快要到长城之下的时候,山路出现多处分岔。由于今天参照的轨迹应当是从“错长城”处向上攀爬,并从东侧小水峪下撤,因此先下到“错长城”之下的山谷中去看看。

远远地就看见,这段长城的西侧,还有一段残长城遗迹向对面西侧山崖上延续,这段墙体保存状况较差,几乎被荒草所湮没。

 

山谷深处,“错长城”的下方,还有一段类似挡墙的人工建筑,会不会是边墙沟的什么防御工事?只是视力不好,远远地看不清晰。犹豫着是不是到达“错长城”后,再下到山谷中,往下方踏寻一番。

远眺那段“错长城”中唯一的敌楼,有驴友称其为“错一楼”。敌楼的上层已经残破不存。

路边出现梯田的挡墙。

 

形似水稻的野生植物,会是野生旱稻吗?

 

没有直奔最近的登城山道,而奔向了下方的敌楼。一只松鼠从敌楼的上兵道门口爬出,爬向侧下方的墙体,似乎难得看见游人,在等待游人靠近,翘首回望。

 

敌楼内部的结构,还是相当坚固、保存相当完好。如同驴友所说,这段城墙质量当属上乘。

 

通往下方的券门,过于狭窄,并且砖的断面不规则,不知最初的形制是怎样。

 

这段城墙很有特色,向内向外开设多处箭孔,箭孔分做两排,每段障墙由一组三个孔组成,上面两个较大,下面一个较小,远远看上去,如同卡通的笑脸,箭孔的上沿是有花纹的曲线,如同笑弯了的眉。这也是“错长城”无意中幽了一默。这种箭孔,有驴友的游记描述是用于火铳射击之用。

 

对面那段残墙消失的绝壁上方,有一处烽火台。虽然墙体消失,但却与对面山岭上的烽火台连成一线,而对面山岭向北延伸,有数座孤立不相连的敌楼和一段不连续的城墙,因此,那些孤立的敌楼是长城第一道防线,而“错长城”则构成第二道防线,两道防线在上面这座烽火台附近相交。

 

站在峡谷深处仰望,“错长城”被灌木荒草掩没,这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的边墙,无声无息地守护在深山之中,无怨无悔地恪尽职守。

 

从导航地图看,边墙沟是一个点,且在“错长城”往上的峡谷深处。

关于边墙沟的概念,印象之中看过一篇驴友有关这段“错长城”的游记,其中提到,边墙沟中有至少两道挡马墙的遗迹。那边墙沟是主指墙呢?还是主指沟?字面的理解,应当是沟,边墙按惯常的理解,应当就是指长城。简单按字面理解,就是这条纵深的峡谷。但还是有点拿不准,那大概两条挡马墙在哪儿呢?能够看到吗?

年初在青龙峡东侧的山岭上,看到过“错长城”上方的峡谷深处,有一道规整的人工设施,一直觉得它就是挡马墙或边墙沟的具体所指。那次是手机拍的照片,像素不够,难以分辨清晰:

峡谷中有明显的山路通向上游,也见过一条轨迹,是直穿地图上的边墙沟上行的。于是决定顺着地图上边墙沟的具体位置往峡谷上游一探究竟。

山涧之中,冰河时而出没,时而又有山溪在零下十度左右的低温下潺潺流淌。有些地段,冰泉明显是从山体侧边的岩石缝隙之中渗出,渗出的过程中凝结成冰。

 

有明显的人类活动的痕迹,只是已经废弃很久了。

 

也有野猪活动的痕迹。这处地面,有野猪刨拱的松动土层,还有仍然新鲜的灌木被折断的痕迹,这种折痕,与人力折撇有明显的区别。

 

直至过了地图上所标识的边墙沟的位置,山道逐渐消失,前方的路途被藤蔓所遮蔽,峡谷似乎到了尽头,也没有发现明显的人工垒砌的挡马墙的痕迹,更没有找到年初在对面山岭上所拍摄到照片显示的人工构筑物。那么,挡马墙会不会是类似这种巨石阵构成的障碍?半是天然,半是人工修筑?

(距离起点6.03km 当前海拔374m)

 

前方已经无路可走,山谷似乎也到了尽头,不远处似乎就是高不可攀的崖壁。后面还有今天探路所要走的漫长路程,不能在此耽误时间了,于是调头向下。

(石塘峪探路的最深处,从此处往"错长城"下撤,距离起点6.12km 当前海拔387m)

 

“错长城”往下的峡谷中,有驴友团队留下的路标,可以确认,沿着峡谷也是一条路线,并且应当与来时所见到的往山谷下的岔路相衔接。下撤到“错长城”位置后,决定往下游继续行走进行一番探察,直至在来时路上山崖上方所见的类似挡马墙处。

“错长城”往山谷下方走不远,这一段梯田的挡墙,用了大量的城砖,应当就是“错长城”在山谷关口及西侧残墙上拆除的城砖。可惜。不过,拆除关口的墙体,可能是当年出于防洪的需要而为,有驴友推测,关口处似应有一处水关。

 

途中所见山体罅隙中的冰泉所形成的冰瀑。

 

下行也未见到挡马墙,山崖上方所见的疑似的人工构筑物,仍然是梯田的挡墙。于是决定重回正路,继续下面的“错二楼”、“错三楼”、“错四楼”的探寻。

这段路,多绕行了4公里多山路,并且边走边观察、拍照,时间耽误不少,要想顺利完全全程的探路,必须要加紧后面的进度了。时间已是上午十一点多,有点担心时间不够用,如果不能在太阳落山前下山,没有电筒,也担心下山的路有断崖发生危险(对于这段绕行的路段,建议驴友可以撇开不管,在上山途中遇见往往山谷中去的岔路时,往山谷中走,到“错长城”下方再顺城墙往上走即可)。

再次看到了“错长城”。

 

从此处看长城的箭孔(火铳射孔),不乏喜感。

 

这次直奔登城口,不再下行到此段唯一的敌楼。

远远看去,靠近山崖有大段的墙体包砖剥落(城墙之下的灌木丛中遍是剥落的残砖),估计此处长城也经历过至少两次的修建,先以毛石垒砌,后再包砖加固;自此也可以看得出此段长城异常坚固,剥落了包砖的毛石墙体,竟然保持着耸立的完整形态,在毛石筑就的长城墙体中并不多见。

 

登城口处,城墙下方有巨大的条石基础,这儿会不会是一座敌楼遗迹呢?还是单纯的上兵道?而一般的上兵道,也是与敌楼建成一体,难道此处是没有敌楼的上兵道?

不敢不加快脚步,却也感觉脚下乏力,才想起早上没有吃早饭。山风突然凛厉起来,有些发冷。于是放下背包,喝口热水,吃了块烤馒头片、一个咸甲鸭蛋、一个苹果,馒头片太干,难以下咽,赶紧上路。

四、从“错长城”至“错四楼”

“错长城”顶部,荆棘密布,在其中需艰难穿行(回来后感膝盖上方的肌肉刺痛,发现皮肉被剜了一个坑,不知是什么时候被尖刺所伤)。墙体向东北方向的尽头,与山体相接,是一段陡崖。有山道与路标指示前行,路径倒是清晰,只是坡度较陡,个别地段差不多有80度,有时需在巨石的边缘绕行,还需小心为上。

(城墙与山体相接处,距离起点8.94km 当前海拔360m)

 

 
攀上这段陡崖,基本上是在山脊上行走了。可以看得见对面山梁上青龙峡东侧的敌楼。

 

对面山梁西南方向青龙峡东侧的敌楼。

 

行经这座巨石,巨石向外凸出,不好翻越,改从下侧巨石边缘绕行通过。

蓝天之下,一座醒目的敌楼突现,分明就是一眼楼(又称错二楼,路途中一直寻找、对比在大水峪村所见的最为显眼的一座敌楼,一直没有哪座楼能对上号,整理照片时,凭借一眼楼的标志,才知山下所见的就是这座楼,虽然不是海拔最高,却是在山下视角最容易看到)。

(遥见一眼楼,此时距离起点9.82km 当前海拔615m)

 

其实,这个角度,视野中不仅有一眼楼,还有错三楼、错四楼,只是肉眼视力不济,但相机拍到了:

 

一眼楼海拔约650米。

 

一眼楼其实不是单纯的一眼,其西南方是两个券门,另外四面的券门位置并不对称:

 

一眼楼处,可以更加清晰地远眺“错三楼”、“错四楼”:

 

向东眺望,小水峪东侧、牛盆峪东侧的数座敌楼,以及密云水库的碧玉般的水面,在视野中遥遥可见。

(眺望对面小水峪敌楼及密云水库,距离起点10.2km 当前海拔654m)

 

小水峪东1楼,据守在小水峪关口上方(后来在小水峪峡谷中及水关遗址附近,因山崖陡立直切,视角无法看到这座敌楼)。

牛盆峪东敌楼,建在壁立千仞状如犬牙的峰峦之上,有一段城墙联结另一座孤峰。

 

小水峪东烽火台,烽火台左上方,山涧对对面山脊上,还有一座牛盆峪东侧敌楼。

 

密云水库似乎并未结冰,水面如同蓝色宝石,在阳光下闪耀着蓝莹莹的光泽。

 

驴友游记及图片中标识的小水峪东3楼,并没有观察到。

“错三楼”附近的山崖上,有一段残墙,延伸至峭壁之侧。通往这段残墙似有一条小道,面临悬崖峭壁,路狭窄不足尺,左侧有荆棘刺丛,坡度较陡。因为一个人独行,为安全起见,未前往踏访。

 

向东南方远眺,雁栖湖、怀柔水库在逆光的光线下,湖面冰封,寒光刺目。

 

“错三楼”前面的这个小锥形的石堆,是否驴友示意图所标识的烽火台?

 

“错3楼”,距离起点10.4km 当前海拔约660米。二楼券门有一半敞露在外,顶层应已遭破坏,时间关系,均未登楼查看敌楼内部情况。

 

向西看,峡谷西侧,青龙峡东侧的峭壁之上,另有一座孤楼(未被驴友编入“错”字号系列),雄踞于悬崖峭壁之上,与天相接。

 

向东侧峡谷内看,峡谷深处,也有一片泉水凝成的冰。峡谷在此也应当是到了尽头,峡谷上方,峭壁直切,令人临渊不寒而栗,唯恐脚下失足;峭壁之上与峡谷深处,几乎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狱,无路可通。

 

从“错3楼”这一侧看“错4楼”,几乎孤悬于天外,山势嵯峨,耸峙于千仞绝壁之侧,似乎无路可达,几乎绝望。走到现在,有点山穷水尽,前无进路,后无退路的感觉。

 

山风更加凛厉,有些发冷,重新把之前出汗摘掉的围脖围上保暖。

在悬崖绝壁寻路,时而直下陡坡,时而在峭壁边缘绕行,转过一个角度,终于在茂密的荆棘丛中循蜿蜒的羊肠小路到达敌楼上。

下坡的路,坡度异常陡滑,路边的树木与灌木,有时可以借力,有时不敢全借力,有些枯枝已经死亡脆干容易折断,有些枝条过细不堪承受过大的接力,稍有不慎,脚下就是无底深渊。

 

终于抵达“错4楼”,此处距离起点11.5km 当前海拔704米。这是本次线路中海拔最高的一座楼,本次轨迹的最高点为海拔730米。

五、下撤途中

从“错4楼”往后,山路直线下降,脚下或是无底深渊,或是陡坡上遍布打滑的土石,时时担心会飞下去。这段路,正是刚才在峭壁上方向下方胆颤心惊地探看时,以为无路可通,在绝望与坚信中反复徘徊,反复挣扎;看似没有路,一个转折,生机又呈现在脚下;最终在惊心动魄的奔突中排除险情,高悬的心得以安放。

遇到险段,不得不一寸一寸往下挪。为了加快速度,一旦山势趋缓,立即开跑。不过,自下降到峡谷中以后,风力大为减弱。

 

有时又要在低矮的灌木丛中或者藤蔓之下或横生的树枝下躬腰穿行。

 

经过艰难的行进,终于下至谷底,又见冰河。这处水潭,两岸壁立千仞,高不见天日,水潭实际上是一处发育中的大壶穴。

(峡谷水潭,距离起点13.5km 当前海拔374m)

 

水潭的水不知深浅,但看起来冰层并不厚,并不结实,最好不要跌落到冰面之下。崖壁下是山泉自岩体渗出后形成的冰坡,岩石坡壁上凿有足印大小的落脚点,冰层厚处,有人为凿出的印迹,看来今冬有人来过,并且为后来者做好了铺垫。

 

峡谷下有不久前刚刚摔碎的石块,应是新近从上方垂直的崖壁上风化滚落至谷底而致。

 

 

一路在冰河与巨大的卵石间跳跃下行,时而遇小断崖,或者绕行,或者在巨石间翻越。崖壁间有山泉处,自然形成冰挂或者冰瀑。

 

山口逐渐宽敞,谷外的空间时而在视野中闪现,夕阳斜照在崖壁上,远远地传递过来一份暖意。

 

崖壁下不仅有卵石,还有城砖碎块。环顾四周,不见有城墙或者敌楼的痕迹。或许是自上方的山崖跌落的吧,这个位置,大概是小水峪东1楼对应的山谷底部。

 

西侧山崖下有长城保护碑,小水峪水关遗址。

 

遗址附近,我只看到一堆乱石,而驴友游记的图片,分明还有残墙。或许是我急于赶路,错过了。

 

水关遗址下方,是现代所建的城堡形建筑。摆在长城遗址面前,只是感觉到不协调。

水关下面,是小水峪水库,规模非常小,应当主要起防洪作用,兼做可以垂钓的鱼塘。

 

出水库,还有一道大门,冬季天气过冷,没有值守人员,大门紧闭。不得已,翻墙出去。

 

六、小水峪小关及城堡

出小水峪水库不远,有大约3株古树,被围栏和支撑柱围护起来,应该有不短的树龄了。

(此处距离起点16.5km 当前海拔130m)

 

此时,夕阳西沉,正架在青龙峡的山头之上,村庄一片祥和。

 

古树下方不远,是小水峪城堡,不知现在只是局部,还是确实规模很小,只相当于农家一处大的宅院,并且有人家的住宅与古堡连成了一体。

 

出小水峪村,拐上简易村路,向西南直奔铁路。有一趟货车经过,哐哐当当,哐哐当当,晃悠了半天。

经小水峪站,沿铁路线直行,从大水峪村的果园下铁路,回至大水峪村,时间约17:30,正好赶上回怀柔的公交车,结束完美的一天行程。

 

七、“错长城”真的错了吗?--本次行程小结

(一)本次行程轨迹

 

驴友的轨迹更为直观,可以看到山崖两侧的敌楼及烽火台分布情况:

上图轨迹由两条线路构成,一条是蓝色轨迹,青龙峡-小水峪的大环线;另一条是黄色轨迹,与我本次的轨迹类似。

其中:“错长城”向西侧山崖延伸一段残墙后,与绝壁相接,山崖上方大致在乱石堆的位置,是一处烽火台;而图中所标识的众多烽火台,大徒步过程中并未能清晰地识别,倒是路途中分布有多个大石堆,或许当年确实做为烽火台使用吧。

上图几座敌楼的称谓,分别是错长城1、小水峪1、小水峪2、小水峪2,另有两种命名方法,其一为:错1楼(对应错长城1)、错2楼(对应小水峪1,又称一眼楼)、错3楼(对应小水峪2)、错4楼(对应小水峪3);其二为:错长城敌楼(对应错1楼)、北一楼(对应错2楼、一眼楼)、北二楼(对应错3楼)、北三楼(对应错4楼)。

(二)“错长城”的判断

由以上行程轨迹可知,“错长城”及“错1楼”、“错2楼”、“错3楼”、“错4楼”,本不过是驴友顺应民间传说所做的臆测而给予的命名,其实这些4座楼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大水峪(青龙峡)东侧长城及数座孤立敌楼、小水峪东侧数座敌楼构成的牛盆峪-小水峪-大水峪长城防御体系的其中一部分,本来不存在自成体系的错长城及错敌楼。

历史上,辽、金、元、金等朝代的游牧民族曾从亓莲关、神堂峪关、河防口关、大水峪关、古北口关等处攻入关内(参见《长城踞北》部分章节的内容),而小水峪关与大水峪关仅一道山岭之隔,其因山势险要、沟壑纵深,峰如利刃、峡谷深不见底,几乎插翅难飞、无法逾越,故此没有修建连续的边墙,但在要冲关口,设立数座敌楼及烽火台,与两侧连续的边墙构成无隙可乘的完整防线,这些敌楼、墩台用于瞭望、举放烽火,互为犄角、相互呼应、传递消息、调运兵员;并在边墙沟山势缓处构筑一道坚固的城墙,边墙沟内设置有不止一道挡马墙,防止有漏网之鱼乘隙攻入关内,从而形成固若金汤的长城体系。

另据驴友游记所记载及小水峪关所见水关遗址,小水峪关口有敌台残迹、水关遗址;牛盆峪关口设置有东西敌楼,本应为一处关隘、可能也有类似边墙;据此看来,重要关口内均应有敌楼、短墙与两侧崖壁相接拱卫要冲,因西沙地北部山谷内的这段长城远离村落,得以完好保存,而别处破坏严重,早已无觅原貌,导致把被破坏拆毁的关口当成正常,而保存下来却以为是多余,以为是修错,而名其曰“错长城”(结合神堂峪的重边长城、亓莲关东侧山凹中新发现的敌楼、慕田峪处的秃尾巴边,这些工事,均为有目的地构筑)。

因此,小水峪处的这段“错长城”,绝非修错。但既然给其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命名,且以此名,给大家一个想像的空间,品味的空间。

附记(一):行程统计

全程20.7公里(考虑山路轨迹不准,实际强度会略大),其中:

爬山路段:自石塘峪水库至小水峪城堡13.56公里;

公路(平原)路段:为7.14公里;

绕行路段:“错长城”处重复绕行的路段约4.06公里;

无绕行里程:约16.64公里;

无绕行爬山路段:约9.5公里。

所依据的驴友轨迹11.3公里,包含了往返西沙地村的路段,因此路程长度应当相符。

最低海拔:70米(大水峪村青龙湖桥面处);最高海拔:734米;最高一处敌楼:约704米(“错四楼”)。

附记(二):出行提示

1、过小水库后第二道水坝处上山路线的选择:在第二道水坝的下方寻找上山的路线;水坝上方夏季可能有水,水坝边上的巨石夹缝中有酸枣枝,都不好向上攀爬;而我所选择的路线上行时,走到清晰的山路上时,发现山道从右下方上来,说明更为合适的登山的小道在第二道水坝下方某个位置;

2、绕行路段的处理:可以选择向“错长城”进发的途中,过水库后,在山路上遇见山路分岔时,选择向左侧下方的山谷中的支线,到“错长城”下方后沿长城上行即可;

3、注意安全:

1)从“错长城”向东北方的山崖上攀爬时,有一段坡度极陡,几乎有80度,注意防滑;山路时而在悬崖之侧、巨石边缘绕行,须小心为上;

2)从“错三楼(或称北二楼)”通向“错四楼(或称北三楼)”的途中,有数段直线下降,均在深渊上方绕行,险像环生,注意不要走错路线,且旁边有支线,未必能走得通,徒增风险;

3)从“错四楼”往后,有多段陡坡,较少可以借助的岩石或结实的植物,碎石与碎土容易打滑,务必小心谨慎;

4)雨雾或雾霾天气,方向、道路难以分辨,看不清险要绝壁深渊,建议不要走这条户外线。

4、“错二楼”附近,有一段残墙延伸至悬崖边,峭壁之侧似有小路相通,宽度不足尺,坡度略陡,左侧为荆棘丛,一个人出于安全考虑且时间紧张,未及近前查看,希望以后再有机会时再近前观察。

5、出小水峪水库,冬季可能无人值守,大门紧闭,需翻门而出;可考虑从北侧矮墙处上墙,攀铁栏杆在墙头上绕至南侧大门垛柱旁边翻出墙外,然后在酸枣树旁边下墙。

附记(三):引用资料

本游记所引用的驴友轨迹及照片,主要来自熊鸽2018年11月14日在马蜂窝所发表的《走长城系列之二---密云小水峪错长城、北三楼》。

2018-12-29,30-31日补记

0

(0)

相关推荐